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场分析
对于中国分布式存储市场规模有多大?这其实也是一个很难准确回答的问题。
“一来分布式存储市场参与的厂商很多,其中很多厂商不是上市企业,没有办法获得销售数据;二来分布式存储没有一个市场可以普遍接纳的定义和分类,会导致数据统计口径混乱,例如分布式存储是否包括去中心化存储、是否包括超融合、是否包括云存储、内涵与界定的不同,市场规模自然也不一样。”
IDC 给出的统计数据表明:2021年中国存储市场规模为42.9亿美元,其中,软件定义存储14亿美元,占比 26.1%;超融合为12亿美元,占比 20.3%。
分布式存储包括 SDS、HCI 两个部分,总体市场规模26亿美元,占比46.3%。百易存储研究院对市场进行了估算,结果从10亿美元~ 1000亿人民币不等;超融合市场规模从30亿美元~300亿人民币不等;云存储市场的规模50亿(美元)~ 1800亿(人民币)规模不等。差距和出入非常大,体现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理解。
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数据存储市场会呈现一种快速增长的趋势,IDC 给出的预计,市场增长速率为 54.2%,未来发展不会低于这个增速。
2、厂商分析
2022 分布式存储企业图鉴的意义在于用户可以按图索骥,查找自己需要的产品解决方案线索。
存储厂商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1. 综合品牌产品供应商:
以戴尔、浪潮、新华三、华为、联想凌拓、IBM、Red Hat、曙光等厂商为代表。这类厂商具有非常强的综合实力以及品牌影响力。
它们不仅仅提供分布式存储,也能够提供计算、网络和软件服务,各个产品之间彼此呼应,市场相互渗透,拥有非常强大的市场服务能力,综合实力保持领先。
2. 专业存储产品供应商
一寸长一寸强,术业有专攻。作为存储专业领域的垂直供应商,这类厂商在产品技术上保持领先,专业技术服务能力非常强,在很多时候,专业存储厂商也为品牌厂商提供存储的 OEM 服务。专业存储产品供应商以国外的 EMC(被戴尔收购)、HDS(更名为 Hitachi Vantara)、NetApp 为代表,国内以同有、宏杉为代表,这些厂商至少有 20 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以存储阵列见长,为了能够兼顾到分布式存储的市场,国际厂商多采用并购的方式,国内厂商主要依靠自研的力量。
3. 创新存储厂商
数据作为行业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用户对于存储可靠性的要求往往会超过计算,不容有任何闪失,也因为如此,创新品牌不易被用户市场接受。但是分布式存储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样一种局面,特别是开源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存储产品的门槛。从 ServerSAN 开始,创新存储市场极为活跃。
在资本市场的鼎力支撑下,创新存储市场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国内 XSKY、Smart X、杉岩数据、焱融科技、霄云、鹏云、青云、华瑞指数云、瑞驰、云信达、柏科、国鑫、大道云行等表现得比较活跃;国外市场以 Pure Storage、DDN、Cloudian、Scality、Swiftstack、ZADARA、Caringo 为代表,它们当中有些也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3.技术路线分析
《2022 分布式存储市场调研报告》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