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8大边塞诗人

中国是诗的国度,边塞诗是诗中常见主题,自古至今佳作众多。边塞诗是诗歌史上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它兴于盛唐而衰于晚唐,经历过唐朝的短暂辉煌后,再罕有优秀的边塞诗出现。

边塞诗顺应时代而生,它只能兴盛于包容万物、豪情冲天、优秀诗人辈出的唐代,可以说边塞诗见证了诗歌的兴衰,见证了唐朝的兴衰,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边塞诗人第1: 唐朝的王昌龄

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有七绝圣手之美称,擅写边塞诗是他的一大特色。分享王昌龄最经典的2首边塞诗: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一首经典的边塞诗,前两句写出边塞典型特色,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很有气势,很霸气,读来豪气冲天,体现出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英雄气概。

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是王昌龄的压卷之作,也被很多诗评家评为七绝压卷之作全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乱,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无愧于边塞诗杰作。

边塞诗人第2 唐朝的高适

高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一提到边塞诗,很多人自然不自然地就会想到高适。他的诗主要以边塞诗为主,分享他两首经典的边塞诗: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是一首边塞思乡诗,利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构造出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边塞思乡画卷。

全诗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回味。

高适的《燕歌行》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篇歌行体被某些人称为边塞诗的压卷之作,概括性地描述边塞战争,揭露边关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以致战事失利。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讽刺之情溢出满纸。

全诗笔力矫健,气势如虹,慷慨悲歌,酣畅淋漓,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边塞诗人第3: 唐朝的岑参

岑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和高适齐名,人称高岑。岑参曾先后两次出塞,写过众多反映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文化风俗的边塞诗,是边塞诗的集大成者。分享岑参2首经典的边塞诗: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雪中送别之歌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想象力丰富,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毫无疑问是一首边塞诗佳作。

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写于岑参出塞的途中,他离家两月有余,在边关遇到回京使者,托使者给家人捎平安信,以慰家人。

全诗语言朴实,真挚自然,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很能打动人心。

边塞诗人第4: 唐朝的王之涣

王之涣,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毫无疑问是边塞诗好手,但最大的遗憾是他流传下来的诗篇太少了,只有6首。

分享王之涣2首经典的边塞诗:

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被有些诗评家评为七绝的压卷之作

此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展示出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苍凉悲壮。

尾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委婉含蓄,告诫出征将士,即使皇恩浩荡,也不会到遥远的边关,不要心存幻想。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景、状物、抒情、说理俱佳,景、情、理融为一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精彩的流水对,寓意站得高看得远,很富有哲理。

边塞诗人第5: 唐朝的王翰

王翰,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可惜他流传下来的诗不多,只有区区14首。王翰最经典的边塞诗当属这首《凉州词》:

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边塞诗,全诗慷慨豪放,壮怀激烈,将士们于战斗前在琵琶声中豪饮,高谈阔论,即使明天战死沙场也无所畏惧,战场才是战士最终的归宿。

全诗慷慨激昂,豪爽大气,颇具盛唐气象,只可惜王翰类似的边塞诗太少了。

边塞诗人第6: 唐朝的李益

李益,中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尤其擅长写七言绝句,堪称唐朝七绝写得最好的六大诗人之一。分享李益经典的2首边塞诗:

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写边关战士思乡之情的边塞诗七绝,此诗想象力丰富,夸张得体。

静静的春夜,芦管声伴随着春风飘荡在整个受降城的上空,戍边将士们听到曲声不由地思念起故乡,为什么?原来曲子是《折杨柳》,这怎能不令人思乡?

全诗用语自然,委婉含蓄,情景交融,思乡之情融入字里行间,令人回味。

李益的 《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这首边塞诗七绝恢宏大气,通过历史名将的故事,讴歌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全诗用语豪壮,音节嘹亮,是一首充满豪迈之气的边塞英雄诗篇。

边塞诗人第7: 唐朝的李颀

李颀,盛唐知名的边塞诗人,他擅长写七言歌行,诗风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李颀最经典的边塞诗,当属这首:

《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前面写典型的边塞场景,结构严谨,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一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画龙点睛,点名此诗反战主旨,具有极大的讽谕力。

边塞诗人第8: 唐朝的卢纶

卢纶,唐朝知名诗人,大历十大才子之一,他最经典的边塞诗当属《塞下曲》六首。分享其中最经典的两首:

卢纶的《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形象而生动,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猛虎,开弓便射。等天亮一看,哪有什么猛虎,箭深深地射进一块大石中。

此诗以小见大,利用没在石棱中这一现象,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将军的勇武有力。

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边塞诗很有画面感。在一个月黑风高、雁唳冲天的雪夜,唐朝大将率领大军压境,单于闻风丧胆,连夜遁逃。唐将在背后追击,马蹄阵阵,人喊马嘶,连弓、刀之上都落满雪花,真是气势喧天。

全诗活灵活现,气势雄阔,把唐军的勇猛、无畏和敌军的胆怯,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