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自动驾驶之心”公众号
戳我-> 领取自动驾驶近15个方向学习路线
2024年各大车企的智能驾驶相继交卷了,据统计目前已经有十余家企业宣布端到端量产上车。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理想汽车的One Model快慢双系统—E2E+VLM架构,慢系统VLM用于指导端到端快系统,并且宣称有望在今年实现L3自动驾驶。而小米汽车也在奋力追赶,并在十二月宣布大模型上车。今天自动驾驶之心就和大家一起回顾2024年各大车企发布会中提及的自动驾驶方案,一起展望2025各家可能会有哪些“硬菜”上线!
理想汽车
首先是,理想汽车在某汽车年会上分享了快慢系统理论在自动驾驶中的实践方案。


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yYxeyE5t/?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60762b2741beebb14f0eaac7c46cc65f
受到Daniel Kahneman的双系统《思考,快与慢》的启发,理想汽车设计了快慢双系统框架,拥有车端和云端两个算法。快系统是从输入直接到轨迹输出号的端到端模型;慢系统是视觉语言大模型,算力巨大,利用CoT逻辑链一步步推演;同时还用一个世界模型进行强化学习和验证。

快系统是一个统一的端到端4D One Model模型,输入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GPS定位、车辆位姿、IMU导航信息,输入带有时空记忆的BEV特征提取器,经过一个transformer解码器,解码出四类输出:感知类的障碍物和道路结构、动态静态OCC、规控轨迹。在训练方法上,感知方面使用监督训练,对感知结果进行监督式学习,加速收敛。在规控学习方面还加入了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

慢系统是一个视觉语言大模型(VLM),其中的特别之处在于根据prompt灵活调整模型的注意力,来提升模型对各种输入信息的注意力。最后的输出是CoT,第一步理解当前环境,第二步做出合理决策,第三步给出参考信息,并通过解剖法返回给系统1(快系统),作为系统1的模型输入及预处理,从而实现快慢系统的配合。

华为
华为近日发布乾崑ADS 3.0,相对于之前实现了架构升级、安全升级、场景升级、泊车代驾升级。首先是感知架构升级,从ADS 2.0的BEV+GOD到ADS 3.0的仅保留GOD对异性障碍物的识别,除此以外增加对场景的理解(包括红绿灯状态、车流信息等)。激光雷达的全天候和小目标检测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降噪提高对扬尘、雨雾、飞雪等场景的适应能力,对小目标物体(路肩、轮胎、锥桶等)实现远距离探测。将4T4R技术代入4D高精度毫米波雷达,实现探测能力提升。
ADS 3.0实现了端到端架构的商用,仅采用GOD感知网络,使用PDP网络进行预决策与规划。采用华为云端训练,算力达到3.5E FLOPS,每天学习3000万+公里,每5天迭代一次。

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p421Q7t4/?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60762b2741beebb14f0eaac7c46cc65f
主动安全方面使用CAS 3.0全向防碰撞系统,支持前向、后向、侧向主动安全。相对于先前版本,CAS 3.0利用ESA紧急转向辅助实现横向避障(行人、电动车等),可以跨车道避让,新增横穿、斜穿车辆等场景。此外,实现了全场景贯通“一键”车位到车位导航抵达,可以直接从公开道路到园区道路,从园区地面到地下车位,而非像常规的导航,只到园区。不止于记忆,支持任意车位。
在泊车领域超越老司机,速度比老司机泊车快20%,极窄车位(车身+40cm)、极窄通道也可泊车。并且离车即走、轻松省时,只需选定目的车位,人下车即走,车自主泊入车位。
比亚迪
比亚迪无图驾驶技术领先,不依赖城市高精地图。近日发布了2025款汉,达到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其中2025款汉DM-i及汉EV车型同时搭载了比亚迪王朝系列首个DiPilot 300“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一系统依托于英伟达OrinX高算力芯片,其算力高达惊人的254TOPS,为智能驾驶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持。为了实现全场景覆盖的智能驾驶体验,车辆配备了31个智驾传感器,包括5颗毫米波雷达、1颗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全车13个高清摄像头。整车电机电控实现毫秒级响应,使得2025款汉能够在城市领航、高快领航等复杂驾驶场景中游刃有余,并且还支持先进的代客泊车等功能,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驾驶享受。

小米汽车
小米在近日的发布会上展示了三项自研感知技术。第一是变焦BEV,根据驾驶场景自动调节感知范围,比如高速上看得远,地库泊车时看得清,比如高速识别范围250m,城市识别范围160米、精度0.2米,地库识别精度5cm。第二项技术是超分辨率占用网路,精准识别异形障碍物。加入矢量算法,精度小于0.1m,将物体描述为连续曲面;并配合一键降噪,降低雨雪天气对感知识别的干扰。第三项技术是道路大模型,不依赖城市高精地图,能够实时生成道路拓扑,准确生成形式引导线,应对道路修路这类情况的发生。

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w411g76f/?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60762b2741beebb14f0eaac7c46cc65f
蔚来
蔚来提出的群体智能架构,通过海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挖掘,累积了10万+小时高价值数据,不仅带来了通用能力的提升,还实现了对全局的深刻洞察。这一架构能够洞察真实场景分布,既包括常规的也涵盖了长尾及罕见场景,确保了场景覆盖的全面性。在此基础上,蔚来通过100万+次的验证和10万公里的实际道路测试,快速验证场景,实现了技术的快速进化。针对各种复杂场景,蔚来采用了高效迭代和验证的方法,不断改据片段,提升模型精度,确保每一次迭代都能选出更强的版本。
基于每月超2000万公里的真实里程验证,蔚来实施了大规模自动化测试,每条单一路线都经过5次以上的自动准出验证,确保了验证的细致与准确。这种由场景到路线的验证方式,不仅提升了验证效率,也使得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合理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自动化路线准出的引入,更是进一步加速了技术的成熟与落地。

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m41127T6/?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60762b2741beebb14f0eaac7c46cc65f
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是全球唯二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落地的车企,拥有长达10年的智能化量产落地经验。每年投入高达35亿的AI费用,小鹏已积累了2.51E FLOPS的最大AI算力储备,这一「端到端大模型」技术让小鹏的智驾技术进步前所未有地加速。小鹏汽车定义了「全国都好用」的新标准,即不限城市(所有城市均可使用)、不限路线(覆盖所有公开道路)、不限路况(包括掉头、环岛、窄路等复杂场景)。凭借XNGP系统,小鹏已成为行业首个走遍全国2595个城市,经历756万公里实车测试的车企。在2024年第四季度,小鹏将实现真正的「门到门」体验,不仅打通高速与城市场景,包括ETC收费站,还在最新一轮7月29日的OTA内测中,AI代驾已实现了自动过ETC的功能;同时,小鹏也将打通行车与泊车场景,实现停车场闸机的无缝对接,预计在2024年第四季度,AI代驾将能提供从车位到车位的完整体验。此外,小鹏还致力于打通园区内部道路,预计到2024年第四季度,全国道路将全部实现打通,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智能出行体验。

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jbFeNE2J/?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vd_source=60762b2741beebb14f0eaac7c46cc65f
智己汽车
智己汽车LS7发布了前所未有的智能3.0系统,其核心是全域融合的智舱IMOS 2.0,该系统引入了全新的直觉式人机交互方式,大大降低了驾驶强度,颠覆了传统的驾驶体验。通过智能驾驶技术与高精度地图的融合,智己LS7实现了“空中领航”的功能体验,为驾驶者带来了全新的导航与驾驶辅助享受。此外,A柱盲区影响辅助在转弯时能够呈现左右盲区,进一步提升了行车安全。智己LS7还全面打造了行车场景下的多车社交乐趣,驾驶者可以通过“Say Hi”功能与路上偶遇的另一位智己车友进行交流,增添了驾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硬件方面,智己LS7搭载了英伟达OrinX超高算力智驾芯片,并配备了“隼式”双激光雷达布置方案,这一方案使得车辆能够看得远、看得广、看得清。前向可视范围接近180°,侧视野扩展至B柱附近,提供了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同时,该方案还具备安全冗余设计,即使一颗激光雷达失效,系统仍可正常工作。高视野和越视功能使得车辆能够识别遮挡物后方的目标,最远探测距离达到200米。
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方面,高速领航辅助NOA已在全国重点城市陆续上线,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高速驾驶体验。基于高精地图的城市领航辅助也计划在年底前开始公测。值得一提的是,智己LS7采用了DDLD算法来取代高精地图,这一创新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来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o4y1v78d/?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60762b2741beebb14f0eaac7c46cc65f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智驾技术方面,长安汽车融入了全速ACC自适应巡航,该技术不仅涵盖了定速巡航、跟车控制、启停控制、弯道控制四大技术,还特别适用于城市拥堵路段和高速公路巡航。此外,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通过车辆前置摄像头实时监测前方路面车道线,计算车轮离车道线的距离,在意外偏离车道时及时提醒驾驶员。预警辅助制动系统(PAB)则利用车载毫米波雷达实时监测与前车的距离,一旦车距过近,系统将发出报警并采取点刹措施以防碰撞。其次,智能车载互联系统方面,长安汽车的In Call 3.0+T-Box系统具备强大的智能互联和语音识别功能,支持搜索目的地、影音娱乐等多种功能指令,并且可以远程操控车辆,如远程监测车况和汽车定位。再者,在智驾架构与模型上,SDA天枢架构统筹了“智驾、智舱、车身、动力、底盘”五大智能汽车领域的海量数据,支持数十亿级参数大模型的本地部署。而天枢大模型则分为感知系统、推理交互大脑、规划控制三大部分,并引入了具备世界知识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能够接收并执行包括非智驾传感器信息在内的用户指令。最后,在安全与算力方面,长安汽车采用了大模型安全对齐引擎策略,通过云端强化学习对齐和车端规则优化确保智驾系统的安全可靠。同时,云端算力集群等效数千张A100的算力,结合端到端体系和每年新增的数百万辆车的海量训练数据,共同构成了长安自研智驾体系的基础。这些解决方案共同构成了长安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体系,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吉利汽车集团发布了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这是一个集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于一体的立体化布局,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最大带宽和最高效的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吉利汽车计划在2021年实现结构道路上的高度自动驾驶,并在2022年亚运会核心区域提供智能出行服务,进一步在2022年实现结构道路上的完全自动驾驶,目标是在2025年之前将这一技术扩展到开放道路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吉利汽车与Mobileye展开了深入合作,后者为其提供从认知、规划到执行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其中Mobileye的Supervision系统,由两颗先进的EyeQ5H系统集成芯片(SOC)驱动,并支持OTA更新功能。此外,吉利汽车的自动驾驶方案还融入了智能导航系统和智能语音助手,这些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情况和驾驶者的偏好,提供最优的行车路线,并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车辆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车的智驾方案还包括AVP代客泊车和城市NOA技术,这些创新技术能够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实现自动导航辅助和泊车功能。这些解决方案共同构成了吉利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全面布局,旨在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牢牢把握未来自动驾驶技术所带来的时代机遇。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首先,其基础智能驾驶方案最初是基于采埃孚和安波福提供的基础辅助驾驶方案,并随后融入了自研技术。这一基础方案起始时配备了一颗摄像头,并逐渐从一颗毫米波雷达升级到四颗,同时采用Mobileye的处理方案来融合雷达信号处理。在L2+到L2++的进阶过程中,长城汽车引入了TDA4芯片,实现了集成式设计方案,主要变化体现在毫米波雷达和视觉摄像头的更广泛运用上,采用了毫末智行/诺博提供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以平衡成本与性能。此外,长城汽车还展示了由元戎启行提供的无高精地图全场景NOA方案,该方案搭载了激光雷达和Orin-X高算力域控平台,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城市路况和无车道线的环境中表现尤为出色。更进一步,长城汽车采用了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应对复杂的长尾场景,使智能驾驶系统更加接近人类驾驶员的聪明和自然。端到端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迅速重建世界模型,精确识别车道宽度和路肩位置,确保基本的行车路线准确无误。为了支撑这些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长城汽车进行了超过900万公里的实车测试和超过5000万公里的仿真测试,构建了新一代的AI数据智能体系,显著提升了数据闭环的自动化水平。

极氪
极氪汽车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成部分:首先,浩瀚智驾2.0系统是其技术亮点之一,该系统采用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将所有自动驾驶功能整合在一个神经网络中,不仅优化了信息处理流程,还大幅减少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从而显著提升了自动驾驶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城市NZP通勤模式是另一大特色,它允许用户设定固定的通勤路线,并通过车辆的自学习能力自动生成和记忆该路线,这一模式特别针对用户80%以上的出行场景进行了优化,并支持在全国多个城市使用。在旧款车型方面,极氪001搭载的是与Mobileye合作的Mobileye Supervision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该方案覆盖了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泊车以及城市公开道路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Mobileye的芯片如EyeQ5H算力为48 Tops相对较低,但极氪自研的浩瀚智驾2.0方案算力高达508 Tops,这使得极氪在处理复杂交通场景和实时决策方面更具优势。

2025已开启,这一年,自动驾驶将驶向何方呢?
那么一起来首届自动驾驶百人论坛现场聊一聊吧(快来扫码报名)!

首届自动驾驶百人论坛由自动驾驶之心联合雅森国际新能源,于2025年2月21日在北京新国展二期进行举办,面向自动驾驶之心和中设协特邀嘉宾免费参与,同时欢迎赞助。本场论坛将汇聚众多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与权威机构,旨在搭建一个高端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内各方的深入对话与合作。除了深入研讨城市NOA优化、L3/L4技术开发、端到端解决方案、自动驾驶高算力芯片、多模态感知、车路云一体化等关键议题,通过共同探讨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创新成果、实践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论坛还旨在凝聚行业智慧,激发创新活力,为推动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欢迎各大车企自动驾驶相关部门、海内外tire1、自动驾驶领域领军企业与权威机构、政府及高校研究机构报名!
主论坛:自动驾驶百人论坛 2025年2月21日 14:00-18:00。目前论坛安排如下,期间会有圆桌畅聊:

另一部分是自动驾驶平行研讨会,面向特定的车企、供应商。从车企与Tier1商机合作需求出发,开年布局全年;车企对口板块负责人参与讲技术、聊产品、探讨合作可能性。主打精准需求研讨,扁平对接,拥有一对一、面对面商务洽谈空间,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平行论坛(付费参与,目前赞助招募中)2025年2月22日 9:00-20:00

部分车企已有域控、雷达、摄像头、泊车方案、自动驾驶泊车、智能座舱等明确需求对接,欢迎来现场洽谈对接!!

现场有谁
1、车企(排名不分先后)
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赛力斯汽车、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东风汽车、中国一汽、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某跨界车企、阿维塔科技、智已汽车、吉利汽车研究院
持续邀约中...
2、高校及研究院(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产业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
3、海外政府及企业代表
海外大使馆携本国自动驾驶领域领先企业,带来国际自动驾驶前瞻资讯。
确定独立举办活动:
以色列使馆、巴西使馆、泰国使馆、摩尔多瓦使馆、波兰使馆、墨西哥使馆、亚美尼亚使馆、摩洛哥使馆、匈牙利使馆、基里巴斯使馆、芬兰使馆
带海外企业展团:
墨西哥使馆、亚美尼亚使馆、芬兰使馆、摩洛哥使馆
芬兰:Qt、Mapvision、Basemark、Afry、Visual Component、Tundra Proving Group、Etteplan
以色列:ADASKY、Mobileye、Foretellix、Innoviz Technologies、Opsys Tech、TriEye、Foresight Automotive、Hailo、Arbe、BGR Robotics Ltd、Carteav Technologies、Algolion、CENS、StoreDot
持续更新中...
部分大使馆有明确采购需求,欢迎来现场对接!!

凡报名以上任意活动的,可免费参加现场拆车(原价¥199,限时免费中!!)

2025年2月21-22,我们北京新国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