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译文

深知雄强之道,却能安处柔弱之位,做天下的溪谷;做天下的溪谷,就能常德不离身,回归婴儿般纯洁的状态。深知清明之德,却能安处幽昧之地,做天下的榜样;做天下的榜样,就能长葆美德而无过失,回归宇宙之原初状态。深知荣耀之理,却能安处卑屈之地,做天下的深谷;做天下的深谷,就能常德完足,返朴归真。真朴的状态分散就成为具体的物,圣人依循这一原则,就能领袖群伦。因此,大手笔的制作,是不需要刻意雕琢和损害原材料的。

解读

  1. 知雄守雌:雄代表刚劲、强大,雌代表柔弱、谦下。老子认为,真正明智的人应该深知自己的强大之处,但却不恃强凌弱,而是选择保持柔弱、谦下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助于化解矛盾,减少冲突,使自身处于不败之地。同时,守雌也含有持静、处后、守柔之意,是保身处世、治国安民的重要原则。
  2. 知白守黑:白代表光明、清明,黑代表幽昧、暗淡。老子认为,真正懂得光明之道的人,不会炫耀自己的光明,而是选择守在幽昧之处,以谦逊、低调的态度面对世事。这样做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醒,避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左右。同时,守黑也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智慧,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稳定和安全。
  3. 知荣守辱:荣代表荣耀、尊贵,辱代表卑屈、低贱。老子认为,真正懂得荣耀之道的人,不会沉迷于荣耀之中,而是选择安于卑屈之地,以谦虚、谨慎的态度面对人生。这样做可以保持内心的谦逊和敬畏,避免因为骄傲自满而招致灾祸。同时,守辱也是一种涵养和修养的体现,有助于培养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
  4. 复归于朴:朴代表朴素、纯真、自然的状态。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境界是回归到朴素、纯真的状态,摆脱世俗的功利和欲望的束缚,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回归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理想状态的追求。
  5. 大制不割:大制代表完善的制度或管理,不割则意味着不割裂、不破坏。老子认为,完善的制度或管理应该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而不是强行割裂或破坏原有的和谐和平衡。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道德经》第28章通过阐述“知”与“守”的哲学思想,强调了柔弱胜刚强、韬光养晦、谦虚谨慎等处世原则,以及回归朴素、纯真的理想状态的重要性。这些思想对于个人修养、政治治理和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