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耦电容的作用和原理

作用

  • 滤除电源噪声:电源输出的电压并非绝对稳定,会存在一定的纹波和噪声。去耦电容能将这些高频噪声旁路到地,为电路提供相对纯净的直流电压,确保电路稳定工作。
  • 储能与释能:在电路中的芯片等元件工作时,电流需求会发生变化。当元件瞬间需要较大电流时,去耦电容可及时释放储存的电荷,满足元件的电流需求;在电流需求较小时,又能储存多余的电荷。
  • 抑制电磁干扰(EMI):可减少电路中电源和地之间的高频信号耦合,降低电路向周围空间辐射的电磁能量,也能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路。

原理: (去耦即退耦)

  • 电容的基本特性:电容具有 “通交流、隔直流” 的特性。对于直流信号,电容在充电完成后相当于开路,阻止直流通过;而对于交流信号,电容呈现出一定的容抗,容抗大小与信号频率和电容值有关,频率越高,容抗越小,交流信号越容易通过。
  • 旁路高频噪声:电源噪声通常包含各种高频成分。根据电容的特性,去耦电容对于这些高频噪声呈现出低阻抗路径,使高频噪声能通过电容流向地,而不会在电源线上传播并影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
  • 储能与释能原理:电容的储能公式为E=21​CV2,其中E为储能,C为电容值,V为电容两端电压。当电路中元件需要大电流时,电容两端电压会下降,电容通过释放储存的电荷来维持电压稳定,为元件提供电流;当电流需求变小时,电源又会给电容充电,使其储存电荷。

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

数字电路中典型的去耦电容值是0.1μF(100nF)。这个电容的分布电感的典型值是5μH。0.1μF的去耦电容有5μH的分布电感,它的并行共振频率大约在7MHz左右,也就是说,对于10MHz以下的噪声有较好的去耦效果,对40MHz以上的噪声几乎不起作用。1μF、10μF的电容,并行共振频率在20MHz以上,去除高频噪声的效果要好一些。

对于噪声能力弱、关断时电流变化大的器件和ROM、RAM等存储型器件,应在芯片的电源线(Vcc)和地线(GND)间直接接入去耦电容
去耦电容的引线不能过长,特别是高频旁路电容不能带引线。

Rule of Thumb:在电路板的电源接入端放置一个1~10μF的电容,滤除低频噪声;在电路板上每个器件的电源与地线之间放置一个0.01~0.1μF的电容,滤除高频噪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