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 小学语文中年级作文教学中个性化表达的引导与实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 1.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标准化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作文缺乏个性,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要求语文教学应该立足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个性化发展。为此,本课题选择这一研究主题,旨在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作文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个性表达等综合能力。 2.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高羽佳(2020)从布设想象场景,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关联实际生活,丰富作文素材;注重写作训练,提升写作质量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的有效思考。徐娅妮(2020)研究挖掘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写作特性。李美霞(2020)认为个性化教学并非只是一对一教学,还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具有灵活性,可以借助小组、小集体的形式展开教学,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蒋太霞(2018)研究了微写作教学模式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写作水平与综合素养。 在作文教学方面,国外学者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并提出了多元的教学策略。如将动机性教学策略融入写作教学对学生写作的影响(2024)Muhammad Rahimi、如何进行创意写作教学(2023)ten Peze Anouk。 综合国内外研究来看,学生个性化表达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课题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探索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 图1 知网检索图 3.核心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包括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表达。 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及相关思想情感,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个性化表达:指在语文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展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它要求学生拘泥于固定的写作模式,勇于新的创新表达方式。 4.研究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学科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教学需要立足学生为本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并为教学提供了教学建议,能够指导研究的顺利进行。 教育心理学:小学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黄金时期,他们渴望表达自我,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我。 |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 1.学术意义 (1)响应教育政策:本课题响应了我国有关语文教学的相关政策,五《衣物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旨在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相关政策要求,帮助学生掌握个性化的表达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理论的创新:课题致力于探索在如何通过引导学生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掌握个性化的表达方法,提升其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不仅有助于加深教师对个性化表达的了解,并掌握相关写作教学方法,还能推动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发展。 2.应用价值 (1)指导教师写作教学价值:课题可以提出具体的作文教学实施路径,为学生个性化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价值: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通过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表达,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实现他们的全面成长。 | ||||||||||||||||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研究目标 课题主要探索小学语文中年级作文教学中个性化表达的引导与实践策略,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了解个性化表达在作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掌握相关理论基础。 构建一套个性化表达引导与实践的教学策略体系,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套可操作的个性化表达教学方法。 2.研究内容 (1)前期调查: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调查法等方法,深入探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理论框架:针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相关学术期刊、政策等,并结合写作教学的特点,明确写作教学中学生个性化表达培养的关键环节。 (3)小学语文中年级作文教学中个性化表达的教学创新设计:结合相关政策与教学理念,探索具体方案策略。 ①通过讲述故事、播放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写作情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并针对某一话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层面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兴趣,设计多样化的写作任务,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大胆创新。 ④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图2 新课标对于语文的教学建议 | ||||||||||||||||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 1.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2 年 月—202 年 月) (1)依照课题研究要求,做好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分析,明确课题研究方。 (2)做好课题申请书撰写工作,同时对课题研究的内涵以及目标进行分析。 实施阶段(202 年 月—202 年 月) (1)开展调研,了解教学现状与问题。 (2)通过访谈,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与建议,进行完善。 (3)撰写相关论文。 课题完善(202 年 月-202 年 月) (1)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策略。 (2)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查漏补缺,迅速完善。 结题阶段(202 年 月-202 年 月) (1)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汇总研究成果。 (2)撰写研究报告。 (3)申请结题鉴定。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学术期刊、教育教材、相关政策等,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个性化表达等定义、特点、内容等进行梳理总结,为课题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案例研究法:选择几个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其实际教学过程中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教学内容、方法、存在的的问题以及实际教学效果等,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证经验借鉴。 (3)调查研究法: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教师对在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的认识、看法和策略,还有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习情况等,并在行动研究后跟踪调查学生的实际写作学习等情况。 (4)行动研究法:实施实际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教学实践,在实践之后收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写作水平、核心素养、语言表达等,探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实际促进效果,为课题提供实证依据。 图3 研究方法 | ||||||||||||||||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1.课题研究条件 参考文献: [1]Rahimi M .Effects of integrating motivational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into a process-genre writing instructional approach on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argumentative writing[J].System,2024,121103261-. [2]Anouk P T ,Tanja J ,Gert R , et al.Instruction in creative and argumentative writing: transfer and crossover effects on writing process and text quality[J].Instructional Science,2023,52(3):341-383. [3]高羽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7):68. [4]徐娅妮.写出个性,拒绝模仿——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J].参花(下),2020,(04):98. [5]李美霞.基于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77. [6]蒋太霞.初探微作教学促发个性表达[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7):40. 研究时间经费:学校有较广泛的渠道了解、学习各种与本研究相关的硬件软件或平台;课题研究经费学校将给予大力支持,且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开展课题研究。 研究资料:由互联网、图书馆等进行检索。在课题开展之前,课题负责人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文献搜集和调研工作,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课题相关的文献,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理论基础。 设备准备:学校建有图书馆、影音室、资料搜寻室等;有线和无线网络覆盖整个园区,网络高速、稳定,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学校重视语文教育的创新教学工作,课题研究经费学校将给予大力支持,且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开展课题研究。 2.预期成果
| ||||||||||||||||
申报人所在学校意见 | 负责人: 年 月 日 | ||||||||||||||||
申报人所在乡镇中心校意见 | 负责人: 年 月 日 | ||||||||||||||||
教育局教研室审批意见 | 负责人: 年 月 日 |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