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基础学习1——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前言

本文是21天学习挑战赛的第一天,会有一个系列的文章重新梳理算法,本文主要是描述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活动地址:CSDN21天学习挑战赛

🟡时间复杂度

1️⃣实例说明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1 , sum = 0;
        for(i = 0 ; i <= 100 ; i += 1){
            sum = sum +i;
        }
        System.out.println("和是:"+sum);
    }
}

public class 运用for语句求和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 = 0;
        int n = 100;
        sum = (n+1)*n/2;
        System.out.println("和是:" + sum);
    }
}

上面两个程序的执行时间不同;第一个程序需要执行100次累加语句,而第二个程序只需要执行三次运算,这就牵涉到时间复杂度

2️⃣时间复杂度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可得出结论:算法函数中n最高次幂越小,算法效率越高
在比较算法随着输入规模的增长量时,规则如下

  • 算法函数中的常数可以忽略
  • 算法函数中最高次幂的常数因子可以忽略
  • 算法函数中最高次幂越小,算法效率越高

3️⃣算法时间复杂度计法

(1)大O记法

大O记法的规则如下:

  • 用1取代运行时间中所有的加法常数
  • 修改后的运行次数中,只保留高阶项
  • 若高阶项存在且系数不为1,则去除系数

下面是一些实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sum =0;//执行1次
	int n = 100;//执行1次
	sum = (n+1)*n/2//执行1次
}

这个程序执行了 3 次,根据规则记为O(1)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 = 0;
        int n = 100;//执行1次
        for(i = 0 ; i <= n ; i += 1){
            sum = sum +i;//执行n次
        }
        System.out.println("和是:"+sum);
    }
}

这个程序执行了 n+1 次,记为 O(n)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 = 0;//执行1次
        int n = 100;//执行1次
        for(i = 0 ; i <= n ; i += 1){
        	for(j = 1 ; j <=n ; j++){
            	sum = sum +i;//执行n^2次
            }
        }
        System.out.println("和是:"+sum);
    }
}

这个程序执行了 n^2+1 次,记为 O(n^2)

(2)常见大O阶

  • 线性阶

非嵌套语句涉及;随输入规模扩大,计数次呈直线增长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1 , sum = 0;
    for(i = 0 ; i <= 100 ; i += 1){
    	sum = sum +i;
    }
    System.out.println("和是:"+sum);
}
  • 平方阶

一般嵌套语句涉及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 = 0;//执行1次
    int n = 100;//执行1次
    for(i = 0 ; i <= n ; i += 1){
    	for(j = 1 ; j <=n ; j++){
        	sum = sum +i;//执行n^2次
        }
    }
	System.out.println("和是:"+sum);
}
  • 立方阶

一般三层嵌套循环涉及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 = 0;//执行1次
    int x = 100;//执行1次
    for(int i = 1 ; i <= n ; i++){
    	for(int j = i ; j <=n ; j++){
    		for(int j =i; j <=n; j++){
        		x++
        	}
        }
    }
	System.out.println("和是:"+sum);
}
  • 对数阶
int i = 1, n = 100;
while(i<n){
	i = i*2
}
  • 常数阶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100;
int i = n+2;
System.out.println(i);
}

时间复杂度总结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方法调用时间复杂度

只要将方法体内语句代替方法名,即可用上述方法求出时间复杂度

public class Test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100;
        show(n);//执行n次
        
        for(int i = 0; i < n; i++){
            
            show(i);//执行n次
            
        }
        
        for(int i = 0; i < n; i++){
            for(int j = 0; j < n; j++){
                
                System.out.println(j);//执行n^2次
                
            }
        }
    }
    
    private static void show(int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System.out.println(i);//执行n次
            
        }
    }
}

总共执行:n + n * n + n^2 = 2n ^2 + n 次
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2)

(4)最坏情况

最坏情况指将程序运行到最后一种情况才是期望的目标,在考虑时间复杂度时要考虑最坏情况

🟡空间复杂度

1️⃣Java中常见内存占用

数据类型占用字节数
byte1
short2
int4
long8
float4
double8
boolean1
char2

2️⃣创建对象内存占用

  • 计算机一次访问一个字节
  • 每个对象自身开销16字节,用来保存对象头信息
  • 一个引用(机器地址)需要8字节
  • 内存若不够8字节(或其倍数),自动填充为8字节(或其倍数)
  • 一个原始数据类型的数组需要24字节的头信息
    (16字节自己对象开销+4字节保存长度+4字节填充为8整数倍)

🟡结语

从下一篇文章起会分享有关算法中排序的知识点以及对应习题

  • 14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lita11101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