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算法:从大师之作到人工智能的创新探索
一、杰克逊·波洛克绘画的奥秘
2006 年,墨西哥金融家大卫·马丁内斯以 1.4 亿美元买下杰克逊·波洛克 1948 年的《第五号》,这一交易引发了人们对波洛克绘画高价的质疑,很多人觉得小孩都能做到。但实际上,模仿波洛克的绘画方式并非易事。
波洛克在画布上滴洒颜料时身体不断移动,状态常常失衡,甚至还经常醉酒,其画作是他身体与颜料、画布互动的视觉呈现。俄勒冈大学的理查德·泰勒通过数学分析发现,波洛克滴下的颜料弧线与混沌摆的轨迹相似。基于此,有人尝试用混沌摆来模仿波洛克的绘画。
混沌摆模拟绘画
- 原理 :混沌理论的特点是系统对微小变化极其敏感,起始位置的细微调整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普通摆锤摆动有规律,而特制的混沌摆,其支点可在摆动时改变,从而产生混沌行为。
- 过程 :将带孔的颜料罐固定在混沌摆的摆臂上,在地板上铺好画布,倒入颜料,让混沌摆摆动,颜料滴落在画布上形成图案。
- 结果 :这种方式产生的视觉输出是分形,分形的无标度特性让波洛克的画作独具魅力,当你放大画面的一部分,很难区分放大的部分与整体。
分形检测与艺术魅力
泰勒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波洛克绘画的认识。多年来,很多人试图通过随机泼洒颜料来伪造波洛克的画作,但分形特性是可以测量的,数学家能以 93%的准确率识别出赝品。我们的大脑进化到能感知和适应自然世界,而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如蕨类、树枝、云朵等都是分形,所以波洛克的分形画作能吸引人类的思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