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回说,请问具体做法。孔子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回听了这话,心情很激动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我颜回虽然天分不高,请让我按照这个话来做。
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礼。有人觉得是封建礼教,其实不然。
礼者理也。
克己复礼,即克己复理。意思是克制自己过度的私欲,恢复天赐的理性。
仁的古体,上身下心。如果按照这个来做,能够克己复礼,至少身心就会健康。儒家也叫儒教。宗教这种东西,是圣贤设计出来,让人心灵安宁的理论体系,精神归宿。心安则身全,精神宁谧,肉体也自然精力充沛,无病无灾。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不符合理性的不看,不听,不说,心意也不动。久而久之,形成习性,习惯成自然,养成一种定力,静亦定动亦定,不用克也能循理而为,凡事循理而为,则无不克,无不成。
按照实行,人的精神必定专一,即所谓惟精惟一,精一的功夫。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传统文化重视养心,心全于内,形全于外。修身养性是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升斗小民,聪明人都该做的,这叫务本,务实。心,精神,魂魄,性,理,德,这些概念至少有一部分是重叠的,有时候可以互相替换。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欲其实就包括了视听言动,所谓声色犬马。
精神专直,则悔怒不起,则魂魄不散,则精神日进。
视色则神驰,听音则精摇。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可见视听言动,都会使人心体损失,所以好钢用在刀刃上,不为私欲杂念所动,则人能成才成事。
这也是俭德。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说法不同,道理相通。
克己复礼曰仁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26 16:30:3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