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美股深夜集体跳水,存储芯片产业可能要“哑火”了?

昨晚,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威胁将对中国商品大幅加征关税,引发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迅速跳水,道琼斯指数跌1.88%,标普500指数跌2.71%,纳斯达克指数跌3.55%。科技股领跌,芯片股集体躺枪(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下跌4.76%,美光下跌5.58%),中概股也被波及严重受挫,截至发稿,跌幅仍在继续扩大。

这波股市动荡会持续多久?是否会影响实体存储芯片产业?未来又将是什么走势?疑问太多,我们逐一来拆解。

  01 先别慌,股价波动≠产业降温

其实仔细扒一扒就会发现,这次芯片股大跌,更多的是短期情绪闹的,跟存储产业的真实基本面关系不大。

换句话说,这次的变量主要来自地缘政治层面。包括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一变再变,对芯片领域的管制不断收紧,中国也应声反击,开始对稀土及相关技术实施管制,拿捏全球芯片产业命脉。你来我往之下,芯片股会动荡委实不足为奇。

当然,抛开这些短期政策影响,现在的存储芯片市场,其实还在涨价潮里冲得正猛。

先看大厂动作,9月底三星直接给客户发通知,四季度部分DRAM要涨15%-30%,NAND闪存也得涨5%-10%;美光之前因为产能问题暂停了一阵子对外报价,但上个月一恢复就把新价格提了20%左右;闪迪更干脆,9月直接把NAND闪存报价全线上调10%。

再看现货市场,主流DRAM芯片均价已经连续三周涨超5%,DDR4更夸张,不到一个月涨了近30%,半年下来累计涨了200%还多。

综上,这哪是哑火,明明是还在加速跑。

  02 为啥这么猛?AI需求是超级引擎

不过要说这波“存储热”的根源,其实还是绕不开AI算力的爆发式增长。

众所周知,存储芯片作为强周期性产业,极大程度上受供需关系的影响。随着全球AI大模型产业规模越做越大,市场对高带宽内存(HBM)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可以说完全是吞噬级消耗。

典型的像Open AI的“星际之门”项目,仅每月需要的晶圆预计就高达90万片。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基本快占到全球DRAM总产量的40%了。

而且HBM跟传统DRAM不一样,它得跟着AI GPU定制,客户需要提前一年下单锁定,中途想换供应商都很难,这就导致当前存储厂商的议价能力显著增强。再加上HBM的毛利率能到50%-60%(传统DRAM只有30%左右),厂商自然愿意把产能往HBM上倾斜。

这一系列操作之下反而让DDR4这些传统存储变得供不应求,加之地缘政治带来的供应链扰动,更放大了这种供需失衡,如此,未来存储芯片市场形势自然能持续走高。

  03 好事频频,国产存储力量强势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存储创新力量正加速“突围”,自主创新成果更是捷报频传。

除了日前复旦大学研发出的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芯片“长缨”,在企业层面,国产存储巨头们表现也同样亮眼。

比说像长江存储自主研发的232层3D NAND闪存已实现大规模量产,不仅单颗容量突破4TB,良品率更是高达98%,成本较国际同类产品低20%,目前已成功打入国内主流电子设备供应链,在消费级SSD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另一国产龙头长鑫存储也不甘示弱,其自主研发的DDR5内存芯片性能不断突破,近期推出的DDR5-5600产品,在传输速度和能效比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份额也从去年的1%快速提升至7%,并且计划年底将DRAM产能扩至每月30万片,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与此同时,国内针对存储产业的扶持政策也在加码,比如对国产存储芯片生产企业给予稀土原材料优先供应保障,对技术突破企业提供税收减免,都是在为国产存储保驾护航,助力自主创新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结语 

最后再给大家吃颗定心丸,从长远趋势看,存储芯片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按照TrendForce的预测,2026年存储价格还会继续涨;摩根士丹利的预测也证实了这一说法,他们认为2026年NAND闪存会出现8%的供应缺口,这也是十年里头一回出现硬短缺预警!

种种迹象都在向外界传递同一个信息:存储芯片市场还大有可为,不会因为股市的短期下跌、地缘政策变动就结束。

不过从当前国际形势来看,美国对芯片技术的封锁只会越来越严,想靠国外技术突破瓶颈根本不现实。未来,随着AI大模型场景越铺越开,对存储的需求还会持续扩大,而自主创新能力将会是这场竞赛的关键胜负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