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将面临的种种问题;
1.研发绩效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研发绩效管理流于形式、没有标准、秋后算帐
2).研发人员的“幼稚”、盲目创新
3).研发团队的激励手段缺乏和滞后
4).研发的计划太具有挑战性,导致绩效目标无法达成,造成考核困难
5).……
2.针对以上问题业界最佳实践的解决之道
3.研发的价值链分析
4.研发绩效管理的独特性
1).创新型工作的特点
2).研发人员的特点
3).研发绩效管理的原则
5.研发绩效管理的PDCA循环(计划、辅导、考核与评价、反馈)
6.如何利用绩效管理对产品开发进行牵引
7.研发人员激励要素的构成
8.研发人员激励措施的设计
1).物资激励
2).非物资激励
3).激励手段的灵活运用-》如何低成本达到良好的效果
9.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的总体思路
1).研发中高层的绩效管理
2).产品经理&职能部门经理的绩效管理
3).基层员工的绩效管理
... ...
关键的技术研发人员该如何激励?
对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是必要的、重要的。那么,如何激励,才能让企业方和技术人员双方均觉得可行,我们在这里进行详细的探讨。
1、与其他类型人员激励模式相同,但绩效考核显示差异性。
对于已经在公司工作多年的核心技术研发人员来说,享受与其他类型的核心人员平等的激励待遇,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公司内部实行的是期股激励制度,且激励平台只有公司一级,那么核心技术研发人员也可以按照此制度获得激励,在激励股分配上,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岗位类别获得激励上的侧重。
在公司层面上,技术研发人员受到的约束是一样的,即是公司的业绩指标、发展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在个人绩效考核层面,技术研发人员的特殊性需要突出出来:技术人员的个人指标应更多与研发的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研发的阶段性进展是否符合要求、研发成果是否被应用生产端认可挂钩,研发出技术的应用情况、研发产品的销售情况等挂钩。
2、根据技术实现情况,分阶段给予激励。
这种激励方式尤其适合于新引入的核心技术研发人员。企业在与意向的技术研发人员沟通时,基于双方利益点的不同,如果技术研发人员看好企业,则会倾向于夸大自己的技术实力和技术实现的预期回报,从而要求企业老板给予较大比例的股权,此时企业家本人无法准确知道对方拥有的技术或者技能,到底可以为企业带来多少的价值。如果企业家直接不同意对方要求,则无法引进这类人才,但如果100%答应对方,则难以把控技术人员的贡献。
为了平衡双方的诉求,我们建议,企业家可以答应意向加入进来的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相应的股权,但是,这部分股权要在一定的时间,分步给到位。举个例子来说,企业家在和准备引入的核心技术研发人员沟通,初步约定要给10%的公司股权,那么可以按照每年给予2.5%,四年给予完毕,每年给予都有一定的要求,包括研发、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完成度,每年完成后,当年的2.5%进行注册或者授予。通过这样的操作,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留下人才的同时防范企业利益流失;另一方面可以让技术研发人才看到奔头,不断朝着企业目标进发。
3、一次性授予,但需签对赌协议。
现在的企业家往往求贤若渴。一旦在市场上碰到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企业可能愿意花费大的代价,将人请过来。殊不知“请神容易、送神难”。对于十分自信于自己技术的专家、大牛,如果分阶段给股权,他们很可能不乐意,而企业家又非常希望将这样的人才“为我所用”。
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企业家可以根据与技术大牛商谈的股权比例,一次性给予技术大牛,将人才请进门。技术人才在企业当中发挥出预想的作用,自然是各方愿意看到的结果,但也有可能最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原先说的美好的前景并没有成为现实。
为了避免未来合作不愉快带来的潜在纠纷风险,企业家在引进技术人才时就要“约法三章”,该有的约定一定要约定好,“丑话说在前头”。第一,给的股权是带有条件的,需要在若干年达到研发和技术转化的目标,如某一年没达到目标,则收回授予股权的25%,某两年没达到目标,则收回授予股权的50%......有了规矩,企业家可以更放心的把核心工作交由技术人才去做,而技术人才也知道前期获得股权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还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将股权变成自己的财产,为自己带来回报。将制度落在纸上后,在每年的一个固定时间段,企业和技术人才可以对照要求,实现即解绑一部分;如果没有达成相应要求,则坚决按照要求回收。
4、将技术部门独立核算,增强技术人才的积极性。
传统的观点下,技术研发部门没有产品输出,不产生销售收入,因而只被作为费用部门。当一个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规模尚小,研发人员并不稳定,且研发方向不明确时,对于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还是可以从上述三点进行思考较为妥当。
如果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已经较为成熟,人员结构较为稳定,研发制度基本完善,且研发方向相对明确,则可以推行研发部门内部独立核算并加以激励的制度。
我们在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技术研发部门人员激励中就推行了这样的激励政策,政策得到技术部门核心领导的高度赞同。大致做法是:明确技术研发部门收入包括政府研发补贴、科研成果转让收入、公司科研奖励、新产品上市3年的销售提成、新工艺上线3年内带来的成本降低额以及内部成果转让等,相应的成本费用为研发人员工资薪酬、业绩奖金、项目奖金、项目费用、技术设备采购、研发材料采购、对外合作费用等,技术研发部门的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差值就是利润。部门内部人员可以直接在部门平台进行股权激励或者进行利润提成。当然,如果公司有上市计划,则应将核心技术人员还需在公司平台进行激励,或约定在公司即将上市时将技术部门的激励转换到公司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