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前提:一毛杠杆都不放
不要放杠杆的理论在《反脆弱》里面已经说了,我觉得是比较对的。从数学的角度上来看,如果你的方式是对的,你一定是可以财富自由的,只不过时间稍长一点点(指数增长,长一点又会长多少呢?)
下面我以一个波动策略的框架来简单的描述一下,描述的稍微有点散,毕竟是初稿。
内容
波动策略
Belief: 价格是某种随机波动,围绕均值上下波动。
关于短期、中期和长期,我的定义如下:
- 短期:几天到几星期
- 中期:3~6个月
- 长期:6个月以上
对于价格曲线,我认为是一种随机波动,主要指ETF类的产品:
- 稳态: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围绕一个中心上下波动
- 非稳态:价格将从一个分布移动到另一个分布
假设资金为5万,均匀分为十笔。
模式在前,模型在后
重要模式判定 :中期向下非稳态变迁。当重要模式判定时才会进行止损/清仓。
-
止盈:根据对应的波动特性而定,通常止盈不低于2个点。这个后期是需要参数优化的。因为波动通常会有一些毛刺,所以有时候也会有额外的机会。
-
5笔资金用于活动,5笔资金用于抵御短期失败。当一笔资金被「套」时会启动抵御策略,保证策略尽可能有5笔资金可用。
-
买入信号。买入信号将根据混合窗口给出,买入信号将存在一定冷静时间(1T),确保能尽可能满足一个较宽的买入分布。
-
场景:
- 1 触发一个买入信号,买入一笔
- 2 冷静一会,重新启动买入信号观察
- 3 继续执行买入
- 4 当触发止盈信号,则卖出获利,释放一笔资金
- 5 当前期5笔资金敞口,如果再有一笔买入,则使用抵御资金,直到上限。
- 6 当抵御资金的敞口触发成本平衡即将其卖出,释放资金
- 7 当触发稳态向下迁非稳态变化,则执行清仓
-
如发生亏损,则侵蚀抵御资金
-
资金不满5000则不算一笔,不可使用
-
如发生盈利,则计入活动资金
-
资金总额累积超过10万,则退还5万本金,策略退出孵化期,自行成长
-
以年化20%估计,4年左右完成孵化
-
以年化30%估计,3年完成孵化
-
年化50%, 2年完成孵化
-
【粗略平均估计】一年200交易日,按5个交易日/笔资金使用,有40次交易机会,每次盈利1个点,是40%。稳态时间如果占一半,那么获利20%。理论上是有可能的。
-
只要粗的策略可行,剩下的都是优化问题。
-
一些需要一直计算的指标(可以按分钟级计算)
- 1 活动资金总额
- 2 活动资金笔数
- 3 抵御资金总额
- 4 抵御资金笔数
- 5 孵化资金总额:5万
- 6 策略净收益:0
- 7 策略起始时间
- 8 平均年化收益
- 9 最大回撤
- 10 超额收益率
- 11 参照标的起始价格
- 12 参照标的当前价格
- 13 参照标的的年化收益
- 14 订单数
- 15 胜率
- 16 平均利润
- 17 盈亏比
- 18 平均敞口
- 19 平均交易天数
-
每笔金额调整
- 每当翻倍时,每笔金额进行固定调整(翻倍)
-
资金池在实际上是共享的
- 所以一个策略的盈余不会闲置
- 整体资金以一定的平均敞口估计(名义1千万,实际可能只要600万)
-
策略就是工人 | Strategy As Worker
- 初始策略希望是永不停止的,如果有新的追加,则另外开一个「worker」
- 这个和通用任务的模式差不多
-
先和自己交易 | Trade Internally
-
冷静期交易:每笔订单都有冷静时间,这段时间如果有其他策略进行反向交易,那么可以直接成交(不用付手续费)
-
同性质策略接盘:
- 以波动策略为例,即使有冷静时间,也依然可能有连续买入的可能
- 此时需要考虑信心,如果信心足(模型打分高),不妨连续买入
- 如果信息不足,那么可以考虑是否有反向交易在挂单,在一定的滑点下可以直接撮合
-
异性质策略接盘
- 当然更好的方式是互补的策略接盘
- 当转向非稳态时,波动策略将不继续参与游戏,此时如果没有趋势策略,那么就清仓
- 如果有趋势策略,很可能在波动策略抛盘的时候去接,此时可以内部交易
-
-
策略终止标准:终归是要止损的(防止严重错误)
- 策略严重背离其统计特性(长期来看)
- 策略跌破离场线(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