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PPT共100页,篇幅有限,以下为部分资料,如需完整原版方案,扫描首图二维码下载。本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一、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双螺旋模型
二、价值视角:连接维、效益维、生态维
三、技术视角:架构维、产业维、数据维
四、业务视角:行业维、痛点维、场景维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双螺旋模型
1、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必须从价值、技术、业务三个视角统筹考虑。2、价值重构是逻辑起点,技术支撑是工具,业务落地是内核。抛开技术谈业务,容易陷入老方案,使用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抛开业务谈技术,容易陷入炫耀锄头的自娱自乐。
3、双螺旋模型的含义:以价值重构为主线,坚持技术支撑和业务落地双轮驱动,实现技术和业务双向迭代。
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体系
从价值视角看,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本质是通过工业全要素、全价值链和全产业链的连接,实现对企业乃至制造业的重构。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体系
从技术视角看,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正构建起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算力+模型+应用”的完整能力拼图。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能力
工业APP:通过调用和封装工业PaaS平台上的开发工具、行业机理模型开发形成的应用服务,本质是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一个个数字化解决方案。
工业PaaS:以“搭积木”的方式提供工业APP创建、测试和部署的开发环境,本质上是一个向下可以调用设备、业务系统等软硬件资源,向上可以承载工业APP等应用服务的“工业操作系统”。
IaaS:通过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的虚拟化,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的资源池化。
边缘层:通过协议转换、边缘计算等构建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体系,本质上是实现物理空间隐性数据在赛博空间的显性化。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层
数据采集:围绕数据过少,根据业务需要对设备安装传感器进行数字化改造,并通过有关协议将数据传输到云端。
协议转换:围绕数据过杂,提供协议转换模块和产品,支持OPC-UA、MQTT、Modbus、Profinet等主流通信协议,实现设备、传感器、控制系统、业务系统等不同来源的海量数据在云端汇聚。
边缘智能:围绕数据过多,提供具备数据存储、转换、处理、分析等边缘计算能力的模块和产品,实现对数据进行本地的运算和预处理,缓解云端压力。
工业PaaS:微服务的运行环境(容器)
1、微服务将单体软件解耦为较小的功能片段,容器进一步对这种解耦性进行了扩展,将微服务及其依赖关系与操作系统解耦,不需要像虚拟机一样安装操作系统,可以节省大量的系统资源(计算,内存和磁盘空间),容器的下载、更新、部署和迭代也更快。
2、容器本质上是轻量化的虚拟机,为微服务运行提供一个隔离的运行环境,并且可以跨越基础设施和云端随意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