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必读好物,《亲密关系》精华版

心理学入门必读书籍,从心理学角度对亲密关系进行科学而系统的总结。

不论你是研究亲密关系的专业人士,还是作为普通读者想获得一份满意的亲密关系,或许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01 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对亲密关系的需要是人的社会属性核心。

(1)亲密关系的性质

评价两个人的亲密关系:内心接纳对方的程度。

亲密关系的独特性: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频繁,强烈,多样,持久)、相互一致性(生活上的融合)、信任度(无伤害,满足要求,关注幸福)以及忠诚度。

归属需要:其满足程度与寻求人际关系的内驱力呈反比,与幸福感呈正比,其内容便是得到持续的关爱与包容。

(2)影响因素

亲密关系会受到文化、个人经历、个体差异、人类本性、人际互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2 研究方法

与其它基于作者个人情感经验写就的书籍不同,《亲密关系》的结论基本是以数据和实证证据为基础进行研究得出的,因此不容易带我们走入某种认知误区。

 

03 吸引力

吸引力的基础:他人的出现对我们有奖赏意义(直接奖赏或间接奖赏)。

影响吸引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临近、长相、文化、人格、礼尚往来、存在相似点、时间、障碍等。

(1)临近

这解释了大多异地恋为何难以持久的问题。

(2)长相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颜值。

我们喜欢美的人/物,一般会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单一原因来解释,而作者在这个基础上,给我们拓展了关于长相的更多秘密。

 

(3)礼尚往来:容易喜欢喜欢我们的人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长相吸引力 × 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可能性大小与自己适配价值有关)

(4)相似性:喜欢与我们相像的人

人们更希望与自己有相同点的人做朋友,异性相吸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相像是对自己的认可,认为自己这样的性格更能带来奖赏。

我们喜欢和我们理想中形象类似的人,但是不喜欢比我们好的人(近期丁真突然走红后便引来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是同样的道理)。

 

(5)时间

根据莫斯坦的“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的亲密关系维持因素会发生变化,双方的互相认知也会加深(但不一定向好的方向发展,有人因为发现对方的陋习而选择离开,有人愿意去包容接受对方的这些不足)。

(6)障碍

得不到的更喜欢。

 

  • 附上两性期望的理想伴侣的标准:

04 社会认知

理解社会现象的知觉和判断过程,决定了人们的感受和行动。

(1)第一印象

第一次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特别深刻,这会造成两个问题:

  • 第一,验证性偏差,人们偏向寻找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以后即使得到相矛盾的信息,也难以一下子改变最初形成的印象;
  • 第二,常出现过度自信。

(2)知觉的力量

正确认识自己的知觉,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处理亲密关系。

 

(3)印象管理

人们在有意无意中都非常重视印象管理(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对自己朋友圈的管理)。

(4)了解伴侣程度

一般而言,我们并不如自己认为的那样认识自己的伴侣。

05 沟通(常面临人际隔阂)

人际隔阂:传递者传递的信息与接受者接收的信息有差距。

(1)非言语沟通

功能:提供信息,调控交往,表达亲密、传递权力和地位信号。

组成:

  • 面部表情:天生习得,但是可以掩盖
  • 注视行为:普通人讲话时,注视他人时间少;倾听时,注视他人时间多。位高权重者恰恰相反
  • 身体动作: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别
  • 身体接触:传达亲密与关爱,往往是高地位触碰低地位的人,如拍肩膀
  • 人际距离:(北美)亲密区<46cm,46~1.2m人际区,1.2~3.7事务区,公共区>3.7m
  • 副语言:言语过程中的词语之外,其他声音特征

(2)言语沟通

语言沟通是一种自我表露,是衡量亲密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借社会渗透理论“人际关系从肤浅信息交流开始,逐渐从广度,深度延伸”进行了论证。“陌生人基本不会交浅言深”就是这个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和男性在语言沟通的话题、风格、自我表露上都有所不同。

(3)沟通障碍及其应对

沟通障碍产生的原因:伴侣无法精确表述,往往不停地转化话题,或偏离主题;伴侣之间倾听力低下;消极的沟通等等。

解决办法:

1. 精确表达。第一人称表述自我感受,例:“你刚才打断我说话,我很生气

2. 积极倾听(准确理解对方意思,向对方表达关注和理解)。可通过复述方法,知觉检验(对伴侣感受做出判断,如“你好像很不安?”),出现争执仍保持礼貌和克制。表示出尊重和确认(对其观点表示适当尊重和认可)

06 相互依赖

(1)社会交换

相互依赖理论认为人们寻求最小代价最大奖赏价值的人际交往。

奖赏: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
代价:惩罚性,令人不悦的经验。
结果=奖赏-代价。

影响结果的因素:期望,没有现在的伴侣会过得怎么样。

期望:取决于每个人的比较水平(CL)即我们认为在交往中应得的结果,建立在过去经验上。(特点:与时俱变)
满意度=结果-CL
替代的比较水平:容忍目前伴侣的最差结果(CLalt)决定对亲密关系依赖程度。
依赖度=结果-CLalt

(2)亲密关系经济论

作者在这部分提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我们喜欢得到,但是更憎恨失去。要维持亲密关系,必须保持“奖赏:代价=5:1”的关系。

亲密与相互依赖是对伴侣间无礼行为的纵容,而不是孕育谦恭有礼的表现。

亲密关系中的冲突和快乐并非绝对对立,不是非此即彼的。

(3)亲密关系中的贪婪

相互依赖实质:希望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满意度。为维持这种状态,自己往往会努力让亲密关系方感到幸福。

区分亲密关系的两种类型:

  • 交换亲密关系:给出的及时得到偿还,存在明显的贪婪
  • 共有亲密关系:对彼此需要的相互应答,不存在明显贪婪

(4)忠诚的本质:对伴侣的幸福依赖

忠诚会促进顺应性行为,会更有牺牲意愿,对亲密关系的认知有优越感。

07 友谊

(1)友谊的本质

友谊的组成:尊敬,信任,应答性(关注和支持),资本化(提升愉快程度),社会比较(认同性),社会支持(感情,建议,物质支持)

和爱情差异:友谊比爱情承担责任更少,情感强度更弱,排他程度更低,一般不存在性的亲密

(2)友谊的变化

(3)友谊的差异

(4)发展障碍

08 爱情

(1)爱情三角理论

包括亲密,激情,忠诚三个部分,各部分可不断变化,组成不同爱情类型。

(2)爱情分类

  • 浪漫狂热之爱:激情很重要,即吸引力,受生理唤醒和相信另一个人是引起唤醒的原因影响。
  • 相伴之爱:更稳定。

(3)爱恋风格

差别在于强烈程度,忠诚程度,期待的爱人特征和得到回报的期望。

(4)爱情的个体差异

  • 依恋类型:忧虑被弃和回避亲密的程度,安全型更易体验到爱情。
  • 年龄:年龄增长,变得成熟。
  • 性别:男女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5)爱情很难持续

  • 幻想促进了浪漫,但是婚后往往会被戳破
  • 新奇促进恋爱,但是接触之后新奇感消失
  • 唤醒,用于唤醒爱的冲动感也会消失

09 性(不清楚能不能通过审核,所以这部分略过)

10 压力与紧张

伴侣对亲密关系的重视程度达不到我们的期望,从而我们产生了压力和紧张。

这种压力和紧张,可能会带来嫉妒、欺骗和说谎、背叛等消极行为。

(1)嫉妒

(2)欺骗与说谎

11 冲突

当个体愿望或实际行动实际上妨碍或阻止其他人,便构成了冲突(其中一方会主动干预他人)。

(1)冲突的过程

(2)冲突的结果

12 权力和暴力

以上就是《亲密关系》的主要内容。


读完《亲密关系》,我最大的感触就是,

想要维持一份满意的亲密关系没那么简单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

维持一份满意的亲密关系也有秘诀:1、欣赏你的伴侣,2、表达你的感激,3、重复上述两步。

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以上思维导图均由MindMaster绘制而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