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技术与编程基础全解析
1. 音频播放机制
在现代PC中,有两种标准的声音播放机制:音频文件播放和MIDI文件播放。
1.1 音频文件播放
音频文件包含要播放声音的数字化样本。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有WAV和AIF等。其基本结构是文件包含一些头信息,用于指定录制格式(如16位44.1KHz或8位22KHz)和样本数量,随后是实际的声音样本。
- 简单格式处理 :一些简单的文件格式,在对声卡进行适当初始化后,可直接将数据传输到典型声卡。
- 复杂格式处理 :其他格式可能需要进行一些数据转换,声卡才能处理数据。
音频文件的一个问题是文件大小可能会很大。例如,一分钟的立体声CD质量音频需要近10MB的存储空间,一首典型的3 - 4分钟歌曲需要20MB到45MB。这不仅占用大量RAM,还会在软件分发文件中占用大量存储空间。不过,如果播放的音频序列由一系列重复声音组成,可以采用采样合成器的技术,只存储每个声音的一个实例,然后使用某种索引值来指示要播放的声音,从而显著减小音乐文件的大小。
1.2 MIDI文件播放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是一种用于控制音乐合成和其他设备的标准协议。如果要播放不包含人声或其他非音乐元素的音乐,MIDI非常高效。
MIDI文件不包含音频样本,而是简单地指定要播放的音符、播放时间、播放时长以及使用的乐器等信息。由于指定这些信息只需要几个字节,所以MIDI文件可以非常紧凑地表示整首歌曲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