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直角走线,差分走线,蛇形线
布线在高速pcb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PCB走线角度该怎样设置,是走45度好还是走圆弧好?90度直角走线到底行不行?本文主要从锐角、直角走线,差分走线,蛇形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
锐角、直角走线
-
锐角走线对究竟会对信号完整性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在制造角度,在PCB导线相交形成锐角处,会造成一种叫酸角“acid traps”的问题。在PCB制板过程中,在PCB线路蚀刻环节,在“acid traps”处会造成PCB线路腐蚀过度,带来PCB线路虚断的问题。
在信号完整性角度,锐角走线对高速信号传输线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注意事项:焊盘的出线角度设置,避免导线与焊盘形成锐角角度的夹角,如下图示例。
-
直角走线究竟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从原理上说,直角走线会使传输线的线宽发生变化,造成阻抗的不连续。其实不光是直角走线,顿角,锐角走线都可能会造成阻抗变化的情况。 当信号沿着均匀互连线传播时,不会产生反射和传输信号的失真。如果均匀互连线上有一个90°拐角,则会在拐角处造成PCB传输线宽的变化,根据相关电磁理论计算得出,这肯定会带来信号的反射影响。直角走线的对信号的影响就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拐角可以等效为传输线上的容性负载,减缓上升时间;
- 阻抗不连续会造成信号的反射
- 直角尖端产生EMI
传输线的直角带来的寄生电容计算方法:
C=61W(Er)1/2/ZO
在上式中,C就是指拐角的等效电容(单位pF),W指走线的宽度(单位inch),Er指介质的介电常数,ZO就是传输线的特征阻抗。
差分走线
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往往都要采用差分结构设计。
差分信号在PCB上的表现会有两根导线(Track)。
差分电路优点:
- 抗干扰能力强。干扰噪声一般会等值、同时的被加载到两根信号线上,而其差值为0,即:噪声对信号的逻辑意义不产生影响。
- 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由于两根线靠得很近且信号幅值相等,这两根线与地线之间的耦合电磁场的幅值也相等,同时他们的信号极性相反,其电磁场将相互抵消。因此对外界的电磁干扰也小。
- 时序定位准确。差分信号的接受端是两根线上的信号幅值之差发生正负跳变的点,作为判断逻辑0/1跳变的点的。而普通单端信号以阈值电压作为信号逻辑0/1的跳变点,受阈值电压与信号幅值电压之比的影响较大,不适合低幅度的信号。
差分电路缺点:
若电路板的面积非常紧张,单端信号可以只有一根信号线,地线走地平面,而差分信号一定要走两根等长、等宽、紧密靠近、且在同一层面的线。这样的情况常常发生在芯片的管脚间距很小,以至于只能穿过一根走线的情况下。
差分信号布线要求:
在PCB电路板上,差分走线必须是等长、等宽、紧密靠近、且在同一层面的两根线。
- 等长:等长是指两条线的长度要尽量一样长,是为了保证两个差分信号时刻保持相反极性。减少共模分量。
- 等宽、等距:等宽是指两条信号的走线宽度需要保持一致,等距是指两条线之间的间距要保持不变,保持平行。
- 差分线彼此靠近,靠越近,回路面积越小,走线下面感应电流的回路面积也越小,对EMI控制也好。
- 差分走线要求在同一板层上,因为不同层之间的阻抗、过孔等差别会降低差模传输的效果而引入共模噪声。
PCB差分信号设计中常见误区:
- 误区一:认为差分信号不需要地平面作为回流路径,或者认为差分走线彼此为对方提供回流途径。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是被表面现象迷惑,或者对高速信号传输的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入。
- 误区二:认为保持等间距比匹配线长更重要。在实际的pcb布线中,往往不能同时满足差分设计的要求。间距不等造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相比较而言,线长不匹配对时序的影响要大得多。
- 误区三:认为差分走线一定要靠的很近。让差分走线靠近无非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耦合,既可以提高对噪声的免疫力,还能充分利用磁场的相反极性来抵消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虽说这种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有利的,但不是绝对的。
蛇形线
蛇形线是Layout中经常使用的一类走线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调节延时,满足系统时序设计要求。设计者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蛇形线会破坏信号质量,改变传输延时,布线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但实际设计中,为了保证信号有足够的保持时间,或者减小同组信号之间的时间偏移,往往不得不故意进行绕线。高速pcb设计中,蛇形线没有所谓滤波或抗干扰的能力,只可能降低信号质量,所以只作时序匹配之用而无其它目的。有时可以考虑螺旋走线的方式进行绕线,仿真表明,其效果要优于正常的蛇形走线。
PCB布线规则
- 关键信号线优先。即电源、摸拟信号、高速信号、时钟信号、差分信号和同步信号等关键信号优先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