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日10:24:04
80年代的中国男篮看得不多,那个时候也不懂篮球,就从很古老的《篮球》杂志上知道了些事情,那个时候的中国队应该算真正的亚洲梦之队,亚洲最佳二中锋张斌、最佳后卫孙凤武、最佳篮板王刘健力,被亚特兰大鹰队相中的中锋宋涛以及亚洲最佳中锋,拥有后卫般身手,摸高3.65米的王立彬,那时候玩韩国那真跟玩儿似的,尽是30几以上的赢,放在xba里面人家电视台都不给你转播了。好了言归正传,说90年代和现在的男篮。
成绩
90年代是中国男篮辉煌的十年,第12届世锦赛第八名,掌门人是带国家队四年的蒋兴权,紧接着1996 第26届奥运会再获第八名,老大是宫鲁鸣。这是中国男篮首次在世界大赛上进入八强。
阵容
大致上分一下这两个时代的中国队阵容
90年代的中国队
中锋:单涛、吴乃群(多谢提醒,忘了这个)***
大前锋(二中锋):刘玉栋、巩晓彬、马健****
小前锋:郑武、孙军、李楠*****
得分后卫:胡卫东、张勇军/吴庆龙****
组织后卫:阿的江、李晓勇、闵鹿蕾***(90年代国家队还不怎么分组织和得分两个位置,所以很模糊这里只是硬分的)
现在的中国队:
中锋:姚明、巴特尔、唐正东 *****
大前锋:易建联、杜峰、莫克、李可 ***
小前锋:朱芳雨、陈可 **
得分后卫:李楠、张劲松 **
组织后卫:刘炜、郭士强、范斌 **
人员配备和打法
90’小快灵
90年代中的那两届中国男篮,在高中锋奇缺的情况下,靠的就是坚决打“小快灵”,那时的外线有张勇军、胡卫东、孙军、吴庆龙等超级射手,打身材高大的欧美球队时战术非常坚决:以快速扯动对方防线,再由外围的射手发炮。那个时候的中国队阵中真是射手如云。除了阿的江篮子稍微弱了一点外,后卫线上几乎全是炮手。胡卫东、孙军就候在外面,郑武能突也能投,巩晓彬和战神就像俩巴克利一样蹲着内线强打也可,中投也可,两人甚至三分也能投,张勇军和吴庆龙不需要突很深就可以把球权交出去让内外做挡拆或无球跑动,这帮人体力又好,几个对手在比赛中都很痛苦不知道该防谁,shet怎么这帮人投篮都这么准。那个时候看中国队的比赛就有这么一个感觉,很少有倒球超过4次的进攻,节奏非常快,一拿到球后卫就奔到前场或者传到前场(那个时候也很少有球队采用全场紧逼)两三个传接就出来空当然后就投,阵地战很少。
现在:除了中锋还有什么?
内线是中国队最强的,但姚明不能打全场,对手明显会采用包夹或者协防,巴特尔防守问题比较大。
大前的位置上除了李可这个排骨稍微稳定一点外,杜锋的急躁、莫克的小动作和职业素养、易建联的软都不能让人放心。
小前锋实际上只有一个朱芳雨可用,陈可就是一个废柴,心理素质一点都不像个军人。
分卫上李楠伤病真的太多了,不否认他是目前最好的得分后卫之一,但是真的太多伤了,跟张劲松一样,不复4年前之勇。
组织后卫:90年代的组织后卫群起,结果现在一个合适的都没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刘伟一些,在CBA独撑大鲨鱼的过程中这个家伙成长了不少。
基于以上阵容中国队无非有两个特点可玩,一是把球交给姚明,这是最稳妥的,但不得不考虑到当姚明打不出来的时候由谁去协助处理,现在比较稳定的得分点就是朱芳雨;二是由郭士强/刘伟-朱芳雨-杜锋组成快攻线,冲击力还是很强的,要命的是郭士强有时候对战局的判断跟SF3有得一比,非要往人多得地方扎,而杜锋的单打技术看上去总有些让人提心吊胆。
心理
心理素质是个问题。90年代的中国队全都跟出生牛犊一样,跟人僵持也好,落后也好,基本上都始终贯彻自己的布置和打法,穿插,掩护,扯动和远投,不折不扣。到了2000年以后老的老了,少的少了,阵容打法有所变化了,心理素质陡然变了,领先人家安哥拉20分能给人追回来了,领先法国20几分给人三分投蒙了(居然教练木有布置专门的战术来防-_-b),打韩国要不是老范关键时刻灵光一闪估计也危险了这都是什么啊!2002年跟人俄罗斯打完之后,有人问主教练王非:“你觉得中国队在这两场比赛中球员的士气如何?”王非很轻松地答:“不错啊!你要知道我们打的都是世界强队,一旦落后了就很难扳回来。”连教练都这个样子,球员就不说了。
从CBA看球员培养
从训练体系和技战术方法来讲,宏远第一,举个例子,积臣刚来CBA的时候就一傻黑个儿,连跳投都木有弄清楚怎么玩,现在这个2米08的家伙背筐面筐篮板盖帽顶防协防中距离跳投掩护跑动技术之全面让人叹为观止,俨然就是CBA的莫宁。从梯队建设来讲,江苏第一,江苏每年都会听到一两个很有朝气的新星,虽然都还没有挑国家队的大梁,但是二三线培养体系很健全,也敢给新人机会。后一点广东就比不上,易建联在进入CBA之前在同龄人中那个牛,自信心之足,可在宏远一队给弄得到现在还是软趴趴的,跟没给他培养信心的机会有关。奥神培养新人也很有意思,花钱找来些陪练整天陪着孩子们玩,好像还有专门的球探机构,但是这个私营业主就是跟做官的过不去,那没办法,你在中国玩你就得讲中国的规矩啊!最差的要输八一跟辽宁,这俩排名不分先后。前者是培养机制有问题,李可是块料,莫克整个就是从人家那儿弄来的,球风很脏,素质不高,陈可是王非想培养的人,所以王非在位时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虽然这个人身体素质中等偏上,但脑子和心理素质…经常看见他给替换上场时还两眼发蒙,紧张得就差同手同脚,拿到球犹豫不决,投个篮全身僵直…sigh,这哪象个军人哪!
研究和训练体系
90年代的研究和训练体系比较集中,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就是不平衡,比如可考的有关身体训练的研究论文中84%集中在力量训练上。另外一组统计数字就更有意思了:如果我们把篮球训练的研究分为趋势、基本功、技术、战术、身体、意识、心理、智力、比赛、恢复、位置、理论和手段这13类的话,居然战术、意识、智力和恢复这四个部分的研究成果连10%都不到,可见重视程度的偏差。(数据来自1995-2002年我国篮球训练科学研究状况分析)实际上到了2000年以后这种重基本功而轻战术的情况依然存在。当然这也说明了本身我们的教练们自己就没有多少有关这些方面的墨水,想倒也倒不出来。王非给我们带回来了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太超前,以至于除了姚明没人能听明白王非都说了些什么;银狐再来,我并不指望他就能一步登天,把他的墨水全都倒过来,但这个头是开好了,接下来需要更多的有墨水的教练带来更多战术,让我们摆脱越打越没有特色的尴尬,也带来更多运动辅助类训练,不要让下一个胡卫东到了30岁就被人认为是该退休的老胡。
----转载自hoopCHINA,我是兜兜
成绩
90年代是中国男篮辉煌的十年,第12届世锦赛第八名,掌门人是带国家队四年的蒋兴权,紧接着1996 第26届奥运会再获第八名,老大是宫鲁鸣。这是中国男篮首次在世界大赛上进入八强。
阵容
大致上分一下这两个时代的中国队阵容
90年代的中国队
中锋:单涛、吴乃群(多谢提醒,忘了这个)***
大前锋(二中锋):刘玉栋、巩晓彬、马健****
小前锋:郑武、孙军、李楠*****
得分后卫:胡卫东、张勇军/吴庆龙****
组织后卫:阿的江、李晓勇、闵鹿蕾***(90年代国家队还不怎么分组织和得分两个位置,所以很模糊这里只是硬分的)
现在的中国队:
中锋:姚明、巴特尔、唐正东 *****
大前锋:易建联、杜峰、莫克、李可 ***
小前锋:朱芳雨、陈可 **
得分后卫:李楠、张劲松 **
组织后卫:刘炜、郭士强、范斌 **
人员配备和打法
90’小快灵
90年代中的那两届中国男篮,在高中锋奇缺的情况下,靠的就是坚决打“小快灵”,那时的外线有张勇军、胡卫东、孙军、吴庆龙等超级射手,打身材高大的欧美球队时战术非常坚决:以快速扯动对方防线,再由外围的射手发炮。那个时候的中国队阵中真是射手如云。除了阿的江篮子稍微弱了一点外,后卫线上几乎全是炮手。胡卫东、孙军就候在外面,郑武能突也能投,巩晓彬和战神就像俩巴克利一样蹲着内线强打也可,中投也可,两人甚至三分也能投,张勇军和吴庆龙不需要突很深就可以把球权交出去让内外做挡拆或无球跑动,这帮人体力又好,几个对手在比赛中都很痛苦不知道该防谁,shet怎么这帮人投篮都这么准。那个时候看中国队的比赛就有这么一个感觉,很少有倒球超过4次的进攻,节奏非常快,一拿到球后卫就奔到前场或者传到前场(那个时候也很少有球队采用全场紧逼)两三个传接就出来空当然后就投,阵地战很少。
现在:除了中锋还有什么?
内线是中国队最强的,但姚明不能打全场,对手明显会采用包夹或者协防,巴特尔防守问题比较大。
大前的位置上除了李可这个排骨稍微稳定一点外,杜锋的急躁、莫克的小动作和职业素养、易建联的软都不能让人放心。
小前锋实际上只有一个朱芳雨可用,陈可就是一个废柴,心理素质一点都不像个军人。
分卫上李楠伤病真的太多了,不否认他是目前最好的得分后卫之一,但是真的太多伤了,跟张劲松一样,不复4年前之勇。
组织后卫:90年代的组织后卫群起,结果现在一个合适的都没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刘伟一些,在CBA独撑大鲨鱼的过程中这个家伙成长了不少。
基于以上阵容中国队无非有两个特点可玩,一是把球交给姚明,这是最稳妥的,但不得不考虑到当姚明打不出来的时候由谁去协助处理,现在比较稳定的得分点就是朱芳雨;二是由郭士强/刘伟-朱芳雨-杜锋组成快攻线,冲击力还是很强的,要命的是郭士强有时候对战局的判断跟SF3有得一比,非要往人多得地方扎,而杜锋的单打技术看上去总有些让人提心吊胆。
心理
心理素质是个问题。90年代的中国队全都跟出生牛犊一样,跟人僵持也好,落后也好,基本上都始终贯彻自己的布置和打法,穿插,掩护,扯动和远投,不折不扣。到了2000年以后老的老了,少的少了,阵容打法有所变化了,心理素质陡然变了,领先人家安哥拉20分能给人追回来了,领先法国20几分给人三分投蒙了(居然教练木有布置专门的战术来防-_-b),打韩国要不是老范关键时刻灵光一闪估计也危险了这都是什么啊!2002年跟人俄罗斯打完之后,有人问主教练王非:“你觉得中国队在这两场比赛中球员的士气如何?”王非很轻松地答:“不错啊!你要知道我们打的都是世界强队,一旦落后了就很难扳回来。”连教练都这个样子,球员就不说了。
从CBA看球员培养
从训练体系和技战术方法来讲,宏远第一,举个例子,积臣刚来CBA的时候就一傻黑个儿,连跳投都木有弄清楚怎么玩,现在这个2米08的家伙背筐面筐篮板盖帽顶防协防中距离跳投掩护跑动技术之全面让人叹为观止,俨然就是CBA的莫宁。从梯队建设来讲,江苏第一,江苏每年都会听到一两个很有朝气的新星,虽然都还没有挑国家队的大梁,但是二三线培养体系很健全,也敢给新人机会。后一点广东就比不上,易建联在进入CBA之前在同龄人中那个牛,自信心之足,可在宏远一队给弄得到现在还是软趴趴的,跟没给他培养信心的机会有关。奥神培养新人也很有意思,花钱找来些陪练整天陪着孩子们玩,好像还有专门的球探机构,但是这个私营业主就是跟做官的过不去,那没办法,你在中国玩你就得讲中国的规矩啊!最差的要输八一跟辽宁,这俩排名不分先后。前者是培养机制有问题,李可是块料,莫克整个就是从人家那儿弄来的,球风很脏,素质不高,陈可是王非想培养的人,所以王非在位时经常把他带在身边,虽然这个人身体素质中等偏上,但脑子和心理素质…经常看见他给替换上场时还两眼发蒙,紧张得就差同手同脚,拿到球犹豫不决,投个篮全身僵直…sigh,这哪象个军人哪!
研究和训练体系
90年代的研究和训练体系比较集中,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就是不平衡,比如可考的有关身体训练的研究论文中84%集中在力量训练上。另外一组统计数字就更有意思了:如果我们把篮球训练的研究分为趋势、基本功、技术、战术、身体、意识、心理、智力、比赛、恢复、位置、理论和手段这13类的话,居然战术、意识、智力和恢复这四个部分的研究成果连10%都不到,可见重视程度的偏差。(数据来自1995-2002年我国篮球训练科学研究状况分析)实际上到了2000年以后这种重基本功而轻战术的情况依然存在。当然这也说明了本身我们的教练们自己就没有多少有关这些方面的墨水,想倒也倒不出来。王非给我们带回来了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太超前,以至于除了姚明没人能听明白王非都说了些什么;银狐再来,我并不指望他就能一步登天,把他的墨水全都倒过来,但这个头是开好了,接下来需要更多的有墨水的教练带来更多战术,让我们摆脱越打越没有特色的尴尬,也带来更多运动辅助类训练,不要让下一个胡卫东到了30岁就被人认为是该退休的老胡。
----转载自hoopCHINA,我是兜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