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BFD是什么吗?一文详解BFD协议原理及使用场景

90 篇文章 29 订阅
62 篇文章 16 订阅

随着网络应用的广泛部署,网络发生故障极大可能导致业务异常。为了减小链路、设备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网络设备需要尽快检测到与相邻设备间的通信故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业务正常进行。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标准化的、介质无关和协议无关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用于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态。

在无法通过硬件信号检测故障的系统中,应用通常采用上层协议本身的Hello报文机制检测网络故障。

常用路由协议的Hello报文机制检测时间较长,检测时间超过1秒钟。当应用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超过GB/s时,秒级的检测时间将会导致应用传输的数据大量丢失。

在三层网络中,静态路由本身没有故障检查机制。

BFD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标准化的、介质无关的、协议无关的快速故障检测机制,有以下两大优点:

对相邻转发引擎之间的通道提供轻负荷、快速故障检测。

用单一的机制对任何介质、任何协议层进行实时检测。

BFD是一个简单的“Hello”协议。两个系统之间建立BFD会话通道,并周期性发送BFD检测报文,如果某个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对端的检测报文,则认为该通道的某个部分发生了故障。

BFD检测是通过维护在两个系统之间建立的BFD会话来实现的,系统通过发送BFD报文建立会话。

BFD控制报文根据场景不同封装不同,报文结构由强制部分和可选的认证字段组成。

BFD会话的建立有两种方式,即静态建立BFD会话和动态建立BFD会话。BFD通过控制报文中的本地标识符和远端标识符区分不同的会话。静态和动态创建BFD会话的主要区别在于Local Discriminator和Remote Discriminator的配置方式不同。

BFD使用场景

静态路由自身没有检测机制,如果静态路由存在冗余路径,通过静态路由与BFD联动,当主用路径故障时,实现静态路由的快速切换 。

静态路由与BFD联动应用广泛,如下图中R1是园区网的出口路由器,R1通过两条链路分别连接ISP1和ISP2,正常情况下默认路由经过的链路为指向ISP1的链路,当通往ISP1的链路出现故障的时候,BFD会话能够快速感知,并通知路由器将流量切换到指向ISP2的链路。

OSPF在未绑定BFD的情况下,链路故障检测时间由协议Hello机制决定,通常是秒级。通过绑定BFD,可以实现毫秒级故障检测。

BFD与OSPF联动就是将BFD和OSPF协议关联起来, BFD将链路故障的快速检测结果告知OSPF协议。

  • 0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