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喜雨》辩

在诸多杜诗选本中,对《喜雨》做了曲解。

请读原诗:

  

春旱天地昏,日色赤如血。农事都已休,兵戈况骚屑。

巴人困军需,恸哭厚土热。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

穀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

峥嵘群山云,交会未断绝。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

原注:时闻浙右多盗贼。

这首杜甫在川蜀写的诗,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瘼的真实情感。春早无雨,太阳炙热,这本来妨碍农事,再加之兵戈未息,藩镇作乱,老百姓就更忧愁了。正在这时,降了一场甘霖,解救了旱象。所以,杜甫感慨地说,“沧江夜来雨,真宰罪一雪”,意即上苍啊,你洗刷了自己的罪过,降下了这场好雨。最后诗人希望来一场滂沱大雨,洗净吴越一代旱象,为民解忧。

“雨”的意象在杜甫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杜诗二十余首写雨的诗中,有的是关心边戍而作,“莽莽天涯雨,江边独立时。不愁巴道路,恐失汉旌旗”,作者由雨引出心系之处,表现了对边戍的关切,充满了爱国之情。杜甫流寓在剑南和夔州期间,写了很多“雨”诗,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当成都久旱逢雨后,杜甫作《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欣喜之意无以言表。写雨最多的是夔州时期,有十六首。这些诗,有的写本地淡远风光,”风吹沧江去,雨洒石壁来“(《雨》)更多的是对农事和时局的关注,如”行云递崇高,飞雨蔼而至。皇天德泽降,燋卷有生意“,(《雨》),”片片水上云,潇潇沙中雨。“”久阴蛟螭出,寇盗复几许?“(《雨》二首),借雨写对吴楚盗贼侵入夔州的隐忧。总之,杜甫写雨,非闲逸之笔,而是因景寄言,表达内心的情感。

问题是历代注杜者,以小注为据,认为“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就是让雷公以滂沱大雨,把农民军涤荡干净。这是曲解杜甫诗意。这首诗,开头写无雨之忧,军戈骚屑,巴人困顿,因而问“何由见宁岁,解我忧思结”?正因如此,作者希望下一场大雨,以纾民困。怎能说杜甫有剿灭义举之意?当然,杜甫是不同意农民造反的,但他认为“盗贼本王臣”,只因为君王不行俭德而让农民当所谓盗贼的。杜甫诗中言盗贼有多处,此处只是一般意义。在结构上,这首诗前面有“真宰罪一雪,”,后有“滂沱洗吴越”,即降甘霖滋润大地,这是顺理成章的。怎能把“洗吴越”理解为剿灭吴楚一带盗贼呢?正如张锡厚先生所说,这首诗的锋芒,与其说是对着浙右的的起义者,不如说是对着当权者”(张锡厚:《关于杜甫世界观中的几个问题》)杜甫希望统治者,施民以德,轻徭薄税,自然百姓会安居乐业。所以雷公洗吴越,是寄希望于朝廷,实施仁政。这是此诗的言外之意。当然,杜甫的愿望在当时是难以实现的,但他的主张表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悯民情结,这在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