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写作的六个基本步骤

文献综述注意的亮点:

1.阅读大量文献

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如果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理解他人研究结果,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就会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劳动,或者脑洞开的太大,论文可行性不高。

2.综合分析

综述不能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

如果是“综”而不“述”,那么即便是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写文献综述可以采用“填充法”,简而言之就是画导图、列框架、不断细化内容。具体如下:

01 一个主题

即确定论文选题,围绕这个选题查找、阅读、挖掘文献信息

02 一个导图(思维导图)

围绕论文选题,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列一个文献综述的大纲,再按照大纲一步步把内容填充进去。尽管每个学校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是通常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结构是

引言/研究背景———主体/研究现状———小结/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参考文献

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一)引言/背景

引言不用太长,表明研究背景即可。

现实素材:统计数据、生产生活实例、政策法规等

理论素材:基础理论研究的焦点、关键点、文献计量学分析等

(二)主体

主体部分主要讲研究现状。对于仍处于新手期的童鞋,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思路整理、归纳文献。

1.时间顺序法:

分析主题的历史发展脉络,按照时间顺序论述,适用于讲述对象的发展及演变历程。

2.因果分析法:

分析影响对象发展的因素,或被对象影响的因素,把每一个可能的原因/结果罗列出来,分别论述,适用于技术工艺优化、问题分析等研究。

1)影响A的因素

2)被A影响的因素或A导致的结果

3.“构效关系”法

适用于论述某一物质的结构、功能、应用,或一个设备的结构、功能、应用,或一个理论的释义、作用、应用等论文研究。

4.现状对策法

适用于分析某一现象、事物的起源、发展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等论文研究。

5.分工组合法

论文有两个研究对象,如,物质1—物质2、现象1—现象2、物质/仪器—疾病、物质—设备、物质—方法、设备—理论方法,可以先分别论述两个研究对象的情况及遇到的问题,然后论述两者组合后(可能的)情况和优势。

6.流程叙述法

按照对象的工作流程、工艺步骤依次论述每一步骤的研究情况。

(三)小结/研究目的与意义

前面也提到,综述不能只“综“而不”述“。一定要在归纳整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想法和研究思路,提出展望。

尤其是作为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在综述小结部分要提出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自己的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过渡到自己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

上述不同的写作思路无优劣之分,大家可根据选题和文献收集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思路,并对每一个思路和框架进一步的细分。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将这写思路进行排列组合、相互嵌套。通过对写作框架的细化和内容填充,轻松搞定文献综述。

03 一个工具(参考文献排版工具)

搞定文献综述的内容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格式排版,尤其是参考文献的排版,涉及的细节非常多。推荐两个自动生成参考文献的工具:Endnote和 E-study。

Endnote属于比较经典、成熟的文献管理工具,个人觉得写英文文章时非常好用,很多SCI期刊也推荐用它排版。但是排版中文参考文献的体验不太好,喜欢的同学可以自己找一下破解版安装包。

相对来讲,E-study是比较新的一个文献管理软件,它的功能更多,在排版中文参考文献的时候比较好用,而且里面有很多期刊的投稿模板可以参考。E-study是免费软件,大家可以在官网直接下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