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子说颍川
荀氏八龙中,并称“二玉”的三龙与六龙,一个是平民,一个官居一品,虽然政治地位悬殊,但是确实有等量齐观之处,那个就是“隐居”。
三龙荀靖终身隐居不做官,品行卓绝,家庭和睦,专心研究学问,太尉府征召也不去。五十岁去世时,有26位学者写文章悼念他,颍阴县令追封他玄行先生,颍川太守追封他昭定先生。
六龙荀爽年轻时也是专心研究学问,不接受朝廷任命。起初被任命为郎中,他回答了朝廷策问后即辞官而去。后来躲避朝廷远离家乡,先后在东海、汉江隐居十多年,专心著书立说。虽然最终迫于董卓压力做了高官,却参与到推翻董卓残暴专权斗争中。
“隐”成为兄弟二人的身份标签,面对东汉末年黑暗政治,以归隐昭示自己浩然正气。或者隐于野,或者隐于朝,不但明哲保身,也成就了学问和名声。尤其荀爽,从一介布衣到“百日三公”,使荀氏从地方豪门跃升为中央士族,成为颍川士族领袖。
隐,与“显”相反相成,是中国式的高明处世哲学,“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起源于颍川。隐士鼻祖许由隐居颍水之滨,留下了“颍水洗耳”故事,繁衍了许氏一族。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需要临颍水而思先贤,借鉴隐逸精神优秀成分,驱除浮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坚守梦想的初心与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