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马克思主义哲学 (ch.1-4)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h.5-6)
- 科学社会主义 (ch.7-8)
马克思主义哲学 (ch.1-4)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Ch1.导论)
1.马哲著作
1.1844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在 《德法年鉴》 上的论文,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2.1844年9-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合写了著作 《神圣家族》
3.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主义包括: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
4.1876-1878年,恩格斯写出了 《反杜林论》 ,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5.《资本论》 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6.《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著作 | 意义、标志 |
---|---|
《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文 | 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前提 |
《神圣家族》 | 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的著作 |
《资本论》 | 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
《反杜林论》 | 第一次全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科学实践观 |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4个):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
2.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性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用一句话概括: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Ch2 唯物论与辩证法)
1.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源? 划分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 划分了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唯物主义
1.物质的唯一特性(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2)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①世界是观念的集合(人的观念)
②物是感觉的复合
2.客观唯心主义
①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②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3)物质与意识
1.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2.意识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
3.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4)物质与运动
①运动与静止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例题1:24肖四(四)17. 运动与静止
分析:
A.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A❌
D.运动只有绝对性,静止才有相对性。D❌
答案:BC
②物质运动与时空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例题1:24肖四(二)2.
分析:
A.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空的物质运动。A✔
B.时空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于人的时空观念。且B的一切、D的任意,太过绝对。BD❌
C.时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C❌
答案:A
2.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两大观点:普遍联系、不断发展
1.联系的观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人民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可以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2.发展的观点
(2)三大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1.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3.矛盾的解决方式是多种多样的:①一方克服另一方 ②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1)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
1.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2.质量互变规律
1.事物发展的“度”是指: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是一个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2.区分质是认识量的前提,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
3.否定之否定规律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有“回复”的过程,向着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1)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因此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而不是一物否定一物,也不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3)五对范畴
①原因与结果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
②可能与现实
1.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的区别: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2.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可能性的区别:现实中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现实中条件是否充分 | 什么性 |
---|---|
无根据和条件 | 不可能性 |
有不充分的根据和条件 | 可能性——抽象可能性 |
有很充分的根据和条件 | 可能性——现实可能性 |
3.现实可能性:按性质分,又分为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按概率分,又分为大的可能性、小的可能性
③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现象分为真象和假象。真象和假象都是客观的,都是对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
④内容与形式
1.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⑤必然与偶然
1.必然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必然为自己开辟道路)
2.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
1.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5)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1.归纳与演绎: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2.分析与综合
3.抽象与具体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以抽象为逻辑起点,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
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Ch3.认识论)
(一) 实践与认识
1.实践
(1)实践的本质、特征
1.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实在性:实践能够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2)实践的基本结构
①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中介
1.实践中介的分类:物质性工具系统、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必须依靠中介系统来相互作用。但中介系统并不是实践主体的一部分。
②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①实践关系(最根本的关系) ②认识关系 ③价值关系
(3)实践的基本类型
实践活动类型:①物质生产实践(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社会政治实践 ③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 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 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
2.认识
(1)从实际到认识
①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非理性因素
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突出特点是直接性。
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另一方面,理性中有感性,理性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也以文字符号等感性形式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
②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4.非理性因素:感情、想象、意志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2)从认识到实践
1.从认识到实际的第二次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二) 真理与价值
1.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1)真理
1.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真理是一元的。
2.真理具有绝对性、相对性,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它们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4.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是发展的)
5.“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列宁
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6.唯物主义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2)价值、价值评价
1.价值的基本特性:
(1)主体性:价值既有主体性特征,又有客观基础。主观主义价值论和客观主义价值论都是片面的。
(2)客观性
(3)多维性
(4)社会历史性
2.价值评价
(1)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依根据,要有利于人类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脱离了价值尺度,真理就缺失了主体意义。
(2)评价结果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三)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2.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
3.认识世界的目的:改造世界
4.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例题1:24肖八(五)18.
分析: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根本目标: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
(2)根本动力: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答案:ACD
(1)必然与自由
1.必然是自由的根据和限度
2.未来社会是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由王国”(必然→自由)
3.马克思描绘的未来社会是:每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自由人联合体”
(2)人与自然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Ch4.唯物史观)
1.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包括:①自然界 ②人类社会 (两者是并列关系 ,不是包含关系)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①物质生产方式 ②自然地理环境 ③人口因素
①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②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者延缓的作用。但自然地理环境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挥作用。
③人口因素:人口要素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2.要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性中把握世界的物质性
(2)生产方式
1.生产方式 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生产方式 = 生产力 + 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 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3.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
4.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
①生产力
1.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
②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2.经济基础的性质由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
③科学技术
1.科学技术 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 决定性因素。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经济基础的性质:由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
(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2)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2)上层建筑包括:意识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
①意识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
(1)意识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文化、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观念上层建筑。
②政治上层建筑
(1)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国家政权、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2)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3)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4.唯物史观
1.杰出历史人物,会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2.只有推动历史发展的人,才称为历史的创造者。阻碍历史发展的人,不能称为历史的创造者。不能说 “人人创造历史” 。
3.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4.历史有时会向后作巨大的跳跃。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有时会出现某种重大挫折甚至倒退 (这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但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变的。
5.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就已经存在。
5.人
1.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变化的,发展的。
2.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3.自由是人追求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h.5-6)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Ch5.资本主义)
1.价值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1.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由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两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
2.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构财富的物质内容。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商品代表使用价值,货币代表商品的价值)
5.商品的价值实体: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
2.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
价值量:与社会有关
价值总量:与个人有关
例题1:22年3.
3.商品
1.商品的价值实体: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2.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3.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如此。
4.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
(1)劳动力商品
1.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此外,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4.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能力。
①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②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5.纺纱机之所以能够从纺棉花的机器变成资本,是因为: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
4.货币
(1)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表项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观念上的货币
例如:①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万元 ②“这个太贵了,我买不起”
2.支付手段职能: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或延期支付时执行的职能 (有合同),现实的货币
例如:①缴纳房屋契税1万元 ②按购房合同预定,第二年付房款10万元
3.流通手段:现购,当场付款,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4.贮藏手段:足值的金属货币
5.对比:
①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不现实
②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可以不足值
③充当 贮藏手段 的货币:必须是 足值的金属货币 (黄金值钱,钻石不值钱。钻石不是金属货币)
5.劳动
(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 抽象劳动 |
---|---|
①形成商品的的使用价值 | ①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
②转移生产资料(不变资本)的价值到新产品中去 | ②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再生产(新创造)出来 |
③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 ③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
1.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价值通过抽象劳动再生产出来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一切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2.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是:商品交换
3.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效率
4.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③生产的社会结合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3)矛盾
矛盾 | 矛盾的内容 | 解决矛盾的途径 |
---|---|---|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商品交换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 (解决不了,所以资本主义最终会灭亡,要走向社会主义) |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 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 / |
6.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 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亚当·斯密首次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 是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②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揭露和批判了商品拜物教观念】 | |
③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 |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
②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 |
③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
7.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 劳动过程 + 价值增值过程;劳动过程 < 价值增值过程)
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 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过程 的统一
①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定义: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生产规模没有扩大
2.实质: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属于再生产,其本质也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②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1.定义:剩余价值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利滚利迭代起来了)
(2)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这就是资本积累的本质。
3.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的重要源泉
①剩余劳动
→
唯一源泉
②剩余价值
→
唯一源泉
③资本积累
→
重要源泉
④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①剩余劳动\xrightarrow{唯一源泉}②剩余价值\xrightarrow{唯一源泉}③资本积累\xrightarrow{重要源泉}④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①剩余劳动唯一源泉②剩余价值唯一源泉③资本积累重要源泉④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4.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
③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3)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技术构成 | 资本价值构成 | 资本有机构成 |
---|---|---|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 量上的比例 | 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 价值上的比例 |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
c与v量上的比例 | c与v价值上的比例 | 量之比变化 会导致 价值之比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
例题1:单选
分析:
拓展点拨:仅仅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①量上的比例不变,资本技术构成不变 ②价值上的比例变化,资本价值构成变化 ③量之比变化 没有导致 价值之比变化 ,不能称之为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A.价值之比变化,资本价值构成 变化。A❌
B.量之比变化,v减少,资本有机构成提高。B✔
C.价值之比变化,资本价值构成 变化。C❌
D.量之比 和 价值之比 均没有变化,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均未变化。只通过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而提高了绝对剩余价值。D❌
答案:B
①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 (Constant capital) | 可变资本v (Variable capital) | |
---|---|---|
定义 | 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物质资本,买原材料物资、机器的钱) 不变资本c = 流动资本 + 固定资本 | 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人力资本) |
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 | 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增值 | 可变资本(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而是由工人的抽象劳动再生产出来 |
不变资本 = 流动资本 + 固定资本
①流动资本:原材料和燃料
②固定资本:机器、厂房
(4)剩余价值
①绝对剩余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总劳动时间,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②相对剩余价值
总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③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例题1:24年肖八(六)4. 知识点: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
分析:
知识点:
①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总劳动时间增加。
②相对剩余价值:总劳动时间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③
剩余价值率
m
′
=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m'=\dfra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m′=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解题:
总劳动时间为8h,必要劳动时间6h,剩余劳动时间2h,现要使得剩余劳动时间增加1h
①绝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为6h,延长剩余劳动时间,2+1=3h。剩余价值率 = 3/6 = 50%
②相对剩余价值:总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则剩余劳动时间为3h,必要劳动时间就缩短到8-3=5h,剩余价值率 = 3/5 =60%
答案:A
(5)剩余价值率m’、利润率p’
利润 = 剩余价值,利润率 <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
m
′
=
剩余价值
m
可变资本
v
=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m'=\dfrac{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dfra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m′=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一样的。 区别是,剩余价值m是相对可变资本c而言的,利润是相对于全部垫付资本c+v(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剩余价值率,便被利润率掩盖了。
利润率
p
′
=
m
c
+
v
<
剩余价值率
m
′
=
m
v
利润率p'=\dfrac{m}{c+v}<剩余价值率m'=\dfrac{m}{v}
利润率p′=c+vm<剩余价值率m′=vm
利润 = 剩余价值,但 利润率 < 剩余价值率
例题1:单选
分析: m ′ = m v ∴ m = m ′ v = 1.25 × 20 = 25 m'=\dfrac{m}{v} ∴m=m'v=1.25×20=25 m′=vm∴m=m′v=1.25×20=25,剩余价值和利润在量上是一致的,都是25万元
答案:B
(6)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三阶段 | 产业资本执行的职能 |
---|---|
①购买阶段 | 货币资本职能 |
②生产阶段 | 生产资本职能 |
③售卖阶段 | 商品资本职能 |
1.产业资本循环顺序进行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①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 ②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例题1:单选169
答案:C
例题2:单选180
答案:D
(7)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2个因素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2个因素:①资本周转时间 ②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例题1:24肖四(二)19.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2个因素
分析: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2个因素:
①资本周转时间
②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答案:AC
8.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9.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工资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价格。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工资 = 劳动力价值 < 劳动的价值 (劳动创造的价值)
工资本应该为劳动的价值,资本家却只支付了劳动力的价格。劳动的价值 - 劳动力的价值 = 剩余价值
例题1:单选
答案:A
例题2:24肖八(四)19.
分析:工资 = 劳动力的价值,A❌
答案:BC
(2)利润
1.平均利润: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①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时,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②从全社会看,获得的利润等于生产的剩余价值。
但从某一个部门看,获得的利润不一定等于该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
2.超额利润: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竞争的结果。
3.垄断利润:垄断利润 = 垄断企业获得的总利润 - 行业平均利润
4.利润率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生产相对过剩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①形式上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②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例题1:24肖四(四)19. 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答案:ACD
例题2:单选
答案:D
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Ch6.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 垄断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分类:①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其中,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
(2)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1.定义
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资本集中: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2.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
3.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
(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①金融资本
1.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2.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①金融联系 ②资本参与 ③人事参与
例题1:24肖八(二)4.
答案:A
②金融寡头
1.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参与制” 实现的。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2.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即金融寡头亲自担任/指派代理人担任 政府要职。
3.金融寡头还通过建立政策咨询机构,掌握新闻科教文化等来左右和影响内政外交与社会生活。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例题1:单选
答案:D
例题2:单选
答案:B
(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资本的实质:获取垄断利润
2.垄断利润 = 垄断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
3.垄断利润的实现方式: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
4.垄断价格:包括 垄断高价 和垄断低价
①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高昂出售价格
②垄断低价:垄断组织购买原材料时规定的价格 (不变资本c)
5.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
例题1:单选
答案:D
例题2:单选
答案:B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主要形式和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五种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有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3点)
①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货,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有保证的国家市场
②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
③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支,提高社会购买力,为私人垄断企业创造市场条件
(4)宏观调节: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调节
(5)微观规制
例题1:24肖八(七)1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5种主要形式
分析:
A.是宏观调节
答案:BCD
(2)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国际金融资本的垄断
1.国际金融资本的垄断成为当代资本主义最突出、最鲜明、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
①金融垄断寡头化
②金融垄断国际化
③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
(4)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
1.早期的国际垄断同盟:国际卡特尔
2.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 (如西方七国集团G7、欧盟UN)
(5)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1.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① 垄断组织 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2.这些特征几种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3.经济全球化
国际水平分工取代国际垂直分工
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点
①国家资本所有制
②法人资本所有制: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 【肖八(三)19.】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
(2)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
①金融市场交易日益膨胀、金融衍生品名目繁多、金融投机盛行
②非金融企业日益金融化
③国家行为与金融垄断资本的利益日益契合
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基础空前债券化
(3)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①职工参与决策(但不能选举管理者)
②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③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4)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5)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6)政治制度的变化:3点
①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②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
③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 ①国家资本所有制: 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 ②法人资本所有制: 性质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 |
2.垄断资本形式的变化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 | ①金融市场交易日益膨胀、金融衍生品名目繁多、金融投机盛行 ②非金融企业日益金融化 ③国家行为与金融垄断资本的利益日益契合 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基础空前债券化 | ||
3.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 ①职工参与决策(但不能选举管理者) | ②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 ③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 |
4.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 ①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 ||
5.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 |||
6.政治制度的变化 | ①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 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以便协调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 | ③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
(1)当代资本主义最突出、最鲜明、最主要的特征:国际金融资本的垄断
(2)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发展失调 (3条) | ①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 | ②福利风险增加 | ③债务负担沉重 | |
政治体制失灵 (4条) | ①西式选举往往难以选贤 | ②政党利益可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 | ③“民主陷阱”阻碍国家治理 | ④传统精英政治走向衰落,大众政治与精英政治对抗日趋严重,民粹主义泛起,西方精英政治陷入困境 |
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3条) | ①社会极端思潮抬头 | ②社会流动性退化 | ③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增多 |
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归根结底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 (ch.7-8)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Ch7.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①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太阳城》
②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自然法典》
③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2.空想社会主义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不知如何解释。
2. 科学社会主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也即标志着 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马克思主义 =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begin{cases}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end{cases} 马克思主义=⎩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科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3.科学社会主义比空想社会主义进步的地方在于:
①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②找到了通过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4.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
3.法国历史——巴黎公社革命
1.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但并不是由第一国际发动和领导的。
2.巴黎公社采取的用以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2项重要措施是:
①规定所有公职人员无论职位高低,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
②取消高薪制,规定任何工作人员年薪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薪水平
4.俄国历史
(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917)
二月革命 | 十月革命 | |
---|---|---|
时间 | 俄历1917.2 | 俄历1917.10 |
性质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推翻对象 | 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结果与影响 |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导致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并存的局面 | 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
(2)列宁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余粮收集制
②取消商品货币关系
②新经济政策
1921年3越,俄共召开十大,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
①用粮食税制取代余粮收集制 【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制】
②允许私人自由贸易
③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④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
⑤采取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发展生产
【⑥实行租让制 】
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俄国这样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正在探索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着俄国正在探索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③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列宁根据“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结论,即著名的“一国胜利论”。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
(3)斯大林 —— 苏联模式 (1928)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农业集体化 运动:农业合作化
苏联模式、农业集体化、农业合作化,作为新经济政策的干扰项
5.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长期性的原因:
①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③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八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Ch8.共产主义社会)
1.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注意最去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2.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但仍然存在矛盾。社会和谐 不代表没有矛盾,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即 社会主义充满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