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自动曝光-画面亮度)、AWB(自动白平衡-画面色彩程度)、AF(自动对焦-影响焦距以及是否清晰)。
一、电子元件上Color Filter绿色的排列,类似于人眼的感知细胞
二、AWB Theory
1.主要流程
De-mosaic:颜色会标绿,绿色分量会大于彩度分量, Pixel只有R\G\B一种值的Pixel内插成都有R、G、B的值;
AWB:将没有颜色的地方尽量变成灰色,需要乘以对应的Gain值;
Gamma:人眼的感知程度,进行处理
2.AWB流程
主要是根据色温环境拿到对应正确的R-Gain/B-Gain
3.AWB光源分析
a.找出画面中的每个Pixel的分布情况,重画分布,置于下图横轴看中心色色温
b.根据pixel分布、猜测可能光源;
c.根据光源,计算最后的R-Gain/B-Gain
可能问题:
1.只是针对中心色进行处理
2.confusion Color:白光会偏蓝,会减弱一些色系进行补偿,需要打蓝光进行处理。
三、Auto Focus
成像点不一定会落在焦平面商量,需要通过调整镜头使成像点落在焦平面上。弥散圆: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像会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
人眼能够最小辨认的圆称为容许弥散圆,通常情况下,肉眼分辨率为1/2000~1/5000,人眼在明视距离(眼睛正前方30cm)能够分辨的最小的物体大约为0.125mm,所以弥散圆放大在7寸照片(常用尺寸)也只能是0.125mm以内,也就是图像对角线长度的1/1730左右,这个1/1730左右的容许弥散圆大小对于人格大小的底片或者CCD都适用,所以蔡斯公司制定的标准就是弥散圆直径=1/1730底片对角线长度.
AF即为通过移动镜头达到让成像更清晰的目的。
1.景深(Depth of field)
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个俩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称为焦深,那么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
景深随镜头的焦距、光圈值、拍摄距离而变化,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stepper motor驱动相机原理
电机推动相机进行Auto Focus相关的处理,相关log里面有Len可以看到推动的距离以及相关信息。
3.AF算法
主动式距离测式方法(这种方法需要额外的元件进行处理)
被动式距离测试方式主要是通过屏上预览来测试对比度,对比度越清晰,核焦越清晰,
预览相邻点相减,越大约sharp,越小越smooth (FV-Focus value)。
Point value(pos, FV-对比值)图以及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4.AF影响因素
AF主要由以下俩个因素决定,1.速度、2.精确度,在上图测试最佳的FV值已经Lens step的图标也可以看出来,Lens拉动距离和周围的FV差值存在一定意义上的最优解可以使得AF达到最佳的效果。
5.AF Mode
- Single AF- Focus View框里面的FV值作为对比进行对焦,只对焦View里面的场
2. Multi AF-选取主体距离物镜最近的距离
3. Continuous AF-自动侦测画面中心是否场景变化,确保画面清晰
四、 AE(Auto Exposure)
AE基本目的是控制Sensor的曝光和ISO,使影像的亮度正常,不过暗或过亮。曝光即为控制sensor累积电子讯号的时间,积累时间越长,影像就越亮,但若不是静止物体就会有拖影的现象出现。
1.ISO(Sensor Gain)
控制sensor累积电子讯号之后的放大倍率,放大倍率越大,影像越亮,但是杂讯就越严重,曝光太长、ISO太大都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寻求一个比较合理的值。
2.AE流程
3.AE Smooth
当环境亮度剧烈变化时,曝光时间与ISO相对应的变化也会相当剧烈;曝光时间与ISO的剧烈变化都在同一Frame中全部生效,会造成迅速改变画面亮度的现象,视觉体验极差;但若是AE收敛的过程太久,视觉体验也一样不好。所以AE Smooth的目的在于控制AE的收敛速度,目的的能得到较好的视觉体验感。
4.AE Mode
AE mode的三种模式没有好坏之分,需要根据场景进行一定的选择,下面是三种场景下的现象,一般肯定是选用Center Mode,因为这种mode可以兼顾到周边和中心之间的所有光感以及画面质量。
相同的期望亮度下,使用Spot Mode会得到较高的当前亮度,随之AE就会设定较弱的曝光时间和ISO来拉低亮度。反之使用Average Mode就会得到较低的当前亮度,随之AE就会设定较高的曝光时间和ISO来拉高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