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 第三版 王爽 读书笔记

《汇编语言》 第三版 王爽

(专升本 重点掌握 8086 微处理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存储 器的构成及扩展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包括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方法),输入输出方 式、中断系统及常用接口技术,使学生具备微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

1.1 机器语言

每一种微处理器,由于硬件设计和内部结构的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电平脉冲来控制,使他工作。

所以每一种微处理器都有自己的机器指令集,也就是机器语言

(微处理器: 与传统的中央处理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容易模块化等优点。微处理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寄存器堆、[运算器]时序控制电路,以及数据和地址总线。 )

1.2 汇编语言的产生

因为机器语言带来的麻烦(难于辨别和记忆),所以汇编语言产生了。

(寄存器:CPU中可以存储数据的器件,CPU中可以有多个寄存器。)

编译器:将汇编指令转换成机器码

1.3 汇编语言的组成

三类指令

  • 汇编指令:机器码的助记符 【汇编语言的核心。决定了汇编语言的特性】

  • 伪指令:没有对应的机器码,由编译器执行,计算机并不执行。

  • 其他符号:由编译器识别,没有对应的机器码(+、-、*、/)

1.4 存储器

指令和数据在存储器中存放,也就是内存

1.5 指令和数据

在内存或磁盘上,指令和数据没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CPU在工作的时候把有的信息看作指令,有的信息看作数据。

1.6 存储单元

存储器被划分成若干个存储单元,从0开始编号。

磁盘的容量单位同内存的一样,实际上以上单位是微机中常用的计量单位。

1.7 CPU对存储器的读写

【控制总线】{读或写命令是由几根控制线综合发出的,一根称为“读信号输出”的控制线;一根称之为“写信号输出”的控制线}

CPU想要进行数据的读写,必须和外部气节进行下面3类信息的交互

  • 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信息)

  • 器件的选择,读或写的命令(控制信息)

  • 读或写的数据(数据信息)

读取数据过程

CPU通过地址线将地址信息3发出,CPU通过控制线发出内存读指令,选中存储器芯片,并从中读取数据,存储器将3号单元中的数据08 通过数据线送入CPU

写操作与读操作类似

1.8 地址总线

一个CPU有N根地址线,则可以说这个CPU的地址总线的宽度N。这样的CPU最多可以寻找2的N次方个内存单元。

1.9 数据总线

CPU与内存或其他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是通过数据总线来进行的。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

8088CPU的数据总线的宽度为8,只能一次传8位数据,所以当向内存写入数据89D8H,时需要进行两次数据传送。

8086CPU的数据总线的宽度为16,可以一次传送16位数据,所以可以一次传送数据89D8H。

1.10 控制总线

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总线来进行的。(控制总线是一个总称,其是一些不同控制线的集合。有多少控制线就是CPU提供了对外部器件的多少中控制。

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外部期间的控制能力。

1.1~1.10 小结

1.汇编指令是机器指令的助记符,同机器指令一一对应

2.每一种CPU都有自己的汇编指令集

3.CPU可以直接使用的信息在存储器中存放。

4.在存储器中指令和数据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5.存储单元从零开始顺序编号

6.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8个bit,即8位二进制数

7.1byte=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8.每一个CPU芯片都有许多管脚,这些管脚和总线相连。

也可以说,这些管脚引出总线。一个CPU可以引出3中总线的宽度标志了这个CPU的不同方面的性能:

地址总线的宽度确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数据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与其他期间进行数据传送时的一次数据传送两

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系统中其他期间的控制能力

检测点1.1

8KB=1024x8 Byte

1024个;0到1023

1024x8;1024

1024x1024x1024;1024x1024;102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