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去噪技术发展趋势

                                                                    2020 去噪技术发展趋势

       去噪任务在合成数据集上,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去噪模型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效果,但与传统方法相比,它们对真实相机数据的泛化效果较差。最近去噪方面比较热门的两个词就是RAW和GAN了。想了解去噪发展趋势,可以先看看如下几个问题。

噪声是什么?

       噪声在图像上常表现为一引起较强视觉效果的孤立像素点或像素块。一般,噪声信号与要研究的对象不相关,它以无用的信息形式出现,扰乱图像的可观测信息。通俗的说就是噪声让图像不清楚。

噪声来源:图像获取过程和 图像信号传输过程中;

图像成像原理是什么?

      光信号->电信号->数值信号:简述:光信号通过镜头,在传感器(CMOS/ CCD)转成电信号,并放大,电信号通过A/D(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ltal converer)转换,生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模拟放大输出(也就是调节的ISO),便得到最原始的raw数据raw数据通过ISP(图像处理芯片),生产Yuv图像。

4  传感器是什么?

        其中CMOS传感器如图1,由多个感光元件组成,见图2,每一个感光元件示例见图3,包含微透镜,滤光片,光电二极管等,其中微透镜实现够减少边缘光的损失,实现聚光的功能,通过滤光片可以得到不同颜色,光电二极管则负责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

             

              图1  CMOS传感器              图2 多个感光元件排列组合            图3 单个感光元件

5  传感器噪声

        光信号经过感光元件的光电二极管,数模转换器后得到的数值信号,通过模拟放大输出也就是Raw数据,是一个二维单通道图像,如图4,上面每一个数值代表着对应的光照强度。此时Raw图里面含有的噪声称之为传感器噪声。

                                                    

                                                   图4 RAW数据图像示意

传感器噪声主要包含shot noise 和 Read noise,

shot noise(散粒噪声)是指信号本身引入的噪声,均值为像素的灰度值,分布服从泊松分布,Shot noise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光是由离散的光子构成(光的粒子性),光源发出的光子打在感光元件上,从而形成一个可见的光点。光源每秒发射的光子到达感光元件的越多,则该像素的灰度值越大。但是因为光源发射和CMOS接收之间都有可能存在一些因素导致单个光子并没有被CMOS接收到或者某一时间段内发射的光子特别多,所以这就导致了灰度值会有波动,也就是所谓的散粒噪声。

Read noise是指图像信号在读出电路上引入的噪声。read noise是跟信号的大小无关的。也就是说,即使当前的信号为零,也会有read noise。与信号无关,均值为0,分布符合高斯分布。

因此最终噪声模型y ~N(u = x,delta^2 = read + shot *x)

其中x为信号即像素的灰度值,均值为x,方差为read + shot*x。

每一个像素点对应的噪声服从这个分布。

read噪声与数值信号增益有关,shot噪声与模拟信号增益有关,其中数值信号增益和模拟信号增益在相机中都是ISO的函数,因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sRGB 噪声

        RAW图像的噪声我们可以简单地采用泊松分布和高斯分布来建模,但是当要建模sRGB的噪声模型时候,就比较困难,因为sRGB图像中存在的真实噪音是经过常规图像信号处理(ISP)管道中执行的一系列非线性处理操作。因此,与原始传感器数据相比,在sRGB中建模真实的摄像机噪声是一项固有的困难任务。例如,原始传感器空间的噪声是依赖于信号的;去马赛克后,它在空间上和颜色上是相关的;经过管道的其余部分后,它的概率分布不一定是高斯分布。

                           

7  传统去噪方法:

    Non-local Means+DCT: BM3D 大法好,当然还有很多基于类似思路的优秀传统算法;

8  深度学习方法去噪:

   8.1 采用相同设备拍摄同一场景,采用高低iso拍摄两次,构建数据对;

   8.2 模拟噪声,主要是模拟高斯噪声,然后添加在无噪声图像上;

   8.3 基于RAW数据进行去噪(RAW数据的噪声建模更加容易)例如:CycleISP

   8.4 真实噪声数据+GAN:Transfer Learning from Synthetic to Real-Noise Denoising with Adaptive  Instance Normalization(CVPR2020)

   8.5 如何平衡噪声去除和纹理保持的效果,都是图像去噪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网络结构,动态卷积核,注意力,多尺度等trick会用到去噪任务上。

推荐:Transfer Learning from Synthetic to Real-Noise Denoising with Adaptive  Instance Normalization(CVPR2020)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