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结构设计—— VLD

        横向变掺杂(Variation of Lateral Doping,VLD)的基本原理是:掺杂注入开孔的大小不同,退火后掺杂区的杂质浓度和结深也会不一样。利用这种现象在横向形成掺杂浓度及结深变化的P型区,如图 4-1 所示。有效的改善了主结电场,降低了芯片面积,提升了终端的耐压占比。

         可以通过调整 mask 窗口大小来控制掺杂浓度。图 4-2 是在确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改变 mask 窗口大小进行工艺仿真,然后测量其掺杂浓度。

设计方法

        在设计 VLD 终端时,可将整个杂质浓度变化的 P 型区看做一个场限环,设置在主结外侧,用来分担主结电场,提升击穿电压,如图 4-3 所示。从理论上来讲,主结与 VLD 掺杂区同时击穿时,耐压达到最大。因此,在设置 VLD 区域和主结之间的间距时,可参考单浮空场限环的设计方法。

仿真结果分析

        图 4-5 为在确定的工艺条件和mask参数下仿真得到的掺杂模型图。可以看出,VLD 掺杂区的结深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测量得到最大结深 Xj max=7.82um,最小结深 Xj min=6.33um。为了显示 VLD 结构的掺杂浓度变化,沿着图 4-6 中的虚线截取杂质浓度的一维分布曲线,如图 4-7。

 

         从图 4-7 可以看出,结深最大的地方,表面掺杂浓度约为 1.05E16 cm-3,结深最小的地方,表面掺杂浓度约为 3.09E15 cm-3,而且近似呈线性分布。

        图 4-8 为击穿时的电流密度分布。可以看出,在主结底部电流最集中,因此击穿发生在主结处

 

        图 4-9 为击穿时终端的碰撞电离率分布,图 4-10 为 VLD 终端击穿时的电场分布,并且电场较大的区域在 VLD 掺杂区底部和主结外侧底部,结合图 4-8、4-9、4-10 可以推断:击穿点在电场强度最大的主结底部而不是表面。

        图 4-11 为 VLD 终端在击穿时的电势分布,沿图 4-10 中 A、B 两条虚线,以及图 4-11 的表面分别截取表面以及体内的电场分布和电势分布得到图 4-12 所示的曲线。

        在图 4-12 中内部击穿点的电场一维分布曲线有两个峰值点,对应于主结底部和 VLD 掺杂区底部,分别是 2.77E5 V/cm 和 2.69E5 V/cm,VLD 掺杂区的峰值电场与主结很接近,说明 VLD 终端的效果基本达到最大了。由于击穿发生在主结底部,因此可以认为 2.77E5 V/cm 为此终端结构的临界电场。表面电场的峰值也有2个,最大的约为 2.28E5 V/cm,<临界电场,因此击穿不会发生在表面。另外,从电势分布可以看出,VLD 终端承担了大部分电压

        图 4-13 为击穿电压测试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VLD 终端的击穿电压约为 938.5V。

         从下表可以看出,VLD 终端能够较大程度上减小芯片面积,提升了终端的耐压占比。

  • 1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初识Visual Leak Detector   灵活自由是C/C++语言的一大特色,而这也为C/C++程序员出了一个难题。当程序越来越复杂时,内存的管理也会变得越加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内存问题。内存泄漏是最常见的内存问题之一。内存泄漏如果不是很严重,在短时间内对程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也使得内存泄漏问题有很强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然而不管内存泄漏多么轻微,当程序长时间运行时,其破坏力是惊人的,从性能下降到内存耗尽,甚至会影响到其他程序的正常运行。另外内存问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内存问题本身并不会有很明显的现象,当有异常现象出现时已时过境迁,其现场已非出现问题时的现场了,这给调试内存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Visual Leak Detector是一款用于Visual C++的免费的内存泄露检测工具。相比较其它的内存泄露检测工具,它在检测到内存泄漏的同时,还具有如下特点:   1、 可以得到内存泄漏点的调用堆栈,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得到其所在文件及行号;   2、 可以得到泄露内存的完整数据;   3、 可以设置内存泄露报告的级别;   4、 它是一个已经打包的lib,使用时无须编译它的源代码。而对于使用者自己的代码,也只需要做很小的改动;   5、 他的源代码使用GNU许可发布,并有详尽的文档及注释。对于想深入了解堆内存管理的读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可见,从使用角度来讲,Visual Leak Detector简单易用,对于使用者自己的代码,唯一的修改是#include Visual Leak Detector的头文件后正常运行自己的程序,就可以发现内存问题。从研究的角度来讲,如果深入Visual Leak Detector源代码,可以学习到堆内存分配与释放的原理、内存泄漏检测的原理及内存操作的常用技巧等。   本文首先将介绍Visual Leak Detector的使用方法与步骤,然后再和读者一起初步的研究Visual Leak Detector的源代码,去了解Visual Leak Detector的工作原理。   使用Visual Leak Detector(1.0)   下面让我们来介绍如何使用这个小巧的工具。   首先从网站上下载zip包,解压之后得到vld.h, vldapi.h, vld.lib, vldmt.lib, vldmtdll.lib, dbghelp.dll等文件。将.h文件拷贝到Visual C++的默认include目录下,将.lib文件拷贝到Visual C++的默认lib目录下,便安装完成了。因为版本问题,如果使用windows 2000或者以前的版本,需要将dbghelp.dll拷贝到你的程序的运行目录下,或其他可以引用到的目录。   接下来需要将其加入到自己的代码中。方法很简单,只要在包含入口函数的.cpp文件中包含vld.h就可以。如果这个cpp文件包含了stdafx.h,则将包含vld.h的语句放在stdafx.h的包含语句之后,否则放在最前面。如下是一个示例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   }   接下来让我们来演示如何使用Visual Leak Detector检测内存泄漏。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程序,用new分配了一个int大小的堆内存,并没有释放。其申请的内存地址用printf输出到屏幕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f()   {   int *p = new int(0x12345678);   printf("p=%08x, ", p);   }   void main()   {   f();   }   编译运行后,在标准输出窗口得到:   p=003a89c0   在Visual C++的Output窗口得到:   WARNING: Visual Leak Detector detected memory leaks!   ---------- Block 57 at 0x003A89C0: 4 bytes ---------- --57号块0x003A89C0地址泄漏了4个字节   Call Stack: --下面是调用堆栈   d:\test\testvldconsole\testvldconsole\main.cpp (7): f --表示在main.cpp第7行的f()函数   d:\test\testvldconsole\testvldconsole\main.cpp (14): main –双击以引导至对应代码处   f:\rtm\vctools\crt_bld\self_x8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