《黑洞简史》简记

                      参考书籍玛西亚.芭楚莎《黑洞简史》

1、引言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创立初期,一直不被人们所接受,人们认为广义相对论只是完美的数学方程,在实际中并没有应用。直到1919年一次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广义相对论,这才引起了广义相对论的热潮。也正是由广义相对论引出了理论上的“史瓦西奇点”,进而发现了黑洞。1758年哈雷彗星的出现,奠定了牛顿在物理学界的地位;1919年日全食中水星轨道的额外推进,奠定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物理学界的地位。

2、黑洞想法的萌芽

关于黑洞的想法源于米歇尔早期的预测。
当一位名叫约翰.米歇尔的英国人将牛顿定律应用到极端的假设中时,他发现宇宙中可能存在着一种奇特的天体,即“T型版黑洞”。这种极端假设即为,当恒星的质量大到一定程度时,所有的光都会被恒星的引力吸回去。如果恒星辐射的所有光粒子都被吸回去,恒星将永远看不见,在天空中,它只是一个黑暗的斑点。(现代意义上的黑洞并非是米歇尔所猜想的巨大而黑暗的恒星,米歇尔的猜想只是黑洞思想的萌芽)
米歇尔是一位数学天才,同时他也是“现代地震学之父”。尽管这位天才数学家,地质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成果非凡,但是由于他的恶习——将自己的理论成果随便发表在一堆普通期刊中,或者将重要的理论成果藏在脚注中,使得他并未获得与之匹配的名声。

3、相对时空

时空告诉物质如何移动,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惠勒
19世纪末,物理学界已取得的两大成就:牛顿经典力学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牛顿经典力学在低速情形时如鱼得水,当运用到光速的极端情形中时,便出现和电磁理论相悖的结论。年轻的爱因斯坦对此充满了好奇,试图解决这个不可协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爱因斯坦创造性的提出了相对时间和空间——相对时空的概念,狭义相对论也由此而出。狭义相对论之所以称为“狭义”,是由于它只适用于匀速运动。为了让它的适用范围更广,爱因斯坦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最后终于创造出了广义相对论!
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其实是陷入了太阳制造的时空凹陷。科学家通过对比日常某片恒星的位置和日全食时同片恒星的位置,证实了当光经过太阳周围强大的引力场时,光会发生曲折。

4、奇点——密度无穷大,体积为零

为了解决广义相对论复杂的方程问题,德国数学家卡尔.史瓦西采用了球面坐标来简化如此复杂的数学问题。就在他把恒星作为坐标原点时,一项不可思议的结论出现了——在原点周围出现了一片区域,任何东西,无论是信号、光线都不能从中逃逸。今天的人们把这个区域的边界称为“视界”,“视界”内部发生的事情不会被外部的人所观察到。在这个区域里,光和物质被挤压进一个体积为零,密度无穷大的奇异之点——奇点。这是一个令物理学普通定律完全崩溃的地方。当把恒星挤压进一个点里面时,从数学理论上来说,就会出现上述的那片奇怪的区域。那么,大体积的恒星为什么会被挤压进一个点里面?难道恒星内部就没有某种力可以抵抗它的坍塌吗?

5、 恒星危机——不可避免的引力坍塌

“奇点”最初诞生时,并没有被物理学家所接受,他们认为,那个带有魔性的点只是理论上存在。然而,20世纪早期天文学的一些发现,使得物理学家们不得不相信恒星确实会发生坍塌,“奇点”确实存在于现实。在这个时期,天狼星的波动引起了天文学家们的关注。当时任普鲁士柯尼斯堡天文台台长的贝塞尔猜想:天狼星的波动是由于围绕它运动的暗星的拖曳所引起的。直到很多年后,人们成功观测到了这颗暗星,并发现它的光谱呈现出蓝白色恒星的光谱特性,且它比太阳要热的多。(当时物理学界认为,恒星越热就越明亮,最亮的恒星呈白色,蓝色或者蓝白色。如果一颗恒星是白色的,其温度比太阳还高,那它在其表面每平方厘米一定会释放更多的光)由于这颗暗星发出的光太微弱了,所以它的表面积比太阳要小,即它的密度更大,体积更小。像这样的恒星,被称为“白矮星”。
白矮星是恒星内部燃料消耗完后留下来的发光星核,核心以外的气态物质被抛离恒星本体,进入太空成为星云。这也是太阳在大约50亿年后的命运。白矮星内部极高密度和快速移动的电子会产生巨大的斥力,这种斥力称为简并压,它可以阻止恒星的进一步坍塌。然而20世纪30年代,一位名叫钱德拉塞卡的研究生通过计算发现,当白矮星的质量超过1.4个太阳——这个临界值被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就会面临全面的坍塌,其密度将趋于无穷大。同时他也证明了质量越大的白矮星体积越小,直至半径接近零,超过一定质量后,白矮星将坍缩成某种近似不存在的状态。

6、中子星的诞生

当双星系统——由一颗白矮星和一颗伴星组成,中的白矮星从其伴星那里“偷来”足够的氢时,在白矮星强大的引力压缩和加热的情况下,聚变反应会突然发生,产生的巨大的热核爆炸会迅速席卷白矮星,使其成为新星。
在恒星的生命周期中,它会保持着长时间的平衡。当引力不断把物质向内拉拽时,恒星炙热气体产生的巨大的斥力会与其平衡,使恒星保持平衡的状态,如现在的太阳。但是,当聚变为氦的氢原子被耗尽时,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坍塌。此时恒星的外壳会向外扩展并变冷,形成巨星,这时氦会接替氢,成为新的燃料。恒星的核心继续聚变,氦耗尽产生碳和氧。如果恒星的质量不够大,它就不能继续聚变以产生更重的元素,它就会褪去外壳,留下星核,成为白矮星。我们的太阳的宿命就是如此。成为白矮星的恒星最后会由于电子简并压来阻止其的进一步坍塌。
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恒星又会怎样演变呢?星核美的聚变会继续,由碳和氧聚变成氖和镁。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聚变会一直进行下去,最终形成铁。这是聚变链的终点,也是恒星生命的终点。由于持续聚变消耗和释放了巨大的能量,恒星无法产生更多的能量来对抗引力,最终恒星斗不过引力,坍塌了。(在恒星坍塌的过程中,电子会与质子结合,形成中子,并释放出大量的的中微子。这时电子简并压已经无法抗衡引力。)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月球大小的恒星会坍塌到只有城市般大小,形成中子星。中子星是一种致密星体,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原子核的集合,其密度非常大。那么,中子星会进一步坍塌吗?它会像白矮星一样存在某个质量极限吗?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