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QRS波群的五种“变态”行为

本文详细介绍了心电图中QRS波群的五种形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包括正常的QRS波群特点、Q波、宽大畸形、Δ波、M波及大R波的表现与诊断标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转自:http://news.medlive.cn/heart/info-progress/show-86007_129.html     作者:柳叶刀长


本文主要讲述心电图QRS波群形态的五种变化,包括Q波、宽大畸形、Δ波、M波、R波,由于每个“变态”行为都可能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在这里仅仅说说各种变态的最主要的特征,余下的还需自己多看图探索总结。


一、正常的QRS波群


QRS波群(QRS interval):表示心室的除极化


1、在时间上


QRS波群正常的时间为0.06~0.10s,如图1红色曲线所示,也就是1.5到2.5小格,绝对不会超过3个小格(课本上说是0.11s,但我都是按照3个小格记得,因为半格的差别如果不是用分规测量,很难发现,而且如果QRS波起点定的不一致也会导致0.5小格的差别,因此还不如记3小格,当然对于心电专业的还是不要忽略这0.5小格)。QRS波群的第一个变态行为就是和时间有关的,所以这3小格必须记住。


图1


2、在高低上


本来想写振幅的,想想还是高低显得实在通俗,正常的QRS波群主要显示的R波和S波,在此我着重强调胸导联,如图2所示,从V1到V6到,R波是逐渐变高,S波是逐渐变低,我用了红蓝两条线表示出了R波和S波的大体趋势。


我们来看看书上是咋说的: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V1导联的R波≤1.0mV。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V5、V6导联的R波≤2.5mV。在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似,V1~V6导联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1的R/S<1,V5的R/S>1。


是不是晕了,其实记住下面的图,其他的不用管它了。至于肢体导联,我总结了一点:QRS波群的主波方向应与P波的方向一致。也就是说肢体导联上P波向下,那么同导联的QRS波群主波方向也应该与之相同,否则就是异常,至于是否有意义,就得结合临床了。


最后再说一点关于高低的问题,那就是QRS波群低电压,其实就是身高先天不足呗,而且即使把R波和S波的身高加起来还是不够高,肢体导联是不够1大格(5小格),也就是刚刚≤0.5mv,胸导联是不够1.6大格(8小格),也就是≤0.8mv。


图2


二、QRS波群的“变态”行为


1、Q波


如下图所示,多数情况下是看不到Q波的,Q波是由于无电活动的心肌细胞产生,出现在R波之前,方向与R波相反,正常Q波宽度≤0.03s,Q波深度不超过同导联R波深度的1/4,否则就是病理性Q波,如果患者既往无病理性Q波,那这次新发现病理性Q波常常提示心肌已经发生坏死。


图3


2、宽大畸形


QRS波群的宽大畸形主要是指该波群时间超过0.12s,临床上常见于室性心律,其次是室性逸搏、室内差异传导,举例聊聊三者:


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关键在一个“早”字,提前激动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就是室性早搏,因为提前激动,所以叫早搏,要记住“早”这个字,室性早搏也就理解个百分之八九十了,剩下的在去区分单源性或多源性,单发、偶发还是频发,以及严重的R-on-T现象。


图4


室性逸搏:室性逸搏的关键在“逸”字上,由于窦房结等心室以上太过安逸不干活,心室被迫自己发出电冲动激励自己干活,产生室性逸搏。在心电图上表现就是在经历一个较长的间歇后,心室发出一个电冲动,将心室激动起来,形成室性逸搏,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5


图6


室上性早搏伴室内差传:下图为房早伴室内差传,在宽大畸形的QRS波前有一个提前激动的P波。具体如图:


图7


图8


3、Δ波


Δ波又叫预激波,关键在“预”字上,如下图所示,有一个预先的电冲动传导给心室,激动部分心室(下图中左侧橙色表示的部分心肌),但心室还没有完全激动起来,如果激动起来就成了早搏了,没有完全激动的心室在心电图上的表现就是在QRS波群前面出现了一个小斜坡(下图右侧橙色小三角上的斜坡)。


如果delta波与R波都是向上的,表示预先的电冲动来自左侧旁路,也就是A型预激波,反之则为右侧旁路,即B型预激波。这点判断主要是看V1导联,当然要结合其他导联。


图9


图10


4、M波


M波是指QRS波群程序“M”形态,主要见于右束支传导阻滞,V1和V2导联上出现“M”形表示右束支传导阻滞,这里的“M”形是指出现两个R波,QRS波群呈现rsR’、RSR’或rR’形态。而与V1、V2导联对应的V5、V6导联则会出现与之相对的类似导致的宽S波,具体见下图。


而判断束支传导阻滞是否完全,主要看QRS波群的时限,QRS波群>0.12s,就是完全性的,反之就是非完全性的。具体如下图。


图11


5、大R波


这里讲的大R波包括两种,一种是R波变高大了,主要见于心室肥厚,一种是R波变宽大且有切迹,主要见于左束支传导阻滞。


(1)当V1、V2出现高大R波时,表示存在右心室肥厚,当V5、V6出现高大R波时,表示左心室肥厚,具体如下图所示。当然单纯靠这点就判断心室肥厚有点欠妥当,临床还需结合心脏超声和心脏浊音界叩诊。


图12


(2)V5、V6导联上出现宽大R波,表示左束支传导阻滞,如宽大R波且切迹的”m”型和结节性,以及单纯宽钝的R波,而对应的V1、V2导联可见大S波,具体如下图。


图13


生理信号中,能够自动的对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ph, ECG)信号进行分析是当前信号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能够自动的进行心电图信号的分析将会强有力的促进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能够使国民的健康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对于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应用的将会产生重大的突破。对于心电信号的分析有很广泛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其中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心电信号中 QRS 和 P、T ,是心电图信号分析的一个关键环节,心电信号中往往拥有过多的信号干扰,去除信号的干扰是准确检测各种特征的前提。截止到现在为止,当前对于心电信号的滤方法研究以及对于特征形的定位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以及亟待改进的地方。针对当前现状,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包括“心电信号滤”以及“QRS 形定位”。 由于心电信号产生的十分微弱,周围环境中掺杂的肌电干扰、基线漂移以及工频干扰都会对心电信号造成影响。本文设计了针对50Hz工频干扰的滤器设计。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看,设计了 基于FIR 陷器和 Levkov 滤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滤除信号中 50Hz 工频干扰。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算法相比较传统的滤器而言,是一种更为有效 ECG 信号滤法。 QRS 形定位:特征形定位是心电信号分析与诊断的基础,是诊断的入手点。QRS 心电图最主要最突出的段,是检测其他形的前提,P 和 T在诊断中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临床 QRS 复合的形态研究,根据小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和模极大值检测原理,提出一种 Marr 小链检测 QRS 的新算法。变换 3 种尺度来定位R ,然后对定位到的峰值采样点采取多数表决的方式,最终唯一确定 R 位置。R 确定后再向前、向后搜索 Q、S 。对于 P 和 T则增大尺度,应用同样的方法来检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