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系统基础

目录

一、锂离子电池分类

按照材料分类

按照充电倍率分类

按照结构分类

二、锂离子电池基本性质

一、电压

二、电池容量Ah

三、电池能量Wh

四、充放电倍率

 五、充、放电深度SOC、DOD

六、内阻mΩ

七、自放电率%/月

八、循环寿命(次)

三、电池组基本概念

一、电池串/并联:

二、一致性

三、电池组结构组成

四、BMS功能

一、BMS硬件组成

二、BMS功能

一、BCU主板功能

二、BMU从板功能

三、BMS系统原理

五、电池组设计需求信息 


一、锂离子电池分类

按照材料分类

  • 钴酸锂正极材料电池

  • 锰酸锂正极材料电池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池

  • 三元材料电池

  • 钛酸锂负极材料电池

按照充电倍率分类

  • 能量型锂电池

  • 功率型锂电池

按照结构分类

  • 方形锂电池
  • 圆柱形锂电池
  • 软包装锂电池

二、锂离子电池基本性质

一、电压

  1.  开路电压:指电池在没有连接外电路或者外负载时的电压。开路电压与电池的剩余能量有一定的联系,电量显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2. 工作电压:是指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在电池放电工作状态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必须克服内阻的阻力,故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
  3. 放电截止电压: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压降至一定程度停止放电的电压值。
  4. 充电限制电压:由恒流充电转为恒压充电时所允许达到的最大电压值。

二、电池容量Ah

  1. 电池容量是指电池所能够储存的电量多少,容量是电池电性能的重要指标,它由电极的活性物质决定。
  2. 容量用C表示,单位用Ah(安时)或mAh(毫安时)表示。
  3. 公式:C=It,即电池容量(Ah)= 电流(A)x  放电时间(h)。
    eg: 容量为10安时的电池,以5安培放电可放2小时,以10安培放电可放1小时。
  4. 容量与电流的区分,单位不一样。
  5. 电池健康SOH=电池实际容量/电池额定容量%

三、电池能量Wh

  1. 定义:指电池储存的能量的多少,用Wh来表示
  2. 公式:能量(Wh)=额定电压(V)×工作电流(A)×工作时间(h)。Wh=UIt=UC
    eg: 3.2V15Ah单体电芯的能量为48Wh,3.2V100Ah电池组的能量为320Wh。

四、充放电倍率

  1. 充电倍率(C):
      充电倍率大小是衡量电池充电快慢的重要标准,它在数值上等于1除以恒流充满电的小时数。
        eg:10Ah电池,以2A电流充电,恒流充电时间为5小时,充电倍率为0.2C;以20A电流充电,恒流充电时间为0.5小时,则充电倍率为2C。已知Ah/A推出充电5h,1/5=0.5C
  2. 放电倍率(C):
    放电倍率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C)时所需要的电流值,它在数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的倍数。即放电倍率C=A/Ah
        eg: 10Ah电池举例:
        以2A放电,则放电倍率为0.2C;以20A放电,则放电倍率为2C

 五、充、放电深度SOC、DOD

    充、放电深度以百分比率来表示,如:容量为10Ah的电池放电后容量变为2Ah,可以称为
80%DOD;容量为10Ah的电池,充电后容量为8Ah,可称为80%SOC。形容满充满放,通常称为100%DOD。

六、内阻mΩ

  1.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受到的阻力。内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影响内阻因素:材料、结构等
  2. 电池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欧姆内阻是由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组成,极化内阻包括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

七、自放电率%/月

自放电率(%/月):
1. 定义:电池在储存过程中,容量会逐渐下降,其减少的容量和电池容量的比例,称为自放电率。
2. 影响因素:环境温度对其影响较大,过高温度会加速电池的自放电
3. 表示:电池容量衰减(自放电率)的表达方法和单位为:%/月。
4. 产生结果:电池自放电将直接降低电池的容量,自放电率直接影响电池的储存性能,自放电率越低,贮存性能越好。

八、循环寿命(次)

1. 概念:电池经历一次充放电称为一个周期或一次循环,电池在反复充放电后,容量会逐渐下降.
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容量降至80%时,电池所经受的循环次数就是循环寿命。
2. 影响因素:不正确使用电池,电池材料,电解质的组成和浓度,充放电倍率,放电深度(DOD%),温度,制作工艺等都对电池的循环寿命有影响。

三、电池组基本概念

一、电池串/并联:

  • 串联增大电压,内阻增加,容量不变。
  • 并联增大容量,内阻减小,电压不变。

以选用2.3V20Ah钛酸锂为例:
    若电池组合方式为3并100串,则电池组电压为:2.3V×100串=230V;
    电池组容量为:20Ah×3并=60Ah
    电池组电量为:230×60=13800Wh
   
电池组设计原则为先并后串

二、一致性

  • 一致性是指一组电池里所有电芯之间电压、内阻、容量的一致。
  • 理论上,只有一组电池中所有电芯的电压、内阻、容量完全一样,电池组的循环寿命才可能等于单体电芯的循环寿命,但实际中电芯的基本参数总会有差异,这就是电池组循环寿命低于单体电芯循环寿命的一个原因。并联电池中,一只电芯出问题,会把相邻的电芯带坏。
  • 电池的一致性还包括连接内阻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一组电池中不同电芯之间环境温度的一致性。假设一组电池中不同电芯之间环境温度相差很大,温度高的电芯容量衰减速度快,必然会影响电池组的循环寿命

三、电池组结构组成

电池组产品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 电芯
• 模组
• 热管理系统
• 线束连接器
• 电池管理系统(BMS)
• 高压箱及高压器件
• 电池箱

四、BMS功能

一、BMS硬件组成

一套完整的BMS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 BCU(主板)
• BMU(从板)
• 绝缘检测板
• 均衡板:保证电池组中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保持在相同的范围内
• 线束、连接器
• 高压器件

二、BMS功能

一、BCU主板功能

  • SOC估算
  • 电流检测:通过分流器或者霍尔传感器,实现对充放电电流的实时检测
  • 通讯功能:外带3路CAN通讯,可实现与BMU、整车控制系统、充电机等进行通讯,传递电压、电流、温度、故障代码、控制指令等信息
  • 告警和保护:当电池出现过充、过放、过流、短路、绝缘电阻下降等故障时,可进行实时保护,并将告警、保护信息通过CAN通讯告诉整车
  • 数据存储
  • 系统自检 

二、BMU从板功能

  • 单体电压检测
  • 模组温度检测
  • 均衡
  • 通讯:通过内部CAN通讯,将电池电压、温度等信息传递给主板,实现相应控制

三、BMS系统原理

五、电池组设计需求信息 

确定电池组产品的方案,需要提供以下信息:

  • 使用工况
  • 电池组电量
  • 最大持续充电电流
  • 负载功率:主要包含驱动电机、空调、油泵、气泵、DC/DC、冷却系统等的功率电压情况
  • 充电通讯协议
  • 整车通讯协议
  • 安装电池的空间尺寸
  • 电池箱快换要求
  • 其它
  • 8
    点赞
  • 2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玛卡巴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