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快速的std::vector遍历方法

      看到篇文章,内容很基础,但是反应的问题是值得思考的。遍历vector的标准方法是什么?之前按照书中的理论,认为stl标准的迭代器或者stl的for_each算法应该是最快的。但是如果不经过实际程序的检验,那么理论永远是理论。实践表明operator[]的访问速度是最快的(至少不比迭代器更慢)。之前我洁癖性的把所有使用operator[]进行vector遍历的地方都改成迭代器,认为这样更高效,看来是没有必要的。  当然根据stl的版本不同以及编译器的优化级别不同,数据可能会有偏差(甚至会影响到结论),所以程序这个东西最大的真理就是实践。写个代码测试下就知道理论是否正确了。


============================================原文如下=============================================

今天闲来没事看了一下N久就在我电脑里面的《Effective STL 中文版》。

当我看到第43条的时候发现,按上面所讲用:算法替换手工循环。

不由得产生了疑问。

我记得我以前看vector源代码的时候循环效率最高的是operator[]操作(下标操作)。

怎么这里竟然说是算法速度快。

 

下面先做个测试,代码如下:

 

 

// 测试类及其调用函数

class AAA
{
public:
    void MakeFull2()
    {
    }
};

 

// 创建1000000个指针

int nCount = 1000000;
std::vector< AAA* > vAAA;
vAAA.resize(nCount);
for (size_t i = 0; i < nCount; ++i)
    vAAA[i] = new AAA;

 

// 时间

DWORD start, end;

 

// 测试成员函数调用(STL算法方式)

start = timeGetTime();
std::for_each(vAAA.begin(), vAAA.end(), 
                      std::mem_fun< void, AAA >(&AAA::MakeFull2));
end = timeGetTime();
std::cout<<end-start<<std::endl;

 

// 测试成员函数调用(STL迭代器方式)

start = timeGetTime();
std::vector< AAA* >::iterator itr_end = vAAA.end();
for (std::vector< AAA* >::iterator itr = vAAA.begin(); itr != itr_end; ++itr)
    (*itr)->MakeFull2();
end = timeGetTime();
std::cout<<end-start<<std::endl;

 

// 测试成员函数调用(std::vector下标访问方式)

start = timeGetTime();
size_t count = vAAA.size();
for (size_t i = 0; i < count; ++i)
    vAAA[i]->MakeFull2();
end = timeGetTime();
std::cout<<end-start<<std::endl;

  

测试结果分别是:237/208/103

最高得分是下标方式。

最差的却是STL算法方式。

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将迭代器方式的代码改为如下(书上所讲的方法):

// 测试成员函数调用(STL迭代器方式)

start = timeGetTime();
for (std::vector< AAA* >::iterator itr = vAAA.begin(); itr != vAAA.end();; ++itr)
    (*itr)->MakeFull2();
end = timeGetTime();
std::cout<<end-start<<std::endl;

 

测试结果分别是:239/644/107

结果反映出迭代器方法最差劲,而且差得非常远。

 

回到书上再看看,原来他所讲迭代器操作慢是因为for循环中,判断部分造成的。

先看看std::vector::end()函数

iterator end()
{ // return iterator for end of mutable sequence
    return (iterator(_Mylast, this));

}

这里问题很严重,原来是在访问end的时候是重新构造一个新的迭代器,看到问题了吧.

原因就在这一句.

所以我们进行优化,只构造一次vector::end(),也就有了最上面的测试代码.

这样一来,书上说的STL算法方式就变为最慢的了.

 

其实std::for_each和std::vector::iterator两种循环方法效率理论上完全一样,

但是std::for_each相比之只有一个慢点:

经过测试我发现,std::mem_fun< void, AAA >(&AAA::MakeFull2)

这两者的时间差就在mem_fun类的构造函数上.

 

到此,我已经说明了std::for_each和std::vector::iterator两种循环的效率,那么为什么下标访问方式速度更快呢?

还是先看源代码:

const_reference operator[](difference_type _Off) const
{ // subscript
    return (*(*this + _Off));
}

这个函数只做了一个加法操作.相比其它两种,不依赖各种判断和构造,因此速度最快.

由此可见vector的速度了.

 

但是,不是所有的容都用operator[]操作速度最快的.

因为我这里只讨论了vector,其它容器我并没有说明.

不过,像vector这一类的顺序容器来说,operator[]操作肯定是最快的.

就像list非顺序的,那么list不行,并且list也没有operator[]操作.

 

the end;


  • 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