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挖个大坑,会持续更新。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0. 工具(文具)
1. 选题确认
2. 通读领域论文
3. 找到要解决的问题
4. 方法的动机
6 实验与数据
7.论文编写
8. 投稿
9. 回复审核意见(rebuttal)
10. 录用通知
目前,笔者正在编写并修改第一篇SCI论文,截止2024年元旦,被人工智能1区top期刊接收,收获 人生第一个SCI 1区论文。我会一直记录这期间的心得,为新手提供一些指引。
0 工具
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差生文具多)。
我们使用的的工具主要包括:
- 论文管理工具 Zotero
- 论文排版工具texstudio (latex)
- 翻译工具(deepl.com)
- 润色工具 (kimi或 chatGPT)
- anaconda (Python环境,画统计图)
- 开发工具 VSCode
- 画图工具draw.io (独立桌面版本,画架构图,原理图等)
对于draw.io, 必须使用桌面版本,好处是它可以直接导出pdf文件,方便在latex中使用。vscode插件只能导出svg版本,还需要进一步转换,转换时可能会失真。用原生draw.io桌面版会少去这些麻烦。
对的,我们没有用到word. 用Word排版会遇到版式调整的大问题。作为将发论文的大神,我们是不能用word这种low工具的,太费时间。Latex与word区别如同 田字格与白纸。Word你需要在白纸上把字写成横平坚直的样式,但是田字格只需要考虑填写文字即可,无需考虑排版。
划重点: 我们用deepl.com是英译汉,不是汉译英。好多新手出问题的原因就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按英文的思路写论文,写完用kimi或chatgpt之类大模型润色。使用deepl.com英译中是检查 表达的准确性。用翻译软件中译英是写不好论文的。
1 选题确认
参考过来人的建议和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方向去研究。注意一点:选定后切记不要换方向,一换方向大半年阿,你的青春浪费不起,博士只有四年。选之前要充分调研领域发展,发文难度以及热度。优先选择新兴领域,好挖坑填坑。
6 实验及数据
当有了idea后,编写实验代码并跑完数据的时间为2个月左右。这需要有充足的计算资源的前提下。实验是一边改一边跑数据。写完初版程序,可能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
7 论文编写
一篇论文的编写,大约需要4个月时间。包括初稿,修改,打磨语言及润色。后期被IJCAI拒稿后,改用CHATGPT之类人工智能软件进行语言润色处理,审核人无一人对语言水平有异议。编写论文时需要自己编写句子,然后用AI进行润色,使语言地道优雅。
7.10 整体校读
论文发表改10遍。 在写完后需要进行文字打磨,方法是打印成纸版,一边读一边用荧光笔画出不顺或不自然的句子,读完一遍后修改论文,再打印后重复前面的校读过程,直到感觉通顺为止。如果有条件,可以找母语是英语的人帮你看一下,找出不自然的表达进行修改。
8 投稿
1.21日投稿顶会 IJCAI 2023
2.23日 收到第一轮通过通知
4.22日 收到IJCAI 通知,因为缺实验,被拒稿。
4.23日 转投 Knowledge-based system
6.20日 被拒稿(未进入审稿流程,通知不符合期刊定位,建议转投)
6.22日 转投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 SCI 全1区,人工智能1区 top
10.9日 二审通知,需补充数据集
12.6日 三审通知,需补充baseline
2024.1.1 收到录用通知, SCI 1区中稿。
10 录用通知
2024年1月1日 被人工智能top期刊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 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