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文章目录

书籍信息

书名:亲密关系(第6版)
作者:[美]罗兰·米勒
电子版:网络搜索 “亲密关系(第6版).mobi”
豆瓣地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585065/

第1章:人际关系的构成

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程度差异:了解( knowledge )、关心( care )、相互依赖性( interdependence )、相互一致性( mutuality )、信任( trust )以及承诺( commitment )。

  1. 首先,亲密的伴侣彼此间有着广泛而私密的了解。他们熟知彼此的经历、爱好、情感和心愿,而且一般不会把这些信息透露给其他人。
  2. 亲密的伴侣关心对方,彼此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伴侣了解、理解并欣赏自己,其亲密程度就会增加。
  3. 亲密伴侣的生活也是交织在一起的: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另一方的行为目标和行动能力。亲密伴侣的相互依赖性是指他们彼此需要的程度和影响对方的程度,这种相互依赖是频繁的(经常影响彼此)、强烈的(彼此都有显著的影响)、多样的(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影响彼此)和持久的(彼此影响的时间很长)。人际关系变得相互依赖时,一方的行为在影响自己的同时也会影响对方。
  4. 由于这种紧密的联系,亲密伴侣常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而不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个体。他们表现出很高的相互一致性,这意味着他们认同双方在生活上的融合,自称为“我们”,而不是“我”和“他 / 她”。
  5. 使得亲密关系易于保持的另一个特点是信任,期望对方会善待和尊重自己。人们相信亲密关系不会带来伤害,并期望伴侣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关注自己的幸福。如果丧失了这种信任,亲密伴侣也常常会变得猜忌与疑虑,以致损害亲密关系特有的开朗、坦诚和相互依赖。
  6. 最后,亲密伴侣通常会承诺他们的亲密关系,希望他们的关系能持续到地老天荒,并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第2章:研究方法

第3章:吸引力

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最基本的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有奖赏意义( Clore & Byrne , 1974 )。

影响吸引力的奖赏( rewards )有两种类型:与他人交往产生的直接奖赏,和仅与他人有关的间接利益。

  1. 直接奖赏指的是他人提供给我们的所有显而易见的愉悦。如果他人给予我们许多兴趣和赞许,我们就会对这种关注和接纳感到非常高兴。如果他人聪明又美丽,我们就会享受这些赏心悦目的个人特征。而如果他人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如金钱或地位,我们更会乐于接受这些好处。多数情况下,人们提供的直接奖赏越多,对我们的吸引力就越强。
  2. 但吸引力还受到很多不易觉察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只与人们外在的友善、俊美的长相或怡人的个性有间接的关联。例如,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自己,而新结识的人如果与我们有着某些共同点,哪怕多么不着边际,他们都可能看上去更讨人喜欢。这类奖赏是间接、微弱的,我们有时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确表明他人吸引我们的奖赏是多么复杂多变。

空间上的临近和人际吸引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
因为临近常常能导致熟识,而熟识又引起喜欢,所以与他人频繁的接触不仅能使交往更方便,而且会使对方看起来更有吸引力( Reis et al. , 2001 )。
熟识能增加吸引力,但过度接触则未必。
**要给临近的作用下一个定论的话,就是它能增强我们对他人的情感。**我们往往更喜欢身边的人,然而如果他们令我们厌烦,那么临近只会雪上加霜。

人们或许都想找到俊美的伴侣,但最终结果通常是与自己容貌相当的人配成对( Hitsch et al. , 2010 )。已确定爱情关系的伴侣,他们的长相吸引力往往是类似的;即他们的容貌是相匹配的。这种现象称为匹配(matching )。
再往后,长相吸引力在婚姻中所起的作用远不如当初把情侣们吸引在一起时那么重要。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 = 伴侣的外表吸引力 × 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真正有用的是选择性地故作清高——也就是说,除了你想吸引的人之外,任何人想要得到你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Walster et al. , 1973 )。那些能付出代价拒绝大多数人却又能高兴地接纳我们的人,才是最有吸引力的未来伴侣。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这一倾向是与吸引力的奖赏模型一致的。

人际吸引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相像律:同性相吸(相类似的人彼此吸引对方)。

  1. 但我们谈到的相像具体指哪些呢?答案几乎包括任何方面。首先就是在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等人口统计学上的相像。其次是态度和价值观的相像。最后,伴侣们还可能有着相似的性格,处事风格和人格特质。
  2. 即使相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吸引力并不会下降,所以“共同点太多”并没有什么危险。
  3. 两个人越相似,就越喜欢对方。
  4. 为什么很多人相信“异性相吸”呢?是否存在共同点越少就越喜欢对方的例子?总的说来,答案是否定的。
  5. 相像起作用的另一微妙之处在于,那些我们渴望成为的人对我们有吸引力。我们往往喜欢那些与我们的理想自我相像的人,即那些拥有我们期望得到却并不具备的品质的人。这样的人根本不是与我们相左的“异性”。但是只要差距不是过大,或许我们更喜欢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理想式的人物,而不是与我们目前非常相像的人。
  6. 亲密关系还能使人发生改变( Ruvolo & Ruvolo , 2000 )。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双方在面临各种事件时体验到的态度和情绪反应会越来越相似( Gonzaga et al. , 2010 )。

不同类型的行为有时却能和谐共存。取长补短,即互补性( complementarity ),它能弥补我们的不足,因此具有吸引力。我们不应过分强调这种互补性。人们会更加喜欢性格相似的人,而非性格不同的人,即使支配欲很强的人也更喜欢有主见的家伙,而非长期服从的懦夫( Markey& Markey , 2007 )。

最后一个影响吸引力的因素是人们努力克服障碍以实现期望的基本倾向。得不到的就喜欢。

第4章:社会认知

在世界各地,人们评价未来的伴侣有三条基本标准( Tran et al. , 2008 )。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人都期望伴侣有以下的特点:

  • 热情和忠诚,值得信赖、亲切友善、给予支持、善解人意;
  • 吸引力和活力,长相俊美、性感、外向;
  • 社会地位和资源,经济宽裕、生活安心。

第一印象影响着人们对随后所获信息的解释,也影响着人们对新信息的择取。

如果人们要努力保持亲密关系的完好,就特别容易受到验证性偏见的影响,从而找到一些证据以保持对伴侣乐观的错误知觉( Gagné & Lydon , 2004 )。

如果人们了解伴侣各方面的情况,但却能以一种善意而大度的方式来进行诠释,这样的“错觉”就对亲密关系十分有益。将自己的伴侣理想化,人们就会先入为主地以一种积极方式来评价伴侣的行为,更愿意致力于维护好自己的亲密关系( Luo et al. , 2010 )。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被自己认为如此称心如意的伴侣所爱,毫无疑问会增强我们的自尊( Murray et al. , 2000 )。我们能慢慢地让伴侣相信,他们实际上正是自己所信任的最优秀的人,因为我们的高度评价也会提高他们的自尊( Murray et al. , 1996 )。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想化的爱人形象总是和更多的满意、关爱、信任和持续的亲密关系联系在一起( Miller et al. , 2006 )。
此外,保护自己免遭幻想破灭的聪明方法是:随着对伴侣了解程度的增加,不断调整自己对理想伴侣的期望,这样,对伴侣的期望标准就能切合伴侣的现状( Fletcher et al. , 2000 )。

伴侣双方总的归因模式能决定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 Fincham et al. , 2000 )。幸福的配偶对彼此的积极行为都通常给以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归因。消极的行为都通过外部的、易变的、特定的归因而得到谅解。

  1. 尽管伴侣之间有着深入的了解,仍然会受到行动者 / 观察者效应( actor/observer effect )的强烈影响。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容易做出外部归因。而在解释他人一样的行为时,常常归因于他们的内部原因,如意图或性格。
    在吵架的时候,如果一方想:“她这样做真令我生气”,另一方可能这样想:“他脾气这么暴躁,真该学学如何控制自己了”。
  2. 尽管伴侣彼此之间有真爱,也可能表现出自我服务偏差( self-serving bias ),欣然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罪责。

对过去事件的记忆往往混杂着过去真实发生了的和最近才知悉的信息。心理学家用重构性记忆( reconstructive memory )这一术语来描述随着新信息的获得人们会不断地修订和改写记忆。如果当前幸福,人们倾向于忘记过去的不愉快;但如果伴侣感到痛苦,亲密关系在走下坡路,人们会低估过去曾经的幸福和情景。

警惕宿命信念的六个观点:

  • 争吵就表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如果彼此深深相爱,就不会发生任何争执。
  • 真正彼此关爱的伴侣仅凭直觉就能知道对方的需要和偏好,根本不需要告知对方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果必须告诉伴侣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那只能说明伴侣爱自己还不够深。
  • 一旦亲密关系变糟,就无法得到改善。如果爱人曾伤害过你,毫无疑问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你。
  • 只要爱情是忠贞的,每一次的性生活都应该是神奇美妙、令人满足的。伴侣应该经常渴望并为性生活做好准备。
  • 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和需要非常不同,很难真正理解对方。
  • 根本无需努力来维护美满的夫妻关系。夫妻要么彼此脾性相投、快乐到老,要么格格不入、争执一生。

根据成长信念( growth belief ),幸福的关系是努力和付出的回报,如果伴侣一起努力战胜挑战、克服困难,良性的亲密关系就能逐渐建立起来。

自我实现的预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指错误的期望最终变为现实,因为它会诱导被期望人的行为,从而使错误的期望得到实现。对他人的知觉不仅影响到对所获信息的解释,也指导着对他人的反应。我们很少意识到正是我们的期望造就了他们的现实。

长期对他人持有不同期望的人逐渐会制造出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 Stinson et al. , 2009 )。例如,对拒绝高度敏感的人经常会紧张地感受到别人的怠慢,即使没有人有意冷落他( Romero-Canyas et al. , 2010 ),因此这种令人讨厌的行为反过来促进了不好的结果。

自我概念具有两种不同的动机,自我提升( self-enhancement ,对正面、褒扬反馈的渴望)和自我证实( self-verification ,对与自我概念一致的反馈的渴望)。
如果人们选择约会的恋人,自我提升是很重要的动机,不过,在相互依赖更多、更投入的人际关系(如婚姻)中,自我证实的动机居于主导(这种现象叫婚姻转变),人们需要支持他们自我概念的反馈。

我们在他人面前做的所有事情,其调控策略几乎都是围绕着印象管理的。运用印象管理我们能影响他人的判断,从而增加实现社交目标的机会。

  • 如果要寻求他人的接纳和喜欢,会用到逢迎讨好( ingratiation )策略,帮别人的忙,夸赞别人,谈及共识,装作可爱而大方,总之,尽量让自己显得充满魅力、讨人喜欢。逢迎讨好是恋人最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Nezlek et al. , 2007 ),只要这些努力不明显带有操控性质或者虚伪不实( Marchand & Vonk , 2005 ),一般都能得到对方的良好回应( Proost et al. , 2010 )。
  •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就会使用自我推销( self-promotion )策略来向他人描述自己的成就,或颇具策略地公开展示自己的技能。
  • 通过恐吓( intimidation )人们把自己描绘成无情、危险和凶恶的形象,以使他人顺从自己。
  • 使用恳求( supplication )的策略,人们看上去显得无能或体弱,以逃避责任或求取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能力高的人善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情境下的不同规范。他们对社会线索敏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们愿意也有能力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当前的情境。
相形之下,自我监控能力低的人不太在乎社会规范,缺少变通,应变能力差,故而所有情境下都表现出一成不变的行为,即使并不适合当前的情境仍保持原来固定的形象。
自我监控能力高的人身边有许多“活动专家”式的伙伴,他们是进行某些爱好和活动的好伙伴——如“网球伴儿”或“芭蕾舞伴”——但在活动之外朋友间并不见得心投意合。高自我监控者能有技巧地尽量避开可能引发争执的话题,而专家式的朋友则能使他们真正地享受这些活动——但如果他们聚会,把所有这些朋友都请来,那么他们可能是鲜有共同点的形形色色的人。
相形之下,低自我监控者必须更加费力地寻找才能找到更为相似的同伴。如果把低自我监控的人的所有朋友召集在一起(当然屈指可数),他们的共同点会更多。
印象管理风格上的差别随着时间流逝似乎变得更为重要。高自我监控者第一次见到别人时,比低自我监控者体验到更为紧密的交往;他们善于找到谈话的共同点,也擅长和人私聊。他们在每个朋友身上所花的时间较少,所以与低自我监控者相比,他们的人际关系维持的时间更短、投入程度也较小。

尽管我们给好友和恋人营造的印象比为熟人或陌生人营造的更为重要,但是为了维持良好的形象,我们在前者所花的心思通常不如后者。我们不会总是惦记着如何给熟悉的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不会一直努力在他们面前显得招人喜欢、德才兼备。

不过,我们对伴侣的误解远远超过我们所能认识到的程度。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对伴侣的认知是一种虚构的形象,把伴侣描绘成另外一种人。
这些错误知觉也有些好处。的确,我们在伴侣身上感知到的相似和理解越多,我们与他们的亲密关系就越令人满意。

结婚时间较短的配偶在推测伴侣的心思方面,比婚龄更长的配偶更准确(Kilpatrick et al.,2002)。显然,我们领会彼此心意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提高我们认知的洞察力和准确性。
人们的某些特质格外显眼——即表现这些特质的行为易于观察、显而易见——特质越明显,人们认知的准确性就越高。
情商高的人往往擅长评价和判断他人。

如果伴侣的情感和行为令人困扰和不安,他们就不愿意去了解对方。准确知觉如果令人忧虑,可能实际上促使他们故意歪曲知觉,以避免对亲密关系产生怀疑。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以这种方式来管理好危险的知觉。痴迷型依恋的人在伴侣检视迷人的照片时,他们对伴侣的判断实际上却更加准确(Simpson et al.,1999)。然而,准确的知觉却让他们不得安宁,因而他们对自己亲密关系的准确评价并没有多大好处。痴迷型的人就如飞蛾扑火:他们在这些情境下特别擅长于凭直觉来评判伴侣的感受,可惜在这里准确的知觉只能令人不安,得不偿失。这种知觉的敏感性或许是痴迷型的人长期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的原因之一。

人们对他人的觉知并非消极被动的过程。因为亲密伴侣会持续不断地改变和塑造彼此的行为举止,当我们将伴侣引导成为我们所希望的人时,起初不准确的认知会变得越来越正确。

有些人总能看到亲密关系光明的一面,将伴侣往好处想,采用改善关系的归因,期待得到善意和慷慨的回应——这就是他们所得到的。然而另一些人却怀疑自己的伴侣,预期着最糟糕的情况——因而使得亲密关系更可能失败。

第5章:沟通

在谈话的内容上,痛苦不满的夫妻与幸福美满的夫妻大体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夫妻相互不满时表达出的信息——即他们的伴侣认为自己听到的内容——却更加有批评指责和不尊重对方的意味。

问题的关键是,从信息传递者的意图到信息对接受者产生的影响,这中间会涉及多个环节,其中就有可能产生错误或误解(Puccinelli,2010)。我们常常认定自己发出的信息会产生我们所期望的作用,但我们却很少真正能确知它的效果。我们常常认识不到(Keysar & Henly,2002),传递者的意图和对接受者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人际隔阂(interpersonal gap)。事实上,人际隔阂更可能出现在亲密关系之中,而非陌生人之间。

首先,非言语行为具有提供信息(providing information)的作用,提示着人们的情绪状态和所说话语的真实意图。
非言语行为在调控交往(regulating interaction)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非言语行为还能表达亲密、传递权力和地位的信号,从而能限定关系(define the relationship)的性质。

非言语沟通传递信息的渠道有:面部表情,注视行为,身体动作,身体接触,人际距离,副语言。

“女人的直觉”这一传统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是有事实根据的;女性比男性会更细心地运用微妙却真实的非言语线索来辨明实际情况。
与婚姻幸福的丈夫相比,不幸福的丈夫传递了更多混淆的信息,也发生了更多的解码错误。在妻子们中间却没有这种差别,所以诺勒在痛苦的婚姻中观察到的沟通不良现象似乎都是丈夫的过错。处在婚姻困境中的丈夫,竟然会误解妻子传递出的连陌生人都能清晰解读的信息。更糟糕的是,他们对自己的错误竟然一无所知,还认为自己在和妻子的沟通中做得很到位,自信地以为夫妻之间彼此是相互理解的。
在不幸福的婚姻中,夫妻双方都能更好地理解陌生人,却不能很好地理解彼此。显然苦闷的夫妻尽管有能力和其他人进行非言语交流,但彼此之间却存在沟通不良。
而不管何种原因,只要伴侣变得不满意,他们就倾向于不理会彼此,这使得他们的沟通更显笨拙(Noller,2006)。就是这样,非言语的敏感性不足和关系的不满意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一方都加剧了另一方。

长期来看,没有任何关系能够维持全部的开放和坦诚(Derlega et al.,2008),即使尝试这样做都是错误的:亲密的自我表露和选择性地保留一些秘密都能促成婚姻的美满

良好的沟通包括很多构成要素:有意识地努力传递清晰、直接的信息,认真倾听,即使出现争执仍保持礼貌和克制等等。但最关键的要素却是明确地表现我们对伴侣观点的关心和尊重。
所以,对伴侣的确认(validation),即承认他们观点的合理性,表达对他们立场的尊重,一直是亲密交往中值得拥有的目标。

第6章:相互依赖

根据相互依赖理论,人们都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奖赏,总是想得到最好的人际交易。
人际交往中的奖赏,来泛指人际交往中任何值得拥有和受人欢迎的事物,这能给接受者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与之相反,代价是具有惩罚性的、令人不悦的经验。
结果=奖赏-代价
相互依赖理论假定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比较水平CL。
如果交往结果超过了你的CL,你会感到幸福;幸福的程度取决于你获得的结果超过期望的程度,如果交往结果远远高于你的CL,你会感到非常满足。
相反,如果交往结果低于你的CL,即使这一结果仍然相当不错,你的表现也比大多数人要好,你还是会不满意。
满意度=结果-CL
替代的比较水平CLalt,包括离开亲密关系的代价(如投入的损失)和他人产生的诱惑等等。
依赖度=结果- CLalt

人际关系的四种类型:
当前结果 > CL & CLalt :幸福且稳定
当前结果 < CL & CLalt :不幸福也不稳定
CL < 当前结果 < CLalt :幸福但不稳定
CLalt < 当前结果 < CL :稳定但不幸福

实际上,要保持满意的亲密关系,我们或许需要保持至少5:1的奖赏-代价比率。
自我延伸模型指出,能扩展我们的兴趣、技能和经验的伴侣关系就能吸引我们。

紊乱模型的过程:在亲密关系最初阶段满意度快速增加以后,许多配偶会进入一段平静期,他们要调整以适应他们之间日益增加的相互依赖。成功的亲密关系熬过这段重新评价的时期后,就会变得更加令人满意,但增加的速度更平缓。
所以,由于(1)缺少努力(lack of effort);(2)相互依赖的放大镜作用(interdependency is a magnifying glass);(3)对敏感信息武器的了解(access to weaponry);(4)不受欢迎的意外(unwelcome surprises)和(5)不现实的期望(unrealistic expectations),人们通常不能维持步入婚姻时的那种亲密关系结果(Miller,1997b),在婚姻的头几年里大多数配偶的满意度的确在下降。这些都是亲密关系正常的发展过程,如果你认为自己不会碰到这些问题,那就太天真了。在婚姻道路上的烦恼和麻烦远比你想象到的要多。
幸福的夫妻是那些一开始就对婚姻生活有着最现实看法的人。相形之下,那些持有不现实的积极期望的夫妻一旦蜜月期结束,往往会非常失望。

在共有关系(communal relationship)中,伴侣特别关注对方的幸福,彼此不期望任何回报地支持和关照对方(Beck & Clark,2010b)。有价值的恋爱关系通常都是共有的亲密关系

如果你的关系结果对贡献的比率和你伴侣的比率相似,关系就是公平的。
公平在已经具有很高奖赏价值的亲密关系中其积极作用甚微。相形之下,伴随剥夺和剥削出现的不公平——获益不足——通常会带来苦恼。

投入模型认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人们希望与现有的伴侣保持亲密:感到幸福(满意度);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替代选择的质量);离开的代价太高(个体投入的数量)。

第7章:友谊

亲密友谊的特征:尊重、信任、资本化和社会支持,让我们感到有人理解、关心和珍视自己;应答性(responsiveness),即在认知层面上对朋友的需要和兴趣表现出关注与支持。

羞怯是在社交情境下沉默寡言和抑制行为结合紧张不安的综合症状。感到焦虑和拘谨,担心别人对你的评价。
所需要的是更多的镇静和自信。

如果我们所期待的人际关系数量和质量与我们当前实际情形存在较大差距,就会产生令人不悦的厌烦、悲伤和绝望的孤独体验。
孤独有着不同的层面。其一是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指的是我们不满于缺少朋友和熟人的社交网络而引起的孤独;其二是情感隔离(emotional isolation),指的是我们缺乏深厚的人际关系而引起的孤独。
孤独还会引起抑郁(Cacioppo & Hawkley,2009)。抑郁是比孤独更宽泛、更不满和苦恼的状态——孤独产生于人际障碍,而抑郁则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失落和挫折(Weeks et al.,1980)但他们能相互激化对方,抑郁使人更难有效率地行动以吸引他人。
要克服孤独,我们就应该寻求新的友谊,而不是爱情,尽力使自己显得友好。如果你现在正处于孤独,小心你自己的任何乖戾、自我挫败态度。

第8章:爱情

爱情都能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Sternberg,1987,2006)。
爱情的第一个成分是亲密(intimacy),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爱情关系中常见的特征。
第二个成分是激情(passion),其主要特征为性的唤醒和欲望。激情常以性渴望的形式出现,但任何能使伴侣感到满足的强烈情感需要都可以归入此类。
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是承诺(commitment),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
承诺在本质上主要是认知性的,而亲密是情感性的,激情则是一种动机或者驱力。恋爱关系的“火热”来自激情,温情来自亲密;相形之下,承诺反映的则是完全与情感或性情无关的决策。

最基本的事实是,人们在结婚之后浪漫的爱情会减弱(Sprecher &Regan,1998)。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在浪漫和爱之激情量表上的得分都会下降。
随着我们变老,激情会消退,但亲密和承诺都会增强。因此,相伴之爱比浪漫之爱更为稳定(Sprecher & Regan,1998)。
这就是你的爱情策略。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住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Strong & Aron,2006)。

第9章:性爱

如果我们通过性行为来寻求鼓舞和充实伴侣关系的亲密感(这可能是令人振奋的情感理由),我们就是在追求积极的结果。相反,如果性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避免不愉快的结果,则我们就在追求不同的目标。
如果性行为有着积极的理由,则人们对性生活会感到更加满意、亲密和有趣。相形之下,如果性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有害的结果,则人们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他们的关系也会受损;久而久之,为了回避理由而进行性行为的伴侣更有可能分手。

经常进行性沟通的伴侣不仅能享受到更高的性满足,而且对他们的整个伴侣关系也更为满意(Byers,2005)。

有着美好性生活的亲密关系往往更令人满意,因为充实快乐的性生活使得伴侣关系更让人感到满足,反过来,对伴侣的爱意也使得性生活更加具有奖赏价值(Yucel & Gassanov,2010)。因而性满足能增加关系满意度,反之亦然。

第10章:压力与紧张

排斥对人的伤害是深刻而又痛苦的,因为它威胁到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Williams,2007),使人感到屈辱(Bastian & Haslam,2010)。沉默对待会损害我们对他人的依恋,进而威胁到我们的归属需要,摧毁我们的自我价值观,降低我们对人际交往的控制感。

界定妒忌最恰当的三种情感是:伤害、愤怒和恐惧(Guerrero et al.,2005)。
反应性嫉妒(reactive jealousy)是指人们在觉察到自己所珍视的亲密关系面临实际的威胁时产生的嫉妒心理(Bringle & Buunk,1991)。
怀疑性嫉妒(suspicious jealousy)是指伴侣并没有不端行为,个体只是由子虚乌有的猜疑所引起的嫉妒。
如果嫉妒有道理,情敌也真实存在,人际专家都建议我们要努力降低亲密关系排他性和自我价值观之间的关联(Salovey & Rodin,1988)。

与一般的熟人和陌生人相比,人们较少对自己的爱人和朋友说自利、贪婪的谎言,说谎的次数也更少。
而一旦谈到可能损害自己名誉或亲密关系的话题,人们会说较严重的谎言,这类谎言更经常地指向自己最亲密的伴侣,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此外,即使谎言没有被识破,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一般而言,人际交往中不论何种原因人们说了谎,说谎者都会认为不如完全诚实的交往令人愉快和亲密,而对亲密伴侣的说谎行为尤其使他们感觉不适。
而且,在亲密关系中说谎会损害说谎者对被欺骗伴侣的信任(Sagarin et al.,1998)。这种现象就是欺骗者猜疑。
事实上,随着亲密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信任也在增加,伴侣们察觉彼此欺骗的准确性却有减无增(McCornack & Parks,1990)。

背叛(betrayal),即我们信任的人做出的讨厌的、伤害人的行为,并且在情理上我们根本预期不到这种背信弃义的不端行为(Couch et al.,1999)。性事不贞、感情不贞和说谎都是常见的背叛行为,但任何违犯仁爱、忠诚、尊重和信赖等维系亲密关系准则的行为都可以视为某种程度的背叛。揭露伴侣的秘密、在伴侣背后说长道短、伤人感情地冷嘲热讽、违背重要的许诺、不支持自己的伴侣、在别处花费太多的时间,或者完全抛弃亲密关系,这些行为常常是对伴侣的背叛(Metts,1994)。
背叛者经常认为他们的行为没有危害,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他们很容易发现一些减轻罪状的环境因素,为他们的背叛行为辩护(Stillwell et al.,2008)。然而,被背叛的伴侣却很难认同这些观点,他们一般对越轨行为后果的评判更为严重(Feeney & Hill,2006)。

宽恕是这样一种过程,“双方都确认了有害的行为”并且“受害的伴侣给予行为不端的对方以不应得到的宽容”。你并非赦免——或者忘记——伴侣的不端行为,但你的确表达了“要退出互相凌辱和指责的恶性循环的意愿”(Fincham & Beach,2002,p.240),这就为可能的和解和关系的修复奠定了基础。
宽恕的第一个要素是谦卑、真诚的道歉。宽恕的第二个要素是受害者一方的同理心(Fehr et al.,2010)。
如果伴侣偶尔有不良行为并且值得原谅,那么宽恕有益,但如果伴侣没有悔意,宽恕实际上有害,会削弱你的自尊(Luchies et al.,2010),延缓任何问题的解决(McNulty,2010)。

第11章:冲突

只要个体的动机、目标、信念、观点或行为妨碍别人或者与别人矛盾,就会发生人际冲突(interpersonal conflict)。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任何两个人在情绪和偏好上都会不时地存在差别。第二,冲突不可避免还因为在亲密关系中总交织着一定的张力,它们迟早会引起一些紧张。

这四个辩证法式的矛盾——自主性对联系性、开放对封闭、稳定对变化和聚合对分离——能解释已婚夫妻最近发生的三分之一以上的打斗和争吵(Erbert,2000)。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紧张通常会在伴侣整个一生的亲密关系中持续存在(Baxter,2004)。亲密关系中总是存在波动而相悖的动机,它们造成的矛盾永远不会结束。冲突迟早会发生。
激发冲突的事件分成四个常见类别:批评、无理要求、拒绝和累积的烦恼。

要求/退避模式,具体表现为“一方(要求者)批评、不断唠叨、向另一方提出要求,而伴侣(退避者)逃避正面接触、退避、采取守势”(Eldridge & Christensen,2002,p.289)。应该反对这一模式,部分原因是这种模式能自行延续。

多变型(volatile)夫妻会发生频繁、激烈的争论。他们投身于火热的辩论,努力说服和影响彼此,他们常常表现出很高水平的负面情感,但他们能充分运用智慧和真来缓和愤怒。
确认型(validator)夫妻更有礼貌地争斗。他们往往比多变型的夫妻更镇定,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更像合作者而非对手。他们的讨论或许会变得很激烈,但他们常常通过表达同理心、理解对方的观点来彼此确认。
逃避型(avoider)的夫妻很少争吵。他们回避正面对抗,如果他们真要讨论他们的冲突,也非常温和谨慎。
以上三类夫妻都能持续,因为他们的冲突解决都保持了很高的奖赏对(付出的)代价的比率。

冲突结束的5种方式,粗略地按最有破坏性和危害到最有建设性和益处的顺序为:
分离(separation)指伴侣一方或双方在冲突没有解决时就退出的冲突结束方式。
冲突还能以征服的方式结束。支配(domination)指伴侣一方得逞,另一方停止反抗的冲突结束方式。
妥协(compromise)指双方都降低期望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替代办法来结束冲突。
整合式一致(integrative agreement)指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地满足双方最初的目标和期望。伴侣们需要对他们的愿望进行改进并按重要性排序,做出选择性的让步,发现不强加于伴侣的、实现目标的新方法。
结构性改善(structural improvement)指伴侣不仅得到他们想要的,而且从中得到学习和成长,使他们的关系发生可喜的变化。

第12章:权力和暴力

最新的婚姻平等研究证据表明我们应该努力营造平等的爱情关系,伴侣双方的愿望和偏好都应受到同样的重视。
夫妻们比过去更有可能共同决策,共同决策者比伴侣一方更多地发号施令的人婚姻更幸福、更少争吵、更不容易离婚(Amato et al.,2007)。

在爱情伴侣中存在三种重要而迥异的暴力:
情境性伴侣暴力(situational couple violence,SCV),它一般是从失去控制的剧烈冲突中突然爆发。
亲密恐吓(intimate terrorism,IT),即伴侣一方把暴力作为控制和压迫另一方的工具。
暴力抵抗(violent resistance),指伴侣有力地对亲密恐吓进行反击。

第13章:亲密关系的解体与消亡

那么,为什么离婚率会上升?与我们祖辈的年代相比,可能的原因有:

  • 我们渴望从婚姻中得到更多,对婚姻持有更高的期望标准;
  • 上班的女性在经济上更为自由,有更多的机会接近有吸引力的替代伴侣,在工作和家庭之间面临的冲突日益严峻;
  • 兴起的个人主义和社会流动性使我们与阻遏离婚的社区规范联系更少,也更少受到它的影响;
  • 新制定的法律使得离婚更为大众接受,离婚的程序也更简单;
  • 随意的同居削弱了婚姻的承诺;
  • 离婚家庭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更可能离婚。

持续的动力(enduring dynamics)模型,认为伴侣把求爱期间就浮现出的问题、矛盾及持续的脆弱带入了他们的婚姻之中;
幻灭(disillusionment)模型。这种观点认为伴侣们在婚姻开始时,常常对他们的亲密关系有着美好、浪漫的看法,这是不切实际的乐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伴侣们不再彼此努力维持可爱、迷人的形象时,现实就逐渐侵蚀了这些怡人的幻想。
持续的动力模型能预测婚姻将来的幸福程度。然而,对夫妻实际上是否会离婚最好的预测因素是幻灭模型。

离婚通常打断了婚姻满意度日益下降的模式,一旦他们离开苦恼的婚姻,生活开始变得更好。
数年之后,他们仍然不如他们当初恩爱时那般幸福,即在他们的婚姻开始走向衰退和崩溃之前的阶段。

父母离异对子女的整体影响始终是负面的,但程度相对适中(Amato,2010)。
首先,如果儿童能够在离婚后维持与父母高质量的亲子关系,那么毫无疑问他们不太会受到离婚的影响。
其次,离婚家庭的儿童体验到的许多糟糕后果随着时间会逐渐减少(Sun & Li,2002)。
如果子女能享受到免于贫困的自由,得到关爱、可靠和持续的养育,免受父母冲突的戕害,他们就能幸福地成长。

第14章:亲密关系的维持和修复

亲密关系的维持和提升的行为:
保持忠诚。忠诚于伴侣关系的人,他们认识自己、伴侣以及亲密关系的方式都有助于维系伴侣关系,其行为方式能避免或消除冲突,充实亲密关系。
保持满足。满足的伴侣力图培养积极性、保持礼貌和欢欣,坚持积极乐观;他们鼓励开放和自我表露,分享他们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邀请他们的伴侣也这样做;他们彼此做出保证向对方宣告他们的爱恋、承诺和尊重;他们有共同的社交圈,有着共同的朋友并花时间与伴侣的家人相处;他们公平地分担任务,公平承担属于自己的家庭责任(Weigel,2008)。满足的伴侣还会避开某些话题,但他们又寻求为彼此提供支持,保持善意的幽默,花足够的时间一起相处,犯错时也会向对方道歉。

伴侣如果能做自己公平分担的家务,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定期向伴侣表达爱意和尊重,就非常有可能保持幸福的婚姻。
这些维持机制的时间效果是短暂的:如果这些理想的活动停下来,满意度马上就会开始下降。这给我们明显的启示是,要维持幸福的亲密关系,我们不得不坚持到底。

认知维持机制:

  • 首先,他们不再把自己视为单独的个体,而是视为包括自己及伴侣在内的更大整体的一部分。
  • 其次,忠诚的伴侣会以积极错觉(positive illusion)来看待彼此,彼此理想化并尽可能以最好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亲密关系。
  • 最后,忠诚致使伴侣们蔑视那些能把他们从现存亲密关系吸引走的人,这一贬低诱人的替代选择(derogation of tempting alternatives)的机制能让人们感到其他可能的伴侣并不如他们现在拥有的伴侣有吸引力。

行为维持机制:

  • 承诺的人常常愿意为亲密关系做出各种个人牺牲,比如为了促进伴侣或亲密关系的幸福,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克制自己的欲望。
  • 当伴侣鼓励我们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时,我们的亲密关系和个人幸福都会得到提升。
  • 忠诚的爱人还倾向于忍受伴侣的一些不严重的苛刻对待而不还击。这就是顺应(accommodation)现象。
  • 那些忠于伴侣关系的人在伴侣背叛之后更有可能宽恕对方(Guerrero & Bachman,2010)。
  • 自我控制(self-control,即个体处理自己的冲动、控制自己的思绪、执着地追求既定目标并抑制不当行为的能力)能让我们应对挑衅时避免大发脾气,也有助于我们抵制诱惑,故而能帮助我们抵抗有吸引力的替代伴侣的诱惑。
  • 伴侣能一起玩乐(play)就能更长久地在一起。当伴侣能一起参与新异的、具有挑战性的、令人兴奋和快乐的活动时,他们通常会感到满足(Strong & Aron,2006)。

我们对自己行为的知觉往往会受到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对当下关系困境所起的推动作用。第三方的旁观者对我们关系的知觉往往比我们更冷静和公正。不过,如果你想自己修复亲密关系,可以获得大量的建议。

预防和关系提升项目(The Prevention and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Program,PREP)是最有名的关系技能课程之一,通常包括分为5次总共约12小时的训练(Markman et al.,1994)。

夫妻行为治疗(behavioral couple therapy,BCT)鼓励他们成为更愉快和有价值的伴侣。BCT关注夫妻们当前的交往,并设法用更亲切和慷慨的行动取代任何负面和惩罚性的行为。BCT治疗师给夫妻们传授沟通技能以帮助他们表达关爱,冷静地处理冲突,并特别鼓励他们做对伴侣有益或取悦伴侣的事情。
除了鼓励理想的行为之外,夫妻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couple therapy,CBCT)试图改变伴侣们思考和评价他们伴侣关系的各个方面。这种治疗强调夫妻们的选择性注意,即他们注意某些事情而忽略另一些事情的倾向性,设法给每位伴侣逐步灌输更合理的期望,更宽容的归因和更具有适应意义的关系信念。CBCT的核心观点是:不管适应不良的认知来自何方,如果夫妻能够公平、善意和理性地认识和评价彼此,他们就会感到更加满足。
最近从BCT派生出的疗法是夫妻行为整合治疗(integrative behavioral couple therapy,IBCT),这种方法既试图鼓励更理想的行为,又教导伴侣们宽容地接纳他们改变不了的不合。

情绪中心的夫妻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 therapy,EFCT)起源于依恋理论(Johnson,2009)。EFCT通过增进伴侣的依恋安全努力改善亲密关系。
EFCT包括三个阶段(Johnson,2004)。在第一个阶段,要识别出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冲突模式,鼓励夫妻们把自己视为团结在一起与共同敌人战斗的合作者;治疗师还帮助夫妻们探察没有得到满足的接纳和安全需要,正是它们激起了夫妻冲突。在第二个阶段,伴侣们开始建立有建设性的交往新模式,承认对方的需要并提供更多的保证和安慰。最后,在第三个阶段,伴侣们排演和加强他们对彼此的应答性,依靠新建立的安全感无畏地寻找解决老问题的新方法。

顿悟导向的夫妻治疗(insight-oriented couple therapy,IOCT)比上述治疗方法更强调个体的易受伤害性;它努力帮助人们理解他们在过去的关系中建立的个人习惯和臆断,怎样制造出他们与当前伴侣的麻烦。
IOCT的主要工具是情感重构,通过这一过程夫妇能重新想象或重新经历过去的亲密关系,从而努力辨别已往伴侣冲突中的主要情感和应对风格;逐渐建构起新的、更有奖赏价值的交往模式,从而可以避免过去的陷阱。

成功的亲密关系:

  • 他们珍视婚姻,并认为婚姻是长期的承诺和忠诚;
  • 幽默感非常有益于婚姻;
  • 他们非常相似,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能达成一致意见;
  • 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的配偶,喜欢与配偶共度美好时光。

图解观点

四种依赖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恋的双维度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工具性特质和表达性特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大人格特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准确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我证实中的婚姻转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恋爱的伴侣关系中自我提升非常明显;那些赞赏我们的恋人比那些认为我们有缺陷的恋人更让我们感到亲密。但一旦人们结了婚,自我证实的动机就居于主导。具有负面自我概念的人的确认为不赞赏他们的配偶比赞赏的配偶更亲密。如果你现在的爱人自尊较低,当心婚姻转变这个现象。

人际沟通的简单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非言语行为在人际关系中所起的功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际距离区域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互依赖理论的人际关系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亲密关系中的接近和回避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亲密关系开始阶段的满意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系紊乱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着新伴侣共处时间的增多,开始想知道亲密关系的前景,彼此的生活习惯也会发生摩擦,这样新建立的亲密关系的动荡和混乱也会增加。当伴侣决定更严肃地投入时,这一动荡到达了顶峰,但随着伴侣们彼此调整适应了他们新的相互依赖方式,动荡随即减少。

交换关系和共有关系的差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承诺的投入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满意度与投入度都与承诺有正相关。我们越幸福,离开时失去的东西越多,我们对目前伴侣的承诺就越大。不过,高质量的替代选择会削弱承诺;其他选择越诱人,我们就越少承诺。

友谊的规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朋友圈和婚姻调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夫妻没有共同的朋友就会遭逢许多挫折和困难。

羞怯引起的人际循环效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羞怯行为会给人造成负面的印象,通常还会产生羞怯者所害怕的不利评价。导致更糟糕的互动,加重了羞怯者的恐惧,如此循环往复。

是否拥有爱侣的男女之间的孤独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爱情三角理论:爱情关系的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爱情是盲目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爱恋风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着年龄而变化的性交频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亲密关系建立后个体报告发生伴侣外性行为的人数百分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程度的接纳和拒绝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接纳和拒绝的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曲线描述了我们对自己的即时评价和他人对我们的待遇的对应关系。当人们从矛盾情感转变到欢迎我们时,自尊急剧增加,但任何程度的拒绝都会使我们的自尊降至最低点。他人忽视我们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命令我们离开或者驱逐我们几乎一样糟糕。

婚姻冲突中涉及的话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能的冲突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谈话者-听话者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斗争结果概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平等亲密关系的要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婚姻结果和权力平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婚姻幸福感和家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离婚的原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预测离婚的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亲密关系的准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亲密关系的典型步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婚姻,离婚和寡居的生活满意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结婚的确让人们幸福了一段时间,但几年后他们就不如结婚前那般幸福了。寡居是可怕的,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心理康复,仍然有持续的负面结果。大多数离婚事件都给长期下降的幸福画上了句号——但几年之后,离婚的人仍然不如那些婚姻完整的人幸福。

父母不和,离婚和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离婚发生在低冲突家庭时,儿童过得不顺,但当家庭存在很多矛盾而父母又不离婚时他们甚至更加糟糕。顾忌“为了孩子而在一起”的父母应该思考他们是否能为孩子提供平静安宁的家。

关系的维持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各种婚姻治疗的核心特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情绪中心的夫妻治疗的特定步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测方法和表格

伴侣怎么看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宿命论和成长论的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自我监控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测量共有强度的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承诺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羞怯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孤独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在量表中并没有出现“孤独”这个词。这是有意为之的。男性与女性相比更不愿意承认他们孤独,所以量表并没有出现这个词。
要计算你的得分,请把注有星号题目的评分颠倒过来。如果该项你评为1,变成4;2变成3,3变成2,4则变成1。然后合计你的评分。
年轻男性往往比女性更孤独,他们的平均得分是42。年轻女性的平均得分是39(Russell,1996)。男女两性得分的标准差都是9.5。所以,如果你的得分等于或大于53,你就比大多数男性更孤独;如果你的得分等于或大于49,你就比大多数女性更孤独。如果你的得分等于或小于31,你的孤独感就比大多数男性更弱;如果你的得分等于或小于29,你的孤独感就比大多数女性更弱。顺带提一下,老年人的平均得分是32。你的得分和他们比起来如何?

精简的爱之激情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基于友谊的爱情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人际背叛量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起者风格问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李小白杂货铺

打赏是一种友谊,让我们更亲密。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