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错题记录(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2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设和主机
C.主机和应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解析:D。你错选了B,而B连软件系统都没有,很明显是错的,所以应该选D

2.在运算器中,不包含()
A.状态寄存器
B.数据总线
C.ALU
D.地址寄存器
解析:D。不会的话,可以用排除法,D是存储器的内容,所以D是肯定错的。至于数据总线,则是因为运算器肯定要从主存中获得数据,才可以做运算,所以运算器也应该要包含数据总线

3.若一个8位的计算机系统以16位来表示地址,则该计算机系统有()个地址空间
A 256
B 65535
C 65536
D 131072
解析:C。8位计算机表示计算机字长为8位,即一次可以处理8位的数据;而16位表示地址码的长度,因此该机器有2^16=65536个地址空间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寄存器的设置对汇编语言是透明的
B 实际应用程序的测试结果能够全面代表计算机的性能
C 系列机的基本特性是指令系统向后兼容
D 软件和硬件在逻辑功能上是等价的
解析:C。先来说一下A:寄存器的设置,大概就是寄存器的值;透明性,在计算机领域中,站在某类用户的角度,若感觉不到某个事物或属性的存在,即看不到这个事物和属性,就称“对该类用户而言,某个事物或属性是透明的”;显然,汇编程序员是能修改和获取寄存器的值的,所以A错。能全面代表计算机性能的是实际软件的运行情况。C的话你也记住就可以了,后面会讲到

5.CPU的组成中,不包括()
A 运算器
B 存储器
C 控制器
D 寄存器
解析:B。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MAR、MDR组成,而运算器里面就包含了若干通用寄存器

6.关于相联存储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可以按地址寻址
B 只可以按内容寻址
C 既可以按地址寻址又可以按内容寻址
D 以上说法均不完善
解析:C。相联存储器两种寻址方式皆可,为了与传统存储器区别,又称按内容寻址的存储器

7.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
I 机器语言程序
II 汇编语言程序
III 硬件描述语言程序
A 仅I
B 仅I和III
C 仅II
D 仅II和III
解析:A。机器语言是硬件唯一能直接执行的语言,其它的东东都是不能被硬件直接执行的

8.冯·诺伊曼结构计算机中数据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其主要原因是:
I 二进制运算规则简单
II 制造两个稳态的物理器件较容易
III 便于用逻辑门电路实现算术运算
A. I、II、III
B. I、III
C. II、III
D. I、II
解析:A

1.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关于CIP的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要认识到,算术逻辑指令就是运算,不会包括读数据,读数据需要由load指令来完成;
这道题的意思是,对于这个程序而言,有部分数据已经放在寄存器里面了,这25%的指令需要借助load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取数据,一共需要43%×25%×M条load指令,这些load指令是算在那21%的指令里面的;
引入了新指令后,新指令会对两部分的指令份额造成影响:算术逻辑指令和Load指令。算术逻辑指令的影响在于,有25%的指令可以由新指令完成,所以原算术逻辑指令的数量就变成了43%×75%×M=0.3225M;增加了新指令,增加的新指令的个数为43%×25%×M=0.1075M;最后是减少了load指令的数量,引入新指令后load指令的数量为(21%-43%×25%)×M=0.1025M。store和转移指令的数量不变,所以引入新指令后,总指令数为0.8925M,那么相应地,5种指令的占总指令数的比率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根据变化后的比率和CPI,便可算出新指令系统的CPI

2.关于寄存器之间的信息通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几个点你没注意到:
1)IR存的指令里面有地址码,它会存到MAR里面;所以IR到MAR是有一条信息通路的
2)MDR还会把数据存到X(操作数寄存器)
3)MDR好像不会把数据存到MQ(乘商寄存器)里

3.计算机操作的最小单位时间是()
A 时钟周期
B 指令周期
C CPU周期
D 中断周期
解析:A。CPU周期和CPU时钟周期是不一样的。而时钟周期和CPU时钟周期就比较接近

4.CPU的CPI与下列()因素无关
A 时钟频率
B 系统结构
C 指令集
D 计算机组织
解析:A。CPI是平均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和计算机的各项性能有关,而CPI的单位就是时钟周期,后面的计算你也看到了,求CPI的时候都是要把时钟周期给除掉的

5.从用户观点看,评价计算机系统性能的综合参数是()
A 指令系统
B 吞吐率
C 主存容量
D 主频率
解析:B。你记住就行了

6.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样的一块芯片称为CPU。
而单片机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
单片机: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它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缺少了IO设备。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7.假定基准程序A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100s,其中90s为CPU时间,其余为IO时间。若CPU提速50%,IO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A所耗费时间是()
A 55s
B 60s
C 65s
D 70s
解析:D。假设原来CPU1s能处理n个事物,那么CPU的总工作量是90n,提速以后,CPU相当于1s能处理1.5n个事物了,提速后CPU的时间就变成90n/1.5n=60s。
反正错因就是,CPU提速,相当于提升了单位时间的处理事物的数量,而不是简单地线性减少了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平均指令周期!=平均指令时钟周期;MIPS是单字长定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的缩写,每秒处理的百万级机器语言指令数,这是衡量CPU速度的一个指标,也可以当作一个单位,比如电脑A每秒可以处理3百万机器语言指令,那么可以说电脑A的CPU是3MIPS

第2章 数据的表示和运算

这一章容易出错的点就是两种浮点数的表示方式的区别,以及如果是正数,那么补码和反码均和原码一致

2.1.6

1.在大量数据传送过程中,常用且有效的校验法是()

A 海明码校验

B 偶校验

C 奇校验

D CRC

解析:D。CRC常用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适合对大量数据的数据校验

2.什么是小端法?

3.用1位奇偶校验能检测出1位主存错误的百分比为()

A 0%

B 100%

C 50%

D 无法计算

解析:B。我现在还不知道啥叫主存错误,就先记着这个答案吧

4.接收端用CRC检测出数据错误后,纠正的方法是:

A 请求重发

B 删除数据

C 通过余数值自行纠正

D 以上均可

解析:D。实际传输中纠正方法可以按需求进行选择,在计算机网络中,这3种方法都是很常见的

2.2.5

1.51+52+5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答案:DDB

  1. 5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答案:B

  2. 5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答案:A。地址是以字节为单位的,所以每个地址都能存1个字节的数据

  3. 7: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正数的原码、补码、反码均相同,需要进行取反或者取反加一的都是负数才需要做的

  4. 19: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补码的取值,你就按你以前的理解就行

  1. 2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C。循环左移,那么最高位字节会进入到进位标志符和最低位中

  2. 3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基数是什么?

  1. 29+3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C

第3章 存储系统

3.3.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5主存与CPU的连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MAR需要保证所有的地址空间都可以被访问到。这里主存空间大小和主存储器的大小不一致,相当于是内存条没插满。比如设备的最大支持64MB,但是只插了8MB的内存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A。错因是没看清楚题目说明的高位地址线和低位地址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错因是5位的16进制数被你看岔了,看成4位16进制数。解决方法是先数出位数,再进行别的运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尽管进行了字扩展,但对芯片而言,还是只有64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两个注意点:
1)两个区用于片选的地址线有点不同
2)选择用户程序区时,如何保证A10地址线的取值?

3.5.3 双端口RAM和多模块存储器

这一章连错了4道题,下面逐道解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解析:C。这个和读取方式有关。按题目的意思是,一次读取6个地址,然后只要相应单元(比如第一个存储体M1)一恢复,就立即进行下一次读取,所以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读一次花的时间都是2T。最后全部读完后,才进行最后的恢复

6.解析:B。
I)高位多体交叉存储器不满足局部性原理,是因为在实践中为了使用并行提高效率,会将程序断开存放在不同存储体中,如果用高位交叉存储器存这些程序,地址就是不连续的,而低位交叉存取器则是连续的
II)概率低,但不是没有可能

7.解析:D。首先是求模块序号=访存地址%模块数。然后如果1个模块在1个周期内(每4次访问)被访问了两次,就访存冲突了

8.解析:C。double型数据需要64位,所以需要8个8位存储体,需要的时间为T+7r≈3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这几个地址对应的存储体序号分别为:3,1,,1,2,3,1,1,0,0,1,3,2。这种题就是要从每一个地址出发,观察一个存取周期内是否再次访问了该存储体,而不能仅仅是看相邻的两次地址

3.6 高速缓冲存储器

3.6.1 一些小总结

1.cache的标记项有4个组成部分(标记位+有效位+脏位+替换算法控制位),而cache总共由5个部分组成,和标记项相比多了一个数据项

3.6.2 错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0:地址映射表就是标记阵列,而标记阵列中的每一项由以下部分组成:标记位+有效位+一致性维护位(脏位)+替换算法控制位

13:缺失率=不命中次数/访问的总次数。你在这道题上犯的错误为偷懒没去计算访问的总次数

3.7 虚拟存储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9:A
11:B。解析:我二刷的时候选的是C,因为觉得至少需要1次取指操作,1次取数操作,但感觉题目问的是执行这条指令至少需要多少次访问主存,执行就不应该包括取指操作了,所以只需要一次取数操作
12:C(你错在128b=16B上了,你算成了128b=32B)

第4章 指令系统

4.1指令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选C。程序控制指令主要包括无条件转移、有条件转移、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循环指令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A。指令的地址是由PC给出的,指令的操作数的地址才是由指令的地址码字段给出的

4.2 指令的寻址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主要是相对寻址的寻址范围需要说明一下,相对寻址的有效地址计算是EA=(PC)+A,其中PC的值无法随意指定,所以相对寻址的范围是PC附近的28,即寻址范围是28。关于相对寻址还有1个注意点就是,每次执行指令后,PC会自增,比如说执行完当前这条相对寻址指令后,这条指令占用了两个地址,那么(PC)=(PC)+2,然后才是和A相加,获得操作数的地址。
通过这个题还有其它几个题目说一下相对寻址的注意点:
1.寻址范围是PC附近的2n,其中n是指令中形式地址A的位数
2.相对寻址时,PC会自增一定的量,这个量不一定是2
3.自增量的大小由存储字长,该指令的字长,编址单位共同决定,比如某机的机器字长为16位,主存按字编址,某条使用相对寻址的指令长度为16,那么运行这条指令后,自增量为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选B。不同寻址方式会增加译码难度;程序控制主要是通过转移指令来实现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选B。简化地址结构主要是为了减少使用显地址的数量。而隐地址不会给出明显的操作数地址,而是在指令中隐含操作数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27-1。题目的意思是,跳转后相对于当前指令,即没有进行PC自增操作的指令时,会往后跳转多少个位置,你错以为是相对于进行了PC自增后的指令会后跳多少条指令
3)C=Z=1,N=0。注意是无符号数,你又默认是有符号数了,有符号数才是C=Z=N=1
4)IR指令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加法器ALU。解析主要是结合题干,分析PC值是如何变化的,PC值会在什么场合中被用到。比如此图右边,就说明是往加法器中输出PC值,然后被多路选择器修改PC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主要是对栈不熟悉。这种题目的关键点是栈顶指针指的是什么,以及栈是往高地址生长还是往低地址生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这道题犯了一个审错题的错误,以及一个关于地址的常识性错误
1)正确答案是10。问的是调用f1函数多少次,不是f1(1)多少次。这俩有什么区别呢?前者是一类函数,后者是实际参数为1的一个具体的函数。像这种函数名里带数字的,你应该把整个函数名都圈出来,防止和具体的参数混淆
3)这里的偏移量就是PC=(PC)+自增量+偏移量公式里的偏移量。像2013年的题目,向后跳转的指令条数,就指的是相对于当前指令的跳转条数;而至于偏移量,就是指PC变化公式中的偏移量,即PC自增后的偏移量;
*)另外一个就是像这道题中的指令,地址是十六进制,但是没有标H,这就导致你根据指令地址计算偏移量时又把地址当作十进制来计算,从而出错了;
**)还有一个小问题是D6H转成二进制后,你写成了1101 1111,原因是你先写的D,而D是以1结尾的,然后就脑子抽风,以为低4位都是1。这个暂时想不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A。这道题,我一开始是没明白store指令是几操作码指令,于是就瞎蒙了个A,没想到还真蒙对了。“基址寄存器可使用任一通用寄存器,且偏移量用补码表示”说明store指令中的目的操作数就是基址寄存器的编号(其实这也是强行解释,是我看答案推出来的);“store指令中偏移量的取值范围”这个“中”字,就说明偏移量也是store指令中的一部分。
综上,store指令是3地址码指令: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偏移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这道题主要是要考察一下,无符号数减用补码表示的有符号数的方法,还有就是,十六进制负数的补码如何转换成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十六进制。
1)先说第一个,如果是无符号-有符号正数,直接十六进制加减即可;如果是无符号数+用补码表示的有符号负数,那么需要把这个补码转成对应正数的补码方可加减;
2)十六进制补码负数->转成二进制->所有位取反->加一->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经典错误。2100H是十六进制。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就是要树立一种意识:数字后带字母H的,是十六进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说一下这几个概念
地址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一般来说,若地址总线宽度为n,那么可寻址空间为2n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存储的二进制代码的长度
存储器的字数:指这个存储器有多少个存储字。存储容量通常用存储字数×存储字长表示(比如1M×8位)。存储器的字数和地址总线宽度n的关系是存储器的字数=2n
机器字长:计算机能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指令字长:一个指令字长中包含的二进制代码的位数,一般取存储字长的整数倍

4.3 CISC和RISC的基本概念

4.3.1 总结

记住两者的特点和区别就绪,CISC比较复杂,但是是越做越大,所以兼容性好;RISC比较简单,但是是一直在精简,所以兼容性不太好,即新机器不能兼容老机器;还有就是通用寄存器的数量、指令的数量之类的,重点是下面这个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2 错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你一开始觉得III和利于实现指令流水线没啥关系,但是通过把访存操作集中在load和store指令中,可以缩减其它指令的运行时间,比如说加法指令,如果是CISC,那么可能需要访问内存,访问内存肯定没有访问寄存器的要快

第5章 中央处理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
XX寄存器对XX程序员可见的意思是,这位程序员可以对这个寄存器进行访问。比如汇编程序员可以通过转移指令、子程序调用指令等来指定待执行指令的地址来设置PC值,所以PC寄存器对汇编语言程序员来说就是可见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C。PC就是由CPU修改的,即使是所谓的自增,也是由CPU来修改的。执行转移指令时,需要判断转移是否成功,只有成功了才可以把PC修改为转移指令的目标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主要是PC的位数,注意题目中的信息:按字边界对齐存放。考察的是PC寻址和存储单元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2 指令执行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取指操作是自动进行的,控制器不需要得到相应的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C。B错在不同指令中间接寻址的次数可能不一致;存储器间接寻址和寄存器间接寻址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访问主存获得操作数的地址;后者通过访问寄存器获得操作数的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取指相当于一次访存操作,指令长度不同,访存次数不同,故操作也必然不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A。III:指令字长由操作码长度、地址码长度和地址码个数决定,和机器字长没有必然联系;IV:指令字长一般是存储字长的整数倍,不一定一样大。这里补充一下机器周期的定义:机器周期也称CPU周期,在计算机中,为了便于管理,常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如取指,译码,执行等),每一阶段完成一个具体的操作。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5.3 数据通路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2.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D。这个题,首先是你对数据通路的基本结构的分类不清楚:数据通路基本结构有CPU内部单总线、CPU内部多总线、专用数据通路。然后你还把选项里的前者后者看反了,比如你就把B中的“后者”看成了“前者”。要是这样,那以后就先看选项中关于前者的表述,全部看完再看关于后者的表述,反正就是一码归一码

5.4 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B。首先是你把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搞混了,组合逻辑控制器是硬布线控制器,它的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有3种输入,其中译码器和节拍发生器起主要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微指令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在执行时需要从中读出相应的微指令,从而增加了时间消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D。微指令计数器决定的是微指令的执行顺序,指令就是指令,微指令就是微指令,这俩是不一样的,微程序控制器中的几个新概念的关系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那个D,虽然微指令寄存器可以存微指令,但是微指令终归还是存在控制存储器里面的

5.来看一下下面两道题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15中一共有32×4+2=130条微指令,T3中一共有80×(4-1)+1=241条微指令,为什么第1个不需要减1第二个需要减一呢?要强行解释的话就只能说T3中说了“其中”,所以那个“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就包括了公用的那一条。但是既然统考都这样考,那就当作取指微程序所占用的微指令不会算在“平均指令数”里面吧。
另外说一下这个第3题,二刷的时候又错了,错在不知道存储器的地址寻址空间都应该是2的次幂,所以这个CM应该是能够存256条微指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这道题又是两问都错了。需要注意的是,指令字长28位,而且要求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直接给出后继微指令地址,所以应该是把28位分了20位给操作控制字段和判断测试字段后,剩下8位就应该全都是地址字段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又是两道皆错的题目,第一道是把立即寻址和直接寻址弄混了,第二道题是不知道PC还可以通过ALU来进行自增操作。这个错误你犯了第二遍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101+1(取指微程序)+1(中断微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答案:BB

5.5 指令流水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这道题你主要是对算术右移的概念不清楚,算术右移的时候是符号位也参与运算的,而你是把符号位的1换成了0,然后把这个0右移,导致出错的;正确答案是FEFFH
2)这道题是对流水线的时间花费的公式不熟悉:n+k-1,这个k表示计算机采用k段流水方式执行指令,n表示有n条指令连续进入流水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流水线的操作周期,指的是每一段的时间多长,正确答案是100ns
2)用软件插入nop指令,从而解决数据冲突的方法,要和通过让相关指令延缓一个时钟周期,以解决结构相关(资源冲突)区分开来,前者就是通过延缓各个段的执行,来解决数据冲突的,正确答案是两个时钟周期
3)改进硬件设计,就是加个数据旁路,只需要延缓1个时钟周期

3.下面第6题是题干,主要错的是更下面的第7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关于缓存命中率,1000以内的就都算一下吧,毕竟百分比是可以算到0.0001的。正确答案是99.98%
3)溢出异常: 没有说寄存器大小是多少,就默认寄存器的字长=存储器字长吧。可能发生溢出的只有1,2,4,5号四条加法和移位指令;1的话,R4的最大值是4000,不会溢出;2的话,R4存的是一个地址,一般不会溢出;4的话,R5存的是累积值,有可能会溢出;5的话,R2的最大值为1000,不会溢出;
综上,可能发生溢出的只有第4条指令
缺页异常:缺页异常指的是要访问的东西不在主存中,如果不在cache但是在主存中,那不能叫缺页异常,顶多叫cache不命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这个题考察了数据冲突的定义:是下一条指令要用到这一条指令的结果,才会是数据冲突;而K+2的执行期的前期,不会用到K+1的结果,所以可以和K+1一起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统考题又在坑人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你没看题目,题目问的是数据通路,你审题审到流水线的时候就停了,解决办法就是定位“的”字前面的名词。答案是A。数据在功能部件之间传送的路径称为数据通路,路径上的部件称为数据通路部件,如ALU、通用寄存器组、状态寄存器、异常和中断处理逻辑等,数据通路由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组合而成

第6章 总线

6.1 总线概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这道题考察地址总线的功能和传输方向。地址总线用来指出数据总线上的源数据或目的数据所在的主存单元或IO端口的地址,它是单向传输总线,只能由CPU流向地址总线。所以这道题选A,间址寻址第一次访问内存获得的虽然是地址,但也是通过数据总线传回CPU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这道题考察单时钟周期内控制信号不会发生变化这个知识点;由于一条总线上的信号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如果要完成一条完整的指令,那么就必须有多条总线,使得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有不同的信号在不同总线上传输,从而完成正常的功能,所以这道题选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这个65536=216,所以每个像素需要用16位来存储颜色深度,所以一共是640×480×16/56000≈87.77s,所以选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不同的总线速度不同,把它们连接起来、起到缓冲作用的正是桥接器。含有桥接器的多总线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靠近CPU的,就是表示这条总线是连接到CPU上的。PCI采用并行传输,PCI-E采用串行传输。所以这道题选D

6.2 总线仲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考察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的控制线的组成: ⌈ l o g 2 n ⌉ \lceil{log_2 n}\rceil log2n+2,其中对数指的是设备地址线的数量,另外两条是总线忙和总线请求线

6.3 总线操作和定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在异步方式下,没有公用的时钟,完全依靠传送双方相互制约的握手信号来实现定时控制,传送操作是由双方按需求分配时间的,所以选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和全互锁以及半互锁相比,不互锁不必等待从设备的回答信号便可以撤销主设备的请求,然后主设备就可以干别的了,所以等待时间最短,速度最快

第7章输入输出系统

7.2 外部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笔算错误,7500/32=1875/8,然后你就直接当最终结果了

7.4 IO方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II错在计数器定时查询方法中的地址线是一组,不是一根;III中的所谓中断判优方法一般指IO设备争用CPU的判优方式,你犹豫的点在于是不是真的是“IO设备”,答案说明的确是“一般指IO设备”,记住就好
正确答案选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浮点数下溢可以当作机器零来处理,不需要中断
正确答案选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3:总线周期就是机器周期。机器周期是CPU完成一个最基本操作的时间,一般以总线周期(因为它最大)来标定: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外,关于何时检测DMA请求,答案说的是在每个存储周期结束后检测是否有DMA请求。结合和同学的讨论内容,应该是在每个机器周期结束后检测DMA请求。答案选B
14:对于I和II来说,如果没有DMA接口,那说什么都是白搭。答案选B
15:重启!=断电关机,重启都是等别的程序搞完了才重启的;机器故障优先级最高;访管指令最紧迫,优先级高于外部中断。答案选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中断的分类和优先级排序(从高到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答案:C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ABC都是一回事什么时候响应什么时候开始执行中断服务程序都是由硬件排队器规定好的;但是设置了中断屏蔽字后,高优先级的中断就可以打断先获得CPU的中断程序,从而先行执行。相当于这么一个过程:1,2,3号中断同时发生,1的请求和响应优先级最高,先获得CPU,但是1号中断服务程序的屏蔽字里并没有把3号中断屏蔽掉;1号中断服务程序运行了一段时间,在中断服务例程打开中断后,1号被中断,CPU被3号夺走,等3号服务例程运行完成,再运行1号服务例程,这样,就改变了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的程序
答案选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中断默认是外中断,所以C对
答案: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1)保证数据不会被丢失,那么就应该是在传输完一个端口大小的数据后开始查询,以防止端口中的数据因来不及被读出而丢失;为什么存满一个端口后,如果不查询,就有可能丢失呢?因为如果存满了一个端口,而你没有及时读出来的话,那么随后可能有后续数据接着往这个端口输入数据,那么原先在端口里的数据就被冲掉了。这道题中的A设备存满一个端口的用时为2μs,所以最大查询时间为2微秒
答案:2μ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在当前机器周期执行完成后就可以响应DMA请求了。另外要注意的是,DMA窃取的是存取周期。
答案:A

10.这个题目我不会做,直接看答案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信息传送就是指数据传送,DMA的数据传送不需要程序参与;通道控制方式中,虽然通道是硬件,但是要用到硬件程序,所以不能选D
答案:C

  • 12
    点赞
  • 9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