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色彩的意象
人们看到不同的颜色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例如看到红色会下意识地心跳加速、血液流速加快,进而从心理上感受到一种兴奋、刺激、热情的感觉,这就是色彩的作用和意象。下面是一些常见颜色的色彩意象。

提示:暖色调可呈现温馨、热情的气氛,冷色调可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气氛;对比色调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但搭配不当则会产生俗气、刺眼的不良效果。
1.2 色彩的搭配原则
(1)整体色调协调统一:界面设计应该先确定主色调,主色将会占据页面中很大的面积,其他的辅助色都应该以主色为基准进行搭配。这可以保证整体色调的协调统一,重点突出,使作品更加专业、美观。
(2)有重点色:配色时,可以选取一种颜色作为整个界面的重点色,这个颜色可以被运用到焦点图、按钮、图标,或者其他相对重要的元素,使之成为整个页面的焦点。重点色不应该用于主色和背景色等面积较大的色块,应用于强调界面中重要元素的小面积零散色块。
(3)注意色彩的平衡:配色的平衡主要是指颜色的强弱、轻重和浓淡的关系。一般来说,同类色彩的搭配方案往往能够很好地实现平衡性和协调性,而高纯度的互补色或对比色,例如红色和绿色很容易带来过度强烈的视觉刺激,使人产生不适的感觉。另一方面为明度的平衡关系,高明度的颜色显得更明亮,可以强化空间感和活跃感;低明度的颜色则会更多的强化稳重低调的感觉。
(4)调和对立色:当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对立色时,页面的整体色调就会平衡,这时就需要对对立色进行调和。通常有3种方法进行调和:(1)调整对立色的面积,使一种颜色为主色,其他颜色成为辅助色。为了降低辅助色的色感,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它们的纯度和明度;(2)添加两种对立色之间的颜色,引导颜色在色相上逐渐过渡,例如要调和红色和黄色,可加入橙色;(3)加入大量的中性色,黑、白、灰称为中性色,它们不带任何正面或负面的感情色彩,用来调和其他彩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1.3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
每种色彩在印象空间中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因此色彩搭配得到的印象可以用加减法来近似估算。如果每种色彩都是高亮度的,将其叠加就会达到人柔和、明亮的效果;如果每种色彩都是浓烈的,叠加得到的效果浓烈的。如下:

以黑色作为整个界面主色,表现为高端、精致、稳重的感觉,同时以不同明度的变化,突出界面层次和主次效果。
红色是最具冲击效果的颜色,也是容易使人兴奋的颜色,将其与黑色搭配能够减弱对人的大脑的刺激,同时弥补黑色带给人的衰弱、恐惧等消极情绪。
将绿色置于黑色背景中,即使是很小的色块也会显得引人注目,绿色也能减弱黑色和红色对人大脑的刺激,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和安全感。
白色的文本色与黑色的背景色形成鲜明的明度对比,整个页面变得明快、轻盈,突出主要内容,便于人浏览时将内容一目了然。
当不同的色彩搭配在一起时,色相彩度明度作用会使色彩的效果产生变化。两种或者多种浅色搭配在一起不会产生对比效果,同样的,多种深色搭配在一起也不吸引人。但是,当一种浅色和深色混合在一起时,浅色就显得更浅,深色显得更深。明度和色相也会产生同样的对比效果。
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要考虑到乘除法,例如同样亮度和对比度的色彩,在色环上的角度不同,搭配起来就会得到千变万化的感觉。下图是一些常见的配色方案:
(详情见http://www.peise.net/palette/)
界面设计原则
1. 界面美观
美感是指程序的外观和功能是否相符,而非单纯地指一个程序好不好看。
2. 风格一致
保持界面的一致性能够使用户沿用以往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快读学会不同功能的操作方法。
3. 便于操控
很多用户很享受在多点触摸屏上直接控制的感觉,因为用户可以不再通过鼠标等中介设备来控制物体,手势使用户对屏幕上的物体拥有更强的操纵感。当用户直接控制屏幕上的物体,而非通过各种控件时,他们会更深地沉浸在任务中,也更容易理解他们行为的结果。
4. 提供反馈
反馈告知用户其行为有何结果,使用户确信程序正在运行当中,用户在操纵控件时期待即刻的反馈,也期待在较长的流程中能提供状态提示。
5. 明喻暗喻
当虚拟的物体和动作是真实世界中物体和动作的暗语时,用户会立刻明白该如何使用这个功能。
6. 用户控制
优秀的程序应该具备平衡用户操作和帮助用户避免犯错的特性。虽然程序可以建议某种流程、操作,也可以警示危险的结果,但是应该由用户出发和控制操作,而非程序。因为用户子啊熟悉控件和各种行为,并且可以预测操作结果的时候最有操控感。而且,当动作非常简单直白时,用户可以很容易理解并记住它。
文中若有不对之处,望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