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美赛认证杯D题:望远镜的微光因子(The Twilight Factor of a Telescope)思路模型代码解析

本文探讨了如何改进望远镜在低光环境下的性能指标,提出了一种考虑人眼视觉特性的暮光系数算法,同时针对CMOS视频录制设备设计了适用的暮光系数模型。文章通过生理特征、感应特性和数学模型,为望远镜选择和CMOS设备在暗光条件下的性能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23年小美赛认证杯D题:望远镜的微光因子(The Twilight Factor of a Telescope)

【请电脑打开本文链接,扫描下方名片中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料】

一、问题重述

当我们使用普通的光学望远镜在昏暗的光线中观察远处的目标时,入口孔径越大,进入双筒望远镜的光线就越多。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图像就越暗淡。但是放大倍数越高,目标就会显得越大,观察到的细节也会更多[1]。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个比较性指标来评估双筒望远镜的适用性。蔡司公司使用了一个经验公式,称为暮光因子,其定义如下[2]:其中m为放大倍数,d为镜头直径(以毫米为单位)。 暮光因子是一个数字,用于比较在低光条件下使用的双筒望远镜或瞄准镜的效果。暮光因子越大,在低光条件下观察到的细节就越多。然而,暮光因子也可能会引导错误,就像以下例子所示:一个8×56和一个56×8的双筒望远镜(虽然这样的型号并不存在,但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它们的暮光因子都是21.2。尽管8×56型号在暮光中表现理想,但56×8的组合在白天甚至都无法使用[3]。 我们希望有一个更有用的指标,来表达望远镜在低光条件下的性能,并且仅使用基本参数。这将为望远镜选择提供一个规格参考。更详细反映图像质量的指标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例如对比度、透过率、色彩还原等。

任务:

  1. 请考虑在昏暗光线下人眼的视觉特性,并建立一个合理的模型,提出适用于人眼直接观察的双筒望远镜暮光系数算法。
  2. 如果视觉接收器不是人眼而是CMOS视频录制设备,请考虑在昏暗光线下CMOS的感应特性,并建立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提出适用于CMOS视频记录镜头的暮光系数算法。

注:在研究上述问题时,如果涉及到光感受器的性能参数,请自行查找所需数据。或者您可以在论文中计算一些虚拟示例,但您应该给出所需参数的合理定义和可行的低成本测量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按照您的测量方案进行实施,并给出最终结果。

二、思路解析

问题一思路分析

  1. 研究人眼在暗光环境下的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