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是什么? 如何提升 ? ( 新更:4.27 持续更新ing )

目录

📖一、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悖论

1.注意力溃散 -> (碎片化脑区) 

 2.能量匮乏 -> (待机模式)

3.作息崩坏->(时间吸血鬼) 

4.完美主义的死亡螺旋

📖二、为什么你总是被困住?

1.【自我预言实现】导致的能力封顶

2.【社会模因病毒】导致的认知趋同

3.15秒快感【多巴胺劫持】 

📖三、理财是什么 

📖四、强大的人是如何控制情绪的


声明:此文章不是要你去背或记住,而是对症下药去做,去改变自我

(最新更新: 2025年 4月 26日)

📖一、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悖论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极其的反常,主要出于四个方面

声明:  -> : 表示导致的意思

1.注意力溃散->(碎片化脑区)       2.能量匮乏->(待机模式)

3.作息崩坏->(时间吸血鬼)          4.完美主义->(永远99%进度)


接下来我们分别谈一谈这四个方面

1.注意力溃散 -> (碎片化脑区) 

问题背景:

这里我们以大学生为例,当代90%大学生上课就是玩手机,这是毋庸置疑,众所周知的

那么,它们一天的专注力在哪里?
对于他们来说,专注力 = 摸鱼时的王者

有人可能会说: 我每天刷10多个小时抖音,我从早八开始坐下我就开刷一刻不停,这难到不证明了我处于专注状态吗?

答:可以,那很专注了,但是刷了这么久你记住了什么,你最后什么都记不住,这也就是我们开始提到的碎片化脑区,这种无效专注力没有任何的高品质价值,能得到的只有短暂的快乐和低级的多巴胺


如何解决?:

解决这种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我们的意志力,既然我们管控不了玩手机或者分心,那么我们可以主动掌握我们的注意力,什么意思?

解决方法:

每日3次,每次15分钟,在工作/学习中刻意的抽出短暂的时间去主动屏蔽手机,娱乐等干扰

与其被动的分析,不如主动的掌握自己的注意力

以此上期锻炼,逐渐恢复好我们的专注力

up主OS内心:我大一时候基本就是玩了,每天一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刷抖音,一天甚至能刷11个h抖音,似乎就应了电视剧的刘备那一句"老子打了一辈子仗了,休息休息怎么了",这一休息,就是一年啊,这一年来说可谓是一点进步没有,完全就是虚度光阴了,甚至连一个基本目标都没有。

但是回想起来,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毕竟up主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直自己苦苦摸索经验,不断地试错,不过还是觉得个人成长很快的


 2.能量匮乏 -> (待机模式)

问题背景1:

当代年轻人的思想是什么?

晚上规划好一切,例如明早起来我要好好洗漱,再吃个早饭,然后健个身,接着认真学习,充满活力的一天

当早上起床时却是先刷会抖音,再打个游戏做个日常,一玩一躺就是中午了,出去一下就嫌累,那点个外卖吃吧,吃完接着回床上一瘫

那么我们一天的能量几乎全部分配到没有太大价值的东西上了

这是一个方面

问题背景2:

当明天要工作/学习时,人们会想,我今天多玩会,明天喝咖啡,直接给今天补上

这种想法本身就不对,人每一天的能量是有限的,能量并不是无限支配的资源,喝咖啡并不能弥补我们的身心疲惫,最终就会导致下图

各位一定也体会过,实际的工作效率是很低的,根本就不是咖啡可以弥补的


如何解决? :

解决方法1(适合已在行动中的人):

因为能量并不是无限支配的,我们并不能理想中的一口气干完

能量要多被用在值得且有价值的地方,少被用到不重要的地方

因此我们要允许"摆烂",给自己颓废的时间,这个时间不要太长,1h就很合理

解决方法2(适合问题背景1的人):

反向自律:让自己烂到极致,物极必反直到触发自己的求生欲


3.作息崩坏->(时间吸血鬼) 

问题背景:

我们尝尝想今晚晚睡会,等到明天补回来,但其实这种做法差到极致

大家都尝试过,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低效率的工作/学习

例如高中时候,高中大多数每天只有5-6个小时睡眠,自己回想一下上课的时候困成什么了

已经人在魂不在了,甚至睡着还以为自己在清醒中,这也证明了效率很低

那么,不谈高中生

就当代年轻人而言,大家晚上可以10点半睡,但是玩手机玩到12点甚至1点,那么有人会认为,这个晚上的时间才是我自己的,这个晚上的时间确实是真正属于你的,但是这种时间其实是虚假的自由,这种虚假的自由并不像真正的自由,它会导致你拥有负债8小时的低效白天

进而导致问题2的能量不足

这种连锁反应就导致问题很多,后果很严重


解决方法:

好好休息,睡个好觉比爱重要


4.完美主义的死亡螺旋

完美主义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黑洞,为什么,请看这张图

我们想完美的处理一件事或者想要达成目的时,如图这种想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问题在于完美主义迟迟无法行动,因为完美主义注重 "完美" ,他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方法,如更加省力,效率更高,等等

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件事做起来时它并不会如同我们的计划100%匹配,那么这种不是100%匹配就会导致完美主义产生自我怀疑,是不是还不够完美?那么完美主义者就会重新去构思灵感,如此循环

慢慢的这件事的期限快到了,完美主义者用最后一秒的肾上腺素完成了这个任务,即使它最终还是不完美


在完美主义的运行中,当事件运行起来已经晚了时,或者时间很紧张,就会导致不自信,如下图->:


如何解决?

切记,一旦 "完美" ,便意味着终结。

【完美】意味着没有了【创造】的余地,就意味着智慧与才能都派不上用场

完成一定是大于完美的,完成一定是大于完美的,完成一定是大于完美的!!!

这是100%正确的事

解决方案:

80分原则

先完成再完美,用 "足够" 好" 代替 "绝对完美"

明确核心目标,放弃非关键细节的过度优化

up主OS内心:我之前在学习的过程中试图寻找最匹配未来的方法,因此我不断地推导推导再推导,每一次推导完成我才会进行实践,这个推导的时间我就花了将近一个月,但是当我去实践时,我还是发现我省略了很多方面,比如我的情绪,我的能量,我似乎并不能如计划的一样坚持下去,所以我想重新推导

但是时间不等人,我终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最终我决定直接行动,当我行动起来才发现,我的完美主义计划完全就是多余,只要有一个大框并坚持行动下去就超越很多人了


📖二、为什么你总是被困住?

当你感受到自己被困住时,说明你的潜力正在被隐形的吞噬中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

1.自我设限        2.群体惯性        3.快感透支

略看如下图,接下来进行详细讲解->:

这三个方面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包围圈,使你始终困在其中不得越界

破局方法就是打破这三个方面,使这个圈子消失


1.【自我预言实现】导致的能力封顶

问题背景:

当你考试或者做任何事时,一旦你不自信,那么你的能力一定不会全部发挥出来

换句话说,否定了自己的你,还能干什么呢?

否定自身,自暴自弃的你,悲痛欲绝。受到良心拷问的你,还能怎么选择呢?

针对此问题,我们要进行三重突破

解决方法:

💕1.虚假警报识别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识别并消除不必要的恐惧,许多的事情 利益>后果 ,要去发现它的内在价值和给你带来的利益有多大,不要因为些许后果而去恐惧这件事,害怕这件事

人生不可能每一步都是正确的,选错了就选错了,不要一遍一遍的后悔,也不要责怪从前的自己,因为他当时站在雾里也很迷茫,蔷薇今年谢了,明年还会再开

💕2.将【不可能】自动替换成【实验模式】

一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阅历都是有一定量的,许多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没尝试过或者说不可能实现,但是轮到你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把这些【不可能】事件变为【实验模式】,允许试错并降低心理负担,用【试试看会发生什么】来代替【不可能】,事件就会变得有趣起来

💕3.认知带宽拓展

通过接触非常规的信息源(如跨领域知识,新技能),扩展认知容量和灵活性,增强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例如当今的黄金暴涨,如果不是今年(2025年)黄金暴涨,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黄金可以线上投资买,甚至根本不了解这方面。所以,一定要主动去探寻新的信息源

💕4.容错协议

安全区:指一个人完全熟悉,能轻松应对的领域

安全区边缘:是稍微超出当前能力但通过努力可触及的范围

例如在学习中选择比现有水平难10%的内容

为什么要在安全区边缘行动?

直接跳入"危险区"(完全超出能力的陌生领域)可能会引发我们的挫败感,即:自我否定,而我们位于安全区边缘的行动更容易被我们控制在手中,即:失败也能快速复盘调整过来

以此逐渐适应,大脑和身体逐步适应压力,以微小突破逐渐成长,

谨记: "细水长流"        "星星之火不在于燎原,在于不息"


2.【社会模因病毒】导致的认知趋同

问题背景:

相信大多数人的家长都会有如此发言: "人家都这样..."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认知趋同

在生活中我们的感觉就是跟有些人说话像跟人机一样,固定的话语,不变的思想

这是一种"病",被社会同化成人机的"病"

如何解决?:

在社会中保持别人的观点是很重要的,但是,完全赞同别人的观点 or 完全相信自己的观点都是不正常的,前者导致像人机,后者导致自大

正确的方法是,既保持社会同化同时提出自我思考,这个比例最好是占28分,如下->:

解决方法:

💕1.信息免疫

当今社会主流像病毒一样传播,导致个体丧失独立思考

我们至少要刻意留出"20%"的思考空间用于质疑共识

举个例子,思考一下为什么多数人认为对的事情一定正确,它真的正确吗?

老实本分的只工作挣钱一定就是好的吗?家长说的永远不去投资炒股真的是正确的吗?

用你自我的观点去思考,辨别这些,不要全盘接受别人的信息

💕2.差异锚点

在3个方面建立我们的非共识领域

如消费上:双11买那么多真的需要吗?买那么多甚至很多年只用过1两年,甚至从来没用过

那我还要买吗?我是不是应该按需购买?

社交上:主动接触不同圈层的人,不同圈层的人带给你的知识和感觉是不一样的,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是不可能对炒股或商业有很高认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有人带着这个大学生去搞

而这个人就是他所接触的 "不同圈层" 的人

💕3.模因防火墙

当今最流行的几个观点,"男女对立","山西大同案",互联网上大多数人甚至什么都不了解上来就喷,如在 "男女对立" 中,许多人根本不会去思考这种观点最终想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一种阴谋论,是不是有意人为的?

要知道,一句话中"只要假话掺杂在真话中,那么就都是真话",这会导致许多人出现误区,认为视频里说的就是对的

甚至因此出现了"无性人",例如小明在互联网上帮女生维持公道,评论区说:“我用0.1s猜出了这个人的性别”,小明在互联网上又帮男生维持公道,评论区又说:“我用0.1s猜出了这个人的性别”,这样的评论行为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更是一种不加思考的本质

"山西大同案"许多人站法律,许多人站"受害人",但其实许多人连案件发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反正哪边人多站哪边,这就是不加思考的表现

因此,我们对热点事件或争议观点,要强制等待12小时再表态,避免被情绪裹挟,留出理性的分析时间

up主OS内心:我经常听到家人说一些,很人机的话,比如"高考报医学","找个差不多的对象将就一下","别人的孩子都边上学边赚钱",等等等很多很多,但是我毫不在意,我有我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总是对我说一些奇怪的话,其实我从没听进去过我也不理解不认可,我只会去按照我的想法而活着


3.15秒快感【多巴胺劫持】 

多巴胺作用:当体内多巴胺水平较低时,人会感到懒散,无力和萎靡不振

反之当多巴胺水平较高时,人会感到兴奋,充满动力,迫切想要完成一些事情

简单来说: 多巴胺就是我们大脑对我们的奖励系统

举例来说:

垃圾食品  (多巴胺水平提升200%)

尼古丁      (多巴胺水平提升40%-100%)

酒精          (多巴胺水平提升40%-200%)

色情内容   (多巴胺水平提升250%)

这些即时的满足来的轻易,却是"廉价"的多巴胺,如果不加以警惕,这种廉价的多巴胺会毁掉我们的人生,那么它是如何毁掉的?

当我们进行这些廉价的多巴胺,会大量的提高我们的多巴胺水平,但是在多巴胺激增之后,多巴胺水平往往会迅速下降,甚至低于正常水平。达到的多巴胺峰值越高,多巴胺低估就越远离正常的水平。

当多巴胺水平低于正常值时,你就会失去完成任务的动力。

但是努力获得的多巴胺带来的快感强度远不如廉价多巴胺,同时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精力和时间

如:锻炼身体,追求目标,学习新技能

当你一早就用了廉价多巴胺充斥大脑,随后很快就会进入多巴胺低谷。

接着当你需要开始工作时,多巴胺水平已经下降到低于正常值,这会让你缺乏动力去完成任务,缺乏动力就需要提升多巴胺,因此大脑会渴望再次回到多巴胺高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一个最基本生产力规则是保持一天的前2-4小时不受高度刺激的干扰


解决方法:多巴胺戒断

中午前不使用社交媒体,完成任务前不玩电子游戏,每天60分钟不碰智能手机,散步不带手机,多进行线下的活动,等许多方法

这些都可以让我们远离廉价多巴胺,同时,多巴胺戒断最重要的就是定期远离廉价多巴胺


📖三、理财是什么 

问题背景:

首先,各位要明确一个观点,理财并不是存钱,而是"钱生钱",然后用生出来的钱去消费和储蓄,很多人把理财理解为规划手里的钱怎么花,例如把钱分成几份分别花在哪,但是这只是攒钱,并非真正的理财。攒钱容易让你感到拮据,你只是把消费后移了而已,到头来你会发现根本没多多少钱,而懂得理财是会让你的钱像流水一样边花边进

很多人认为有钱才能理财,但是普通人更需要培养自己的财商,所以接下来请看讲解大多数人想要培养财商应该去做什么

理财,要轻储蓄重投资,用投资获得的钱消费,以及再投资再储蓄,很多人最大的一个误区,就是认为投资就是去做炒股这种高风险的事情(当然这确实是投资),不在你控制范围内的东西不叫投资,而叫做"冒险",投资是去做在你可控范围内,并确定会给你带来回报的事,要投资就需要分辨资源,往哪投才能到来高回报。


解决方法:

普通人最值得投资的有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时间,杨天真一个月拿3000工资拿2500工资请保洁,就为了节省时间,按照大部分的人的逻辑,肯定会为了把这2500给省了于是给活干了,而她就是用省下来的时间去学习去工作,所以她很快每个月赚的就不止3000块钱了,如果她当时只顾着埋头储蓄,存的钱肯定不会比她后面的工资多

第二个是技能,投资技能是完全稳赚不赔的事,你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技能提升,都会为你的收入添砖加瓦,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学到技能付出的成本其实比以前是低很多的,投资回报率是非常高的

还有就是改变你的思维首先你要学会用赚钱代替存钱,如果你当下想买的东西已经超过了目前的消费能力,你第一意识不应该是你要存多少的钱,应该是你要如何转到这笔钱,你要用消费的欲望去刺激自己想办法赚钱,再用赚到的钱去消费,这是非常快速能锻炼你赚钱能力的方法

另一个就是懂得复利,你要学会去挖掘已经被你买到手的东西,还有没有获得资源的可能性,出租就是一个典型的复利行为,复利不仅可以用在实际的物体上,也可以用在链接人脉资源上


📖四、强大的人是如何控制情绪的

内心强大的人分为以下六大方面进行管理情绪,如图->:

接下来分别进行细致的讲解->:

1.关注当下

当下有许多人迟迟被困在过去或者焦虑于未来,回望过去一直后悔,遥望未来一直焦虑,但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你的空想。

对于过去,错了就是错了,无论如何你已经走到了这里。

你能接受当下这个现状,就已经说明你当时的选择没错!你不接受当下这个现状,那就要抓准当下的每一次机会,注重于当下发生的一切,运用当下的一切更好地 "下棋布局" ,来弥补过去的自己

对于未来,未来不过是一种空想状态,不信你自己回想回想,人生几十余年,有几次你的未来恰好如你想的那样,你的未来时时刻刻随着当下而变化,也许你过好今天,未来就又会是一番模样。我知道许多人焦虑未来会失败,但是,你要记住->:

人生总是充满着无数的变数,纯粹的现实主义者,无论多么战战兢兢,无论多么机关算计,都无法克服淘汰出局的恐惧,人生总是充满无数的变数,机关算计太聪明,功利的计算与算计原本就是同义词,但对于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而言,世俗上的成功与失败终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只要理想依然高翔于空,那么也就没有最终的成功,也没有致命的失败,最可贵的是,坚持前进的勇气


2.认知理解

与自己的各种念头,想象和记忆保持距离,是为了让你意识到思维只是大脑产生的信息,而非事实。你在生活中认为你很失败,那么你真的失败吗?到底是真的失败了还是你只是有这样一个念头?

与自己的念头保持一定的距离,很多时候你所认为的并非是事实,而只是一个念头,而正是这份念头却让你陷入了情绪卷入状态


3.以己为景

"观察者自我"  每一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 "观察者自我",另一个是 "思考者自我"

什么是观察者自我?

观察者自我是你内在的 “觉察者”,它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能够不带评判地观察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身体反应。它不参与具体的想法或感受,只是静静地“看”着一切发生。
例如:当你感到焦虑时,“观察者自我”会意识到:“哦,我现在有焦虑的情绪。”

什么是思考者自我?
这是你日常的“思维机器”,不断产生念头、判断、回忆或想象。它可能被情绪驱动,容易陷入负面循环。
例如:焦虑时,“思考的自我” 可能会说:“我肯定做不好,别人都会嘲笑我。”

"观察者自我"要时刻感受当下"思考的自我"

为什么要这样?最简单的答案,是为了让你保持在当下以身入局的情况下看清形势,许多人对一件事情的复盘是在事情结束后,之后就会发现有许多不好的地方,而以观察者自我来感受思考的自我是以"观察者自我"为主,"观察者自我"会让你跳出思维的陷阱,"思维的自我"容易被情绪绑架,产生极端扭曲的想法(例如,我一无是处),“观察者自我”则能让你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念头,不是事实”,从而减少情绪卷入。

通过观察思维而非认同思维,你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避免被情绪管理你的大脑


4.承诺行动

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基于理论,只有理论可行实际才会可行(这一点在日后我会单开一个目录细谈)

"行动",要确保这件事对你有价值或者意义,也许在别人看起来毫无意义,但这是属于你自己的价值,不要因为别人的不理解不尊重而否定自己

如果你想旅行,那就周游五湖四海吧。如果你想善待家人,那就好好善待。如果你想尝试去飞,那就不妨筹集资财,准备收购或者炼出能飞行的蛊虫来。”
方源又指着小巷,然后指向街道:“你想要留在小巷里,你就留着。你想要汇入街道,和人群同乐,那就走出去。不要因为他们的态度,而委屈自己的心意。

 当然,行动并不是乱行动,瞎行动,否则只是无头苍蝇在乱飞

你的行动一定要具备以下几点:

1. 避开完美主义        2. 坚持下去

3. 这个行动方案理论上是可行的

4. 对你有价值或意义

将你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确保策略落地。注意,行动需要持续性和灵活性


5.明确价值 

明确个人核心价值观,并依此制定行动目标,这里说的价值观,是指你自己的想法,不是要去随波逐流,价值观是“承诺行动”的基础,它能帮助你在困境中保持方向感

人啊,你寻着其他存在踩踏出来的脚印行走,这固然会轻松安全,但你要想不平凡,想走出平凡深渊,一味地遵循别人的路,恐怕机会不大。你既然走了自己的人生路,一切的难关就得你自己闯,就得创新,就得有"自己的脚印"


他脱离地面上原本存在的脚印,开始涉足,没有较硬的地面,平凡深渊的地底,很不好走

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可以让你眼神坚定目标明确,即使他人不认可,但是只要你想这么活着,这样活着对你来说才算是精彩,才算是有趣,这就足够了


6.接纳情绪

我该怎么接纳情绪啊!他人对我指指点点,我放不下,我愤怒,我嫉妒,我后悔啊!

这里来讲一个小段落吧

他人的辱骂嘲讽,与你何关呢?那不过是旁人的看法罢了,若因为旁人的看法而活着,你又怎能享受生活,感受生活呢?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听听你自己的声音,你应当是什么样的人,你应当做什么,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在自己的道路上,独自朝圣

接纳你的痛苦情绪而非压抑或逃避,你每一次的对抗情绪,只会让你步入情绪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越抗拒越强烈。这时候,你最应该做的是接纳情绪,然后,去做你本来应该做的事,不要因为情绪的控制,而阻挡了你前进的步伐

接纳情绪之前,它是你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一旦你接受了它,它只会变成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当你一步步跨过这些垫脚石来到高处,真是不敢想象当时会有多轻松

up主OS内心:up主之前经常被情绪控制,被别人所说而感到愤怒,因比不过别人而产生嫉妒,等等。

但是现在来看,我的情绪似乎已经被"物化"了,虽然依旧会有情绪,但我更多的情况是第一反应去分析为什么别人想影响我的情绪(这里说的别人是因为我并不会因为自己的过错而生气,我自己的错我只会认为是我的判断出错/能力不够)

现在例如别人骂我,我只会思考,它为什么要这样,是不是因为嫉妒我。它为什么来讨好我,难道是发现了我的目的?它为什么比我优秀,它付出的是夜晚的时间和健康的身体,这样的路真的适合我吗?

如果遇到无法推导的行为,就是说毫无逻辑,比如我在公共洗衣机洗的衣服被别人直接拿出来后没有放进盆里而是直接扔到了不干净的洗衣机上,那么我虽然会生气,但是我还是会去做当下最应该做的事,因为我知道,情绪在有些时候毫无意义

我就类似于把情绪转换成了这样一种行为,当然我并不是说情绪不应该被释放出来,该用到情绪的地方还是需要用到的,因为我在文中说过->:

情绪不是 "绊脚石",而是 "垫脚石"


此处已为最新更新(2025.4.27),下次更新:5.5之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