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策略

下次有时间我们聊聊产业互联网IT平台的特性,本期我们先讲几个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策略。

策略1:IT融合团队策略

传统IT团队+互联网IT团队+专业服务公司,做到“懂行业”+“懂互联网”+“懂标杆实践”,打造融合的团队。

策略2:多速IT策略

产业互联网本身具有双重属性,既能迭代,又能增量。对于关键的“内核”,比如交易、供应链金融,可以采用更加严格的增量开发的策略;而对于“外延模块”,比如跟用户的交互,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产品迭代方式,敏捷开发。

策略3:MVP实现策略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的可交付的产品),是产业互联网在整个平台搭建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策略。MVP强调先确定可行,然后控制为最小,在这个最小的范围内,向客户交付一个有足够价值感和足够体验的产品,对于客户来说是刚需价值。MVP策略有几个关键词——刚需价值、最小体验,同时是技术上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MVP是非常适合产品互联网平台建设过程中去遵循的很重要的策略。

 

三、产业互联网IT平台的建设路径有没有规律?

1、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的规律

///观点1

结合业务模式的演进,产业互联网的IT平台能力需要同步进化

下图是一些比较典型的产业互联网代表企业从探索期、起步期到拓展期,他们的平台模式是一个演进的过程。

 

图5   产业互联网代表企业平台模式演进过程

从整个产业互联网的业务模式的演进上来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扩大、不断扩展的过程。

 

图6   产业互联网平台模式进化的一般路径

我们把这个过程也做了一个抽象,叫产业互联网平台模式进化的一般路径,如上图(图六)所示。整个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模式,是有一个进化的路径的。面对这种进化路径,我们会发现它需要的IT平台也是需要同步进化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1)如果只做互联网的电商的平台,那么它需要的就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技术架构,需要把企业的后台,比如说ERP、人财物接起来,同时有一个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的架构。这是典型的电商产业互联网架构。

2)如果要做供应链的产业集成,需要跨企业实现订单的连接、质量的连接、作业计划的连接等等,适用的是工业互联网SAAS的模型。

3)再比如,像欧冶,从整个钢铁生态圈来看,就会有一个更加宏观的IT架构。中间的生态层及会包含多种云,比如欧冶云、金融云、宝信云等等。再往上,会有更加开放的服务,包括工业APP等。所以它是一个更加宏观的IT架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伴随着整个产业互联网平台模式的演进,对应的IT平台架构也在不断演进的过程。

///观点2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