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PCB

目录

1、导入原理图

2、建立规则

3、器件布局

4、布线

5、PCB规则检查


1、先确定板子的大小

在 Keep-Out 层画图

超过10cm×10cm要给多开板费100,没超过则算特价板50块10张

先画四条线,在“编辑”处选择 “原点”,设置好原点后,切换单位,通过坐标确定好板子大小

选中板框后,重新定义板框,步骤:“设计”->“板子形状”->“按照选择对象定义”

2、导入原理图

然后执行变更

然后把所有原件拖出红框后delete红框

3、建立规则

红色层是表面层

蓝色层是背面层

黄色层 即会让黄色的线最后在板子上以白线显示出来

白色是通孔,从顶层贯穿到最底层

Bottom Overlay是丝印层,是在背面 即蓝色那层,

即会让黄色的线最后在板子上以白线显示出来

  1. 根据加工厂的设计极限
  2. 根据个人的绘图习惯
常用的规则

          改线距:

 弧、线、表面贴装的引脚、通孔、过孔

         改宽度:

可以自己定义新规则:

         改过孔:

         铺铜:

         导出规则:

 可以问实验室的学长学姐要规则,也可以直接把他们的板子拷贝过来之后,将器件删除干净剩下的就是他的规则了

 添加了Layer后会多出 inner Layer

 

 比如电源层的切割,或者完整的地层,则可选择Plane

4、器件布局

布局布得好,后期走线容易走

  1. 先放安装孔
  2. 先摆放大的元件,如 芯片、排插、按钮等(基本就是除了电阻电容)
    先大概找到位置摆放,可根据信号线来大致判断所放位置是否合适
  3. 晶振部分尽量不打过孔,尽量靠近芯片所连接的引脚
  4. "对齐"->“对齐”->可选等间距
  5. 滤波电容尽量靠近电源的电源端,一般可放背面,给个过孔即可
  6. 觉得布局好的备份一个

 L键调出一个面板,可以选择隐藏位号等信息,方便布局

快捷键 J+C 可快速查找某个器件在哪 

5、布线

一般Top Layer 横着走线,那么Bottom Layer就竖着走线

晶振下不要走线,不然晶振不稳定 就会影响穿过其的走线不稳定 进而导致整个系统不稳定

CTRL + W 布线

Shitf + 空格 切换布线模式(直角、圆弧 等)

        1、布线

                1.布线先布置模拟信号线(因为比较容易受干扰) 
                        串口、晶振、芯片引脚

                2.高速信号线(因为比较容易受干扰,且容易干扰到别人)

                        这两个线应该尽量地短

                3.布完上面两个线之后再布电源线

                4.再布置其它线

按住ctrl再点击某个引脚,可以把相关的高亮

        2、铺铜

        

 

 若有修改铺铜,修改完后

 快捷键 右键点铜层之后Y+R

         电源线铺铜尽量宽

         铺地线需要过孔

 按*号可以添加过孔

 按住shift+ctrl+滚轮可以变换板层

6、PCB规则检查

        

         

7、生成BOM表

  • 0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