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Pub学术】历年发布时间
▪ 中科院分区表一般为每年的12月底发布
▪ 《国际期刊预警名单》一般于12月到次年2月发布,略晚于中科院分区表名单,目前共发布4版,2020版、2021版、2023版、2024版。
👆 扫描上方二维码,获取中科院分区表及历年预警期刊完整名单!
12月4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团队在珠海举办的“新锐·科研评价与学术出版研讨会暨权威学术期刊收录专题论坛”中进行《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新的变化》的演讲,其中明确表示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与《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时间将与往不同。
即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和预警名单将会同时发布,并且是在春节后发布。
会议图 1
会议图 2
中科院分区表是一个重要的科研工具,它不仅帮助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评估国际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还为科研投稿提供指导,同时支持本土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通过提供学科内部相对影响力的位置,它避免了跨学科比较的误区,并且结合中国特色,为科研评价提供了一个本土化的参考标准。
中科院分区表发展历程
1990年
初步构思评价方案
在这一时期,中科院分区表提出了“期刊等级代替分值"的评价思路,认为期刊的影响力应通过分区等级来反映,而非单纯的数值评分。
2001年
数据验证与内测
此阶段,文献情报中心基于国内外期刊的数据,开展了对期刊影响力的定量分析和分类试验,确保了分区表所依据的评估体系的科学性。
2004年
首次发布与大类学科对应
中科院分区表正式发布,并根据教育部的学科设置,划分了13个大类学科。
此版本的分区表基本涵盖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主要学科,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了一个评价期刊的基本框架。
2007年
增加小类分区与JCR对应
开始引入小类分区。同时,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期刊评价体系对接,分区表开始参照《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学科划分方式,增强了与国际标准的匹配度。
2008年
改进Top期刊遴选方式
此前,Top期刊的遴选主要依赖期刊的影响因子等单一指标,改进后综合考虑更多维度的指标,包括期刊的学术声誉、出版频率、国际影响力等因素,从而更全面地评估期刊的学术地位。
2012年
推出分区表在线平台
通过在线平台(www.fenqubiao.com),用户不仅可以查看期刊的分区信息,还能够了解期刊的最新动态,如接受的稿件类型、审稿周期等。
2015年
再次调整遴选方式
中科院分区表再次调整了ToP期刊的选择标准,引入了更多学术质量评估维度,如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引用数量、同行评议质量等。
2016年
对综述期刊进行分类评价
中科院分区表开始对综述期刊进行单独的分类评价。
2019年
启动升级版与多维分类
中科院分区表推出了升级版。不仅加入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期刊,还引入了“期刊超越指数",这是一个全新的评价指标,旨在从论文层级评估期刊的学术贡献,尤其适用于跨学科领域的期刊。
2022年
全面采用升级版中科院分区表
自2022年起,中科院分区表全面采用了升级版,所有期刊均使用新的评价体系进行分区,包括期刊超越指数等新兴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