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定位技术的重要位置是由蓝牙BLE AoA技术占据吗?还是UWB更值得期待?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数据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可,数据将成为所有企业最核心的资产,而在众多的数据当中,位置数据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未来一半以上的信息都与位置数据相关。

要采集位置数据就需要依赖定位技术,最近几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定位技术的各项性能指标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基于定位技术的相应市场也正在逐渐开启。

基于此,笔者通过对2019年定位行业年度事件的总结,和大家讨论高精度定位技术与位置服务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蓝牙5.1标准发布,支持精确定位

蓝牙技术联盟在2019年1月推出的蓝牙核心规范Core specification 5.1,该新的蓝牙核心规范将测向功能(Direction Finding)正式纳入其中,使搭载了蓝牙技术的装置可侦测蓝牙信号方向,提供厘米等级的定位精准度。

高精度定位技术的重要位置是由蓝牙占据吗

点评:作为一项定位技术,蓝牙已成手机中的标配是其最大的优势。不过此前基于蓝牙RSSI定位技术虽然使用方便,成本也比较低,但定位精度一直不是很理想,使得很多场景应用受限。本次协议标准的更新,通过蓝牙AOA/AOD定位可将定位精度提升到亚米级。此外,再结合蓝牙本身的优势,使得整个定位行业对蓝牙定位技术及相关市场都充满了期待。笔者也了解到,目前各大主流的蓝牙芯片厂商都在积极的研发蓝牙AOA芯片,预计在2020年下半年会有一些产品面市,2021年后会有大量的产品面市。

2、精位科技发布首颗国产自主可控UWB定位芯片

成都精位科技于2019年3月9日,发布了国产首颗自主可控UWB定位芯片UWB-JR3401以及UWB定位发射模组-JTM001、UWB接收模组-JRW001,该芯片和模组产品将重点应用工业智能制造、自动驾驶领域。

12月底,精位科技对外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将进一步扩大在UWB系列芯片上的研发。

点评:UWB定位技术的芯片之前主要由爱尔兰芯片厂商Decawave提供,国内也有些厂商用分立元件的方式进行应用,国产UWB定位芯片一直处于空白。因此,精位科技发布的这款国产UWB定位芯片也被业内人士给予了厚望。

应当注意的是,芯片市场的推广,需要搭建整个完整的生态链,并且芯片技术的成熟稳定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此,精位科技的芯片发展也将面对不小的挑战。

3、苹果秋季发布会新品手机内置UWB芯片

2019年9月11日,苹果发布iPhone11,UWB(UltraWideband)技术成为其关键创新功能,备受市场瞩目。利用UWB技术,iPhone能够作为一个控制中心更好的与苹果其他的设备相连接。iPhone历来是新技术的风向标,苹果如果加大规模推广UWB技术及其生态,将显著降低UWB技术的使用成本。此举,被业界解读为打开了UWB技术消费级应用的大门。

点评:此前,UWB定位技术主要在企业级应用市场推广,虽然性能优越,不过比较小众。此次苹果在其新品手机中植入UWB芯片,将会正式开启UWB在消费级的应用市场,对整个UWB定位产业的扩大与成熟有很大的帮助。目前UWB定位技术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费用太贵,而手机植入后,也将会对成本下降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让外界对UWB定位技术有了很高的期待。

4、NXP上线针对消费领域的UWB芯片

2019年,9月17日,NXP正式推出安全精密测距芯片组 SR100T,可为下一代支持 UWB 的移动终端提供量身定制的高精度定位性能。借助 SR100T,移动终端将能够与智能门、入口和汽车进行通信,一旦靠近即可将它们开启。智能灯具、智能音箱和任何其他具备 UWB 传感功能的互联设备能够感知用户在不同房间的移动。

11月初,恩智浦发布了新的汽车UWB IC NCJ29D5。UWB提供精确、安全、实时的定位能力,旨在使配备UWB的汽车、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具有空间感知能力,从而使汽车能够准确定位用户所在位置。

点评:NXP发布的UWB新品,受到了业界的诸多关注,让整个UWB技术的市场可选择性更多,也进一步推动了UWB技术的大众化。此外,基于UWB定位技术的车载产品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将是一个很大的体量,对整个UWB产业的丰富有比较大的积极作用。

5、千寻位置宣布完成10亿融资

2019年10月18日,千寻位置宣布完成10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30亿人民币,并且宣布将公司战略从“精准位置服务平台”升级为“时空智能基础设施”。千寻位置本轮融资的投资方,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国资背景,领投方更是上海国际资管、工银投资、国风投基金三家。

点评:在万物互联时代,只有亚米级甚至厘米级的精准定位能力才能满足各类物联网终端的需求。无论是蓝牙AOA还是UWB,针对的场景主要是在室内,而在室外场景的定位技术,就需要卫星定位系统去实现,而千寻位置则通过2000多座北斗地基增强基站以及相应的算法,可以为室外提供更为精确的定位服务,这将会释放众多室外场景的应用。

写在最后

纵观2019年的定位与位置服务领域,得出了几点总结。

01

UWB技术大火,由企业级走向消费级

UWB定位技术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即便是芯片产业也有好些年头,不过早些年,UWB定位技术主要是在科研机构、工厂、监狱等小众企业级市场使用,量也不大,经过去年苹果、NXP等公司的推动,UWB定位技术得到了足够多的关注,应用也开始走向消费级,这让UWB定位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02

国产蓝牙AOA方案值得期待

在2019年之前来自芬兰的Quuppa在BLE高精度定位的领域取得了事实上的市场独占局面。国内众多的解决方案厂家在2B市场选择了Quuppa的方案。但是随着国产化替代的进程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在国内,未来几年里 2G市场上特别是面向公安,司法,监察等特殊保密行业,国产化的产品需求迫在眉睫。

2019年的定位产业,能跟UWB分庭抗礼的就是蓝牙AOA技术了,在2019年年初,蓝牙AOA正式写入标准,让原本基于蓝牙定位技术的企业有了更多的信心,各主流芯片厂家都在研发芯片,方案厂商也都在积极探索应用,不过蓝牙AOA的普及不能一蹴而就,就目前市场信息来看,蓝牙5.1产品还需要1-2年才能陆续面世。

在蓝牙4.2的基础上,来自深圳的【核芯物联(本文作者)】已经通过正向设计实现国内厂商的突破,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厂商的垄断局面。

03

室外企业级厂家定位需求正在释放

基于卫星定位的应用已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导航,查路线等等,不过随着精度的提升,更多的工业级场景需求也在逐渐释放,比如说桥梁变形监控、建筑物沉降监控等等,这些新的需求都在刺激技术的不断革新。

04

多技术融合方案越来越受欢迎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未来一半以上的信息都需要采集位置信息,但是位置信息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数据,他需要结合更多其他的信息才能发挥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多的厂商将定位技术与其他的比如传感器、通信、平台、显示技术等结合起来打造整体化方案,以满足物联网碎片化的需求。

上述观点仅代表一家之言,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和作者探讨。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对比分析GNSS、WiFi、蓝牙BLEUWB的关键特性和指标。首先,我得回忆一下这些技术各自的特点。GNSS主要用于全球定位,比如GPS,北斗这些系统,它们的特点应该是覆盖范围广,但可能在室内或者高楼之间精度不够。WiFi通常用于局域网,定位的话精度可能在米级,比如5-15米左右,对吧?蓝牙BLE我记得是低功耗,常用于短距离通信,比如 Beacon 技术定位精度可能在米到亚米级。而UWB是超宽带技术,最近很火,因为它的高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比如苹果的AirTag用了这个技术。 接下来需要整理它们的指标,比如定位精度、覆盖范围、功耗、成本、抗干扰能力、传输速率这些。用户可能想知道这些技术定位方面的表现,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对比。比如GNSS虽然覆盖广,但室内效果差;UWB精度高但成本也高,可能多用于特定场景如工厂或高端设备。蓝牙BLE和WiFi在成本和普及度上有优势,但精度不如UWB。 然后要注意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里面提到BLEUWB的融合应用,比如存在性检测和精准定位的结合,这可能需要在对比中提到它们的互补性。引用里还提到蓝牙时间同步参数用于UWB测距,说明两者在协同工作时的技术细节,这也是一个关键点。 需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对比,可能用表格形式直观。但用户要求使用中文,且要符合Markdown格式,但原回答中没有使用表格,可能需要用列表方式。同时,每个技术的关键特性和指标需要详细列出,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指出适用场景。 还需要生成相关问题,可能涉及技术选择、应用案例、未来趋势等。比如问哪种技术适合室内导航,或者不同技术如何互补,或者成本效益分析等。 现在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指标,比如传输速率方面,UWB可能比BLE高,而GNSS可能不涉及传输速率,因为它主要是接收卫星信号。功耗方面,BLE以低功耗著称,而UWB可能功耗较高,但最新的技术可能有所改进。抗干扰能力方面,UWB由于宽频段可能好,而WiFi和BLE在拥挤的信道中可能受影响大。 另外,GNSS的首次定位时间(TTFF)也是一个指标,可能需要提及。还有是否需要考虑安全性,比如UWB在测距上的安全性高,防欺骗等。 现在需要将这些信息组织成结构化的回答,分点说明每个技术的特性和指标,然后综合对比,最后给出应用场景和建议。同时确保引用提到的BLEUWB融合的部分被适当引用。</think>### GNSS、WiFi、蓝牙BLEUWB关键特性与指标对比分析 #### 1.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 **定位精度**: - 开放场景下精度为$1-5$米(如GPS、北斗),增强系统(如RTK)可达厘米级[^1]。 - **覆盖范围**:全球覆盖(依赖卫星信号),但室内或高楼遮挡区域信号弱。 - **功耗**:接收端功耗较高(持续卫星信号解析)。 - **传输速率**:不涉及数据传输,仅定位功能。 - **抗干扰能力**:易受天气、电磁干扰影响。 - **成本**:终端芯片成本中等,无需基础设施。 - **应用场景**:车载导航、户外定位、物流追踪。 #### 2. **WiFi** - **定位精度**:基于信号强度(RSSI)的定位精度为$5-15$米;WiFi RTT(往返时间)技术可提升至$1-3$米。 - **覆盖范围**:室内$50-100$米,依赖热点密度。 - **功耗**:较高(需持续扫描热点)。 - **传输速率**:高(802.11ax可达$9.6$ Gbps)。 - **抗干扰能力**:2.4GHz频段易受同频干扰。 - **成本**:基础设施成本高(需部署AP),终端普及率高。 - **应用场景**:室内导航、商场客流分析。 #### 3. **蓝牙BLE** - **定位精度**:基于RSSI为$1-5$米;结合AoA/AoD(到达角)技术可达亚米级。 - **覆盖范围**:短距离($10-100$米),支持Mesh组网扩展。 - **功耗**:极低(适合电池设备)。 - **传输速率**:低($1-2$ Mbps)。 - **抗干扰能力**:自适应跳频减少干扰。 - **成本**:芯片成本低,广泛集成于手机、IoT设备。 - **应用场景**:近场支付、资产追踪(如Beacon)、存在性检测[^1]。 #### 4. **UWB(超宽带)** - **定位精度**:厘米级($10-30$ cm),依赖ToF(飞行时间)或TDoA(到达时间差)算法[^2]。 - **覆盖范围**:短距离($10-200$米),穿透能力较强。 - **功耗**:中等(低于WiFi,高于BLE)。 - **传输速率**:高($500$ Mbps以上)。 - **抗干扰能力**:极强(宽频段、低功率谱密度)。 - **成本**:芯片及基础设施成本较高。 - **应用场景**:工厂机器人导航、数字钥匙(如汽车无钥匙进入)、医疗设备追踪。 --- ### 综合对比 | 指标 | GNSS | WiFi | 蓝牙BLE | UWB | |--------------|---------------|---------------|---------------|---------------| | **精度** | 米级 | 米级 | 亚米级 | **厘米级** | | **覆盖** | 全球 | 室内/热点 | 短距离 | 短距离 | | **功耗** | 高 | 高 | **极低** | 中等 | | **成本** | 中等 | 高 | 低 | 高 | | **抗干扰** | 弱 | 中 | 中 | **强** | | **实时性** | 中 | 中 | 高 | **极高** | --- ### 技术融合趋势 - **BLE + UWB**:BLE负责低功耗存在性检测,UWB实现精准定位,成为智能终端(如手机、汽车钥匙)的标配方案[^1]。 - **WiFi + GNSS**:补充室内外定位盲区,如物流追踪场景。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