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智能:aaas系统 AI通用框架与关于存在和生存的哲学观点的探讨

86 篇文章 1 订阅
20 篇文章 0 订阅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存在和生存的哲学观点 在设计中的AI 通用架构中的位置和关系。

 最左边(下图是完整的截图)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词,作为AI的特定能力或话题

 表格中左边的三部分,分别是  在场(彼在),此在和我在(也可以叫“自在”)。分别对应三个简单词:that,this和the。 对应AI或智力的可证明或推断的三种相关方式:在场、在线和上线。

右边是因果关系的研究及内容,表示了三种不同的因果域界定

三部分是对一般性上(上)、普遍性(中)和特殊性(下)的概念归属原则或规定

AI通用架构无外乎基于对各种思想流派的关系归属而每个哲学家基本上都从支持、怀疑到否定,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AI或者智力的发展过程

正在设计的系统中,智能(包括智商和情商)的最原初的 三种状态(或事件性)就是:在场、在线和上线。它们的因果域、作用域、时域和空域等完全不同。

活动主、运动副和传动辅是三个构成部分。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辅助工具”应该差不多是第三部分,海德格尔的“本己”,应该是第一部分-- 活动主。

“本己”应该有很多说法。个人觉得,比较本原的,是决定论基础中的自由意志,(另外两个是责任和道德)。

在佛教中的诠释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中最后的落点“二无我”,或者“诸法实相”,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那个“东西”。

决定论基础 和两种决定论(逻辑决定论和认识决定论)的之间关系也类似于 “存在”本身和“存在者”。相对于后者,前者可以叫做“本己”,后者应该算是“己像”。

“属我的”可以有很多,但“本己” 只有一个。对应到康德批判哲学(纯批)中分别可以用“那些自然的概念”和“这个自由的概念”来解释。

动词性与名词性

设计中,每一个概念都是动词性的,因为离开了“动“, 我们将没有办法理解任何东西和认识任何东西 。所以,它(概念词)是谓词演算 而不是命题演算 。

我认为,命题逻辑一般只用在出现问题的时候 或者用来批判或填漏等等 。换句话说,对一个我们还不认识的东西 我们不可能用命题逻辑来认识它。

命题逻辑的主词是名词性的 。

关于“本己”

  1. 1) 此在的存在方式:这个“自由”的概念。“存在”-人的有意识的活动
  2. 2) 非此在式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那些自然的概念。是不在意识支配下或选择的存在,无自由可言。“本质-现成的,定型的,只不过是 它所从属的“类的事实上的诸现成事例”

后者“本质”先于前者“存在”。“本己”思想的内在性就是自我存在。这和我原先的图是相符的。

(原先的截图没有截到--由于内容太宽。我将原图缩进后就能看到了

用绿色画笔标出来的下面的部分。也就是说,整个右边都是“我在”(自我存在或自在)的不同意味:

  1. 1)下面是“我在”之内在的被隐藏起来的“本己”--它仅仅在被调查或被某种激发或刺激而响应或反应时才被反映出来;
  2. 2)上面是“我在”之外在的可直观到的“本己”--它只要被观测就可能被发现;
  3. 3)中间是能被区别为内在和外在的那个被指称为“我”的实实在在的存在,无论“我”是否被观测或被调查,“我”都是存在的。

【------未完待续-----------------------】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一水鉴天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