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模型备案政策
大模型备案政策背景与目的
2025 年清朗行动升级,中央网信办明确要求,利用生成式 AI 技术向境内公众提供内容服务的企业必须完成大模型备案和算法备案,否则将面临整改、处罚甚至关停风险。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事前风险管控,确保大模型在正式投入市场前已满足国家安全标准及合规要求,有效预防潜在危害,构建安全可靠的人工智能生态。
大模型备案范围
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情况需进行大模型备案:
自主研发大模型具备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能力需要备案
调用第三方模型经过微调,具备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能力且有训练数据需要备案
直接调用第三方模型,没有经过微调没有训练数据需要做大模型登记
二、大模型备案材料清单
- 《大模型上线备案申请表》
- 安全评估报告
- 拦截关键词列表
- 模型服务协议与隐私协议
- 语料标注规则
- 评估测试题集
三、大模型备案全流程操作指南
1.企业向属地网信办报备,领取申请表
2.准备备案材料及相关附件
3.企业内部展开安全评估及调整优化
4.汇总安全自评估结果填报备案材料及相关附件
5.属地网信办审核通过上报国家网信办复审
6.复审通过后下发备案号
四、大模型备案关键注意事项
语料来源合法性
境外开源语料占比不得超过30%,自采语料需提供采集证明,商业语料需购买协议。
测试题集质量
测试题需覆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中的 5 大类 31 小类风险场景,避免短词或长文章形式。
法律责任
未备案或提供虚假材料将面临警告、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甚至刑事责任。
五、大模型备案政策意义:合规即竞争力
强制性备案市场准入
大模型备案是 APP 上架、参与政府采购等场景的必备资质。
品牌信任
备案号可增强用户对产品安全性的信任,提升企业在 AI 领域的竞争力。
技术迭代
通过备案审核,企业可获得监管部门的专业反馈,推动模型优化升级。
地方补贴
深圳、广州等地对完成备案的企业最高奖励 100 万元,并提供算力券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