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PCB板布线走线布局及附铜封装
前言
大家好,本文章要给大家分享的是51单片机PCB板布线走线布局及附铜封装。在制作51单片机布线及附铜封装时,首先需要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基础。布线是电路设计中的关键步骤,它关系到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附铜封装则是为了提高电路板的机械强度和散热性能。在设计过程中,要确保信号完整性,避免电磁干扰,并合理布局电源和地线。通过精心的布线和封装设计,可以显著提升51单片机的性能和稳定性。对我而言,这应该PCB工艺制作中最难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内容有点多,希望大家耐心阅读(本文创作不易,麻烦大家点个赞支持一下,谢谢!)
正文
首先打开我们的Altium designer,在我们的PCB工程文件上添加PCB电路板,如图:
然后把我们原理图上元器件导到我们的PCB板上去。步骤:点击设计→Update PCB Document PCB1.PcbDoc→执行更改(前提是我们先保存好我们的PCB工程文件,不然是导不过去的),如图:
导过来以后把它拖到我们的PCB板中,选中它点击Del(delete删除键)即可删去红色底框,如图:
然后再回到我们的原理图中1点击右键2在新窗口打开,再进行分屏,不知道怎么分屏的可以看我前面的文章,如下图:(点击右图小红框里面的羽毛,变成钉子以后拖动PCB板,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大的空间来布线走线布局)
最重要的部分来了!
第一步,选择方框,第二步,把器件原理图框起来,然后在右边的PCB板中就会显示出来(左图所框的就是右图所框的东西)。如图:
我们先把器件摆好,(位置大致像原理图位置)我们再去仔细地摆(只有多练才能越摆越好) 如图:(刚开始摆可以摆开点,不用这么紧凑)
大致摆好后,我们开始布线走线,我们一般都是底层布线走线,所以我们选择下面的bottom Layer(蓝色的线),再选择上面的走线键,如图:
(注:如果我们在布线走线布完大部分的线以后,发现有一根或两根线实在布不了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顶层走线(Top Layer),这也是可以的,但原则上要尽量底层布完)
这是布线走线布完调整之后的效果,如图:
接着我们就要开始附铜,我们一般附的是顶层(Top Layer)和底层(Bottom Layer)的铜,所以本文只展示顶层和底层所附的铜。
首先选择下面的Keep Out Layer ,选择我们的线,然后把我们的PCB板框起来,再选择我们下面的机械层(Mechanical 1)进行同样的操作,如图:
这是用Keep Out Layer和机械层(mechanical 1) 框成之后的效果,如图:
框完之后,我们用方框的它们全部框起来,然后点击设计,选择板子形状,最后选择按照选择对象定义,如图:
到了我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附铜
具体步骤如图:(注:3属性中的名和层要一致)
点击确定之后,我们再一次把它们框起来,框完之后即可完成附铜,如图:(注:蓝色图是底层附铜,红色是顶层附铜,顶层是在底层的基础上附铜的)
如果大家想在PCB板上面进行标注,我们可以选择底下的Bottom Overlay,然后选择A,再按Tab键,根据个人需要修改信息,最后点击确定就可以啦!(做完记得保存,以免丢失)
本文就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观看!
总结
51单片机PCB设计中,布线和布局需考虑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和热管理,合理规划电源、地线和信号线,以及元件布局,以确保电路性能和可靠性。这里只是简单地跟大家分享,内容及细节不够严谨,望大家理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