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EXT2文件系统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中的EXT2文件系统,包括分区、文件系统、inode的概念及作用。EXT2文件系统中,inode存储文件属性,块用于存储文件内容。文件读取过程涉及目录和文件的inode查找。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文件系统的优化考虑,如块大小规划,以及EXT2的日志功能用于文件系统一致性检查。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1.分区

分区是为了方便操作系统在一块硬盘上进行数据访问,即去哪里读取数据。

分区的要点是记录每一个分区的起始和结束柱面。这个数据存在MBR的分区表中。MBR只能存四个分区的记忆,可以是四个主分区或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3P+1E或4P)

2.文件系统

对分区进行格式化是为了在分区上建立文件系统。一个分区通常只能格式化为一个文件系统,但是磁盘阵列等技术可以将一个分区格式化为多个文件系统。

划分好分区后,接着就要将分区格式化为操作系统能识别的文件系统了。比如针对linux就要格式化成它能识别的如EXT2文件系统,格式化成windows的文件系统就不行。

理论上说,一个分区只能就是一个文件系统。不能将分区格式化为ext3的同时也格式化成fat32。

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是扇区,但是磁头一个扇区一个扇区的读取效率太低,因此有了逻辑块的概念,它的大小是扇区的2^n倍。这样磁头就可以一次读一块。但是块的大小规划并不是越大越好,比如块大小规划为4KB,假设一个文件只要0.1KB,根据ext2文件系统的规定,一个块最多只能容纳一个文件,所以剩余的3.9KB就浪费了。因此在规划块的大小时,要考虑两个问题:

  • 文件读取的效率;
  • 文件大小可能造成硬盘空间的浪费。

3.inode

linux 系统中每个文件包括内容数据和文件属性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开来存储,文件内容存在块中,文件属性存在inode中。当分区被初始化为ext2文件系统时,它一定会有inode表和块区域这两个区域。inode记录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内容放在哪个块中。这些属性包括: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