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一篇做微波传输线的第三种传输线——同轴线结构的HFSS仿真。
1.1 同轴线
同轴线是一种经典的TEM(横电磁波)模传输线。在同轴线中,电场和磁场分别沿径向和环向分布,且两者都与传播方向正交,因此是标准的TEM模。这意味着它在任何频率下都能保持TEM模的传输特性,只要频率没有达到极高的限制(即没有产生高阶模式)。
在这里补充一下,前两篇讲的微博传输线结构中,微带线是准TEM模传输,在低频或较低的微波频率下,微带线的准TEM模与理想的TEM模非常接近,性能可以近似看作TEM模。但是在较高频率下,非TEM效应(如色散效应和寄生模)开始显现。而带状线与同轴线一样,由于其对称结构(信号线和接地层被介质对称隔开),它可以传输纯粹的TEM模。带状线的电场和磁场在介质中是完全对称分布的,因此是标准的TEM模传输。
同轴线由共轴的内外导体组成,中间空气或填充高介电常数的绝缘介质。几何参数内外导体直径d和D,电参数:中间填充介质的电参数,它是一种不平衡传输线。
同轴线的特性阻抗 Z0Z_0Z0 由其内外导体半径和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ϵr\epsilon_rϵr 决定。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Z0为同轴线的特性阻抗,D为外导体的内径,d为内导体的外径,ϵr为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内外导体的尺寸比 D/d 和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是影响特性阻抗的关键参数。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阻抗匹配。
2.1 HFSS仿真设计
选用介电常数为4,3,损耗正切为0.0009的板材。设外导体直径 Do =5mm,同轴线长度 L =15mm,计算得出内导体直径Di=0.88mm
2.2 HFSS建立3D模型
1)建立新工程 coax.hfss
2)建立3D模型
3)设置板材
将内导体设置为pec材料(理想导电体),外导体设置为polyamide(介电常数为4.3)
4)设置端口激励
将同轴线上下端口设置成Wave Port 激励
2.3 求解设置
求解频率设为5GHz
2.4 仿真结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本次仿真得到了较为准确的仿真结果Zo=50Ω;
2.5 结论
通过HFSS仿真,我们得到了50欧姆同轴传输线在不同频率下的电磁特性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同轴传输线的阻抗在0-10GHz频率范围内基本保持在50欧姆左右,符合同轴传输线的设计要求。传输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高频信号在同轴传输线中会产生较大的能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