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生产计划
由预测、订单和生产计划所驱动,根据能力和产品提前期的限制,来识别生产产品品种,安排生产时间和确定生产数量。从较短的时间来看,主生产计划可以作为物料需求计划、组件的生产、订单优先计划、短期资源计划的基础。从较长的时间来看,主生产计划可以作为各项资源长期计划的基础。
MPS编制原则
- 最少项目原则
- 独立具体原则
- 关键项目原则
- 全面代表原则
- 适当裕量原则
- 适当稳定原则
MPS的对象
- 为库存而生产的公司:用很多种原材料和部件制造出少量品种的标准产品,则产品、备品备件等独立需求项目通常成为MPS计划对象的最终项目
- 为订单生产的公司:最终项目一般就是标准定型产品或按订货要求设计的产品,MPS的计划对象可以放在相当于T形或V形产品结构的底层,以减少计划物料的数量。
- 为订单而装配的公司:产品是一个系列 ,结构基本相同,表现为模块化产品结构,都是由若干基本组件或一些通用部件组成。每项基本组件又有多种可选件,有多种搭配选择,从而可形成一系列多种规格的变型产品,可将主生产计划设立在基本组件级。在这种情况下,最终项目指的是基本组件和通用部件。
计划依据 | MPS计划对象 | 计划方法 | 举例 | |
现货生产MTS | 主要根据市场预测安排生产;产品完成后入库代销,要进行促销活动 | 独立需求类型物料 | 单层MPS | 大批生产的定型产品,如日用消费品 |
订货生产MTO | 根据客户订货合同组织生产 | 独立需求类型物料 | 单层MPS | 标准定型产品 |
订货组装ATO | 产品成系列,有各种变型,根据合同选择装配 | 通用件、基本组件及可选件 | 多层MPS | 标准系列产品,有可选项 |
专项生产ETO | 根据客户要求专门设计 | 独立需求类型物料 | 单层MPS | 单件或小批生产 |
MPS的时间基准
- 计划展望期
- 时段
- 时界
- 时区:需求时区,计划时区,预测时区。
MPS通过设立这三个时间区间,以此确定订单从一类状态变化到另一类状态时计划与控制的重点。主生产计划将订单分为3种不同的状态,即计划状态、确定状态和下达状态。
- 计划订单——所有的订单只是系统生成的建议性计划订单,在情况出现变动时允许系统自动修改。
- 确认订单——计划订单的数量和时间可以固定,计算机不能自动修改,只有计划员可能修改
- 下达订单——下达生产的订单,授权制造制定的数量。它是系统管理的主要订单。
制定MPS的基本思路
- 根据生产规划和计划清单确定对每个最终项目的生产预测。
- 根据生产预测、已收到的客户订单、配件预测以及该最终项目作为非独立需求项目的需求数量,计算毛需求。需求的信息来源主要有:当前库存、期望的安全库存、已存在的客户订单、其他实际需求、预测、其他各项综合需求等。
- 根据毛需求量和事先确定好的订货策略和批量,以及安全库存量和期初库存量,计算各时区的主生产计划产出量和预计可用库存量。
- 计算可供销售量供销售部门决策选用。
- 用粗能力计划评价主生产计划备选方案的可行性。
- 评估主生产计划
- 如果需求和能力基本平衡,则同意主生产计划
- 如果需求和能力偏差较大,则否定主生产计划,并提出修正方案。
- 如果能力和需求不平衡,主计划员应该首先进行调整,力求达到平衡,调整地方法是
- 改变预计负荷,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重新安排订单,拖延订单,终止订单,订单拆零,改变产品组合等
- 改变生产能力,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改变生产工艺,申请加班,外协加工,加速生产,雇佣临时工等。
7.批准和下达主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的计算
主生产计划的计划展望期一般为3—18个月,一般按周或月分解。在制定主生产计划的过程中涉及到一系列的量,现对他们的计算方法如下:
- 生产预测
- 未兑现的预测
- 毛需求量
- 计划接收量
- 净需求量
- 预计可用库存(PAB)
- 可供销售量(ATP)
- 累计可供销售量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MPS报表
主生产计划一般按照每种产品分别显示生产计划报表。报表的生成主要根据预测和合同信息,显示该产品在未来各时段的需求量、库存量和计划生产量。报表格式有横式和竖式。
- 横式报表主要说明需求和供给以及库存量的计算过程,便于看出需求计算、库存状态、可供销售量等信息以及其运算关系,反应了主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
- 竖式报表则对照地显示供给(订单下达状况)和需求(任务的来源)的来源和处理状况。他能追溯需求(如合同、预测等)的来源,查找订单是为了满足哪些需求才生成的,订单的状况以及对订单出现例外情况时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主生产计划编制实例
制定MPS初步计划时,应该从上一次的MPS入手,也就是对前一次的计划版本进行修正和更正。编制的初步计划应满足客户的要求,库存量不应低于安全库存水平,应很好的利用人力、设备和材料,使库存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并实现均衡生产的要求。
- 预测需求:根据生产规划和计划清单确定对每个最终项目的生产预测。
- 计算毛需求:根据生产预测、已收到的客户订单、配件预测以及该最终项目作为非独立需求项的需求数量,计算毛需求。通常可设定需求时界以内各时段的毛需求以及合同为准,需求时界以外的时段以预测值或者合同值中较大的数值为准。
在需求时间区内,订单已经确定,客户需求便取代了预测值,此区间内的产品数量和交货期一般是不能变动的;在计划时区内,需求将预测需求和实际需求加以合并,通常采用实际需求或预测数值中较大的。计划时区表示企业已安排生产,或以确认的计划,不能由MPS自动改变,需要变动时应由高层领导人员批准;在预测时区内,由于对客户的需求知道很少,只好利用预测,预测时区内的产品数量和交货期可由系统自动进行变更
- 推算MPS报表:根据毛需求量和事先确定好的订货策略和批量,以及安全库存量和期初库存量,计算各时段的主生产计划接收量和预计可用库存量。并根据预计可用库存量情况选择批量生产,形成一份主生产计划报表。主生产计划的全部推算过程如下:
- 推算毛需求:毛需求由预测值和实际的合同值组合得出。
- 计算当期预计可用库存量:考虑已分配量计算计划初始时刻当期预计库存。当期预计可用库存量=现有库存量-已分配量
- 推算PAB初值:考虑毛需求推算特定时段的预计库存量。PAB初值=上期末预计可用库存量+计划接收量-毛需求量。
- 推断净需求。考虑安全库存推算特定时段的净需求。当PAB初值>=安全库存,净需求=0 。当PAB初值<安全库存,净需求=安全库存-PAB初值
- 计算计划产出量:考虑批量推算特定时段的计划产出量。当净需求>0,计划产出量=N*批量。满足:计划产出量>=净需求>(N-1)*批量
- 推算预计可用库存量。推算特定时段的预计库存量。预计可用库存量=计划产出量+PAB初值
- 递增一个时段,分别重复进行第3 到第6步,循环计算至计划期终止。
- 推算计划投入量。考虑提前期推算计划期全部的计划投入量。
- 推算可供销售量。在有计划产出量时往后倒推到上一个计划产出量位置进行计算。
例5.1
假定某叉车厂期初库存为160台,安全库存量为20台,生产批量为200台,需求时界2,计划时界6,则MPS计划:
时区 | 需求时区 | 计划时区 | 预测时区 | |||||||||
时段(周)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预测量 |
|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合同量 | 72 | 100 | 92 | 40 | 64 | 112 | 0 | 8 | 0 | 60 | 0 | 0 |
毛需求 | 72 | 100 | 92 | 80 | 80 | 112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PAB初值 | 88 | -12 | 96 | 16 | 136 | 24 | -56 | 64 | -16 | 104 | 24 | -56 |
净需求 |
| 32 |
| 4 |
|
| 76 |
| 36 |
|
| 76 |
MPS计划产出量 |
| 200 |
| 200 |
|
| 200 |
| 200 |
|
| 200 |
预计库存量PAB | 88 | 188 | 96 | 216 | 136 | 24 | 144 | 64 | 184 | 104 | 24 | 144 |
可供销售量 | 88 | 8 |
| -16 |
|
| 192 |
| 140 |
|
|
|
在例5.1中,首先根据预测和实际需求合并得到确定的毛需求。在需求时间区(第1—2周)内,毛需求就是实际合同需求;在计划时间内(第3—6周)内,毛需求是预测和实际需求中数值较大者;在预测时间区(第7—12周)内,毛需求为预测值。
具体计算如下:
时段1 :PAB初值=160-72=88>20
净需求NR=0
计划产出量=0
预计库存量PAB=160-72=88
可用销售量ATP=160-72=88
时段2:PAB初值=88-100=-12<20
净需求NR=20-(-12)=32
计划产出量=200
预计库存量PAB=88+200-100=188
可供销售量ATP=200-100-92=8
时段4:PAB初值=96-80=16<20
净需求NR=20-16=4
计划产出量=200
预计库存量PAB=96+200-80=216
可供销售量ATP=200-40-64-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