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核心板设计——电源设计

1. STM32 数据手册电源部分研读

RTC电源管脚为V BAT, 电源范围为1.8~3.6V,主要用于RTC时钟的供电, RTC在大部分场合用于保存一些重要的参数,比如在电脑主板上用于保存boss的信息, 如果这个电源丢了将导致无法重启,在单片机中低功耗设备常常也会使用这个RTC进行定时的唤醒功能,在普通的MCU中常用于做实时时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DD为数字电源,电源范围也是1.8~3.6V,在芯片内部集成了电压转化器,一般芯片内核供电为1.2V,图示的Regulator为转换器,将VDD电源稳压至1.2V。数据手册建议加入11个100nF和4.7uF的电容,不过实际应用中,只需要每个VDD加入一个100nF的去耦电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图为模拟电源部分,V_DDA的电源用于芯片模拟器件,PLL锁相环等供电,还用于ADC和DAC模数数模转化器供电,图示的VREF为ADC和DAC的参考电压,在一些常用的设计中,可将这个参考电源直接与VREF相连接,但是在一些微弱信号的模拟电路中,建议接一个电压基准芯片,以确保参考电压的稳定。数据手册建议VDDA加入一个10nF和1uF的电容, 在这我们使用10uF+100nF的电容,而VREF也是建议使用10nF+1uF,我们还是采用10uF+100n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TYPE-C电路设计

为了方便供电,我们使用6P的type-c接口,6Pin的type-c只能用于供电,故我们核心板就不作为USB进行通讯了。

2.1 USB外壳管脚的处理

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是会经常触摸的, 然而手经常会有静电(ESD),而静电为高压大电流,不能直接连接至板子的GND,否则会烧坏板子,需要在外壳和板GND之间接一个大电阻(一般为1M)进行隔离。那可以不接吗?不接也是不行的, 因为板子上会有噪声和干扰,这些都是要泄放到大地的,但是在接口上又需要注意隔离,那么就需要大电阻(1M,通过人体模型来的)进行隔离,下图为最简单的处理,从电磁干扰(EMS)角度考虑,板子会产生高频的干扰,而这些干扰是要泄放到大地的,这些干扰通过C2电容进行泄放,该电容需要采用高耐压值,因为有静电,容值要很小,因为滤除的是高频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防反接、防倒灌设计

为了电源的更加稳定,本设计加入肖特基二极管用于防反接、防倒灌设计。肖特基二极管具有压降小,开关速度快,还可以吸收瞬间的浪涌功率等特点,具有以下作用

  • 防反接:当usb接口接反时,不会有GND->VBUS的电流(虽然采用USB不会存在这种情况,但是在设计时还是考虑进去)
  • 提高LDO的效率:LDO的效率计算公式为: Vout/Vin,不加二极管时,大约为 3.3/5=66%, 加了二极管后,为 3.3/4.5=73%
  • 防止电流倒灌:当USB断开时,此时USB这边会迅速掉电,但是负载电路由于有储能电容的存在,并不会迅速掉电,这就导致了电流会将流入USB,加上肖特基二极管可以防止电流倒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LDO RT9193-33电路设计

核心板考虑到体积要很小,所以我们采用小封装的LDO, 本设计采用RT9193-33 LDO进行设计。由于USB的电源比较稳定, 所以在电源输入级的储能滤波电容可以小点,输入电源采用先大后小结构,大的用于储能滤波,小的去除高频噪声,输出电源也采用大小结构,STM32数据手册说接入至少4.7uF的电容, 那么我们这采用10uF的电容,再配一个去除高频噪声的电容即可。为了更加直观的查看电源是否正常工作, 本设计在电源输出端加入了电源指示灯电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MCU模拟电源π形滤波电路设计

因为给模拟电路供电,所以本设计采用磁珠进行隔离。磁珠具有以下特性:

  • 在低频时相当于0R电阻
  • 在高频时相当于电感
  • 等效于电阻和电感串联,但电阻值和电感值都随频率变化,在高频段,阻抗由电阻成分构成,随着频率升高,磁芯的磁导率降低,导致电感的电感量减小,感抗成分减小但是,这时磁芯的损耗增加,电阻成分增加,导致总的阻抗增加,当高频信号通过铁氧体时,电磁干扰被吸收并转换成热能的形式耗散掉。

下图是采用π型滤波,根据数据手册,模拟电源处也要放置至少4.7uF的储能电容,所以也需要采用大小电容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RTC电源滤波电路设计

RTC电源处不要太太多的电容,因为电容也会漏电,由于RTC一般用于低功耗场合,一般为uA级别,但是电容天生就会漏电,一般也为uA,如果在电源处加入很多电容的话会导致漏电很严重,增大RTC的功耗,导致使用时间大大缩短。在平常的设计中只需要加入一个100nF的电容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数字电源滤波电路设计

数据手册上说要放11个100nF和1个4.7uF的电容,在我们设计中,可以不用放置这么多,有多少个VDD就放置多少个去耦电容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目前绘制电源部分的原理图连接: 原理图链接.

### STM32核心板PCB设计教程及相关资料 STM32核心板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电源管理、信号完整性以及电磁兼容性等问题。以下是关于STM32核心板PCB设计的一些关键点和建议: #### 1. **电源转换电路** 电源转换电路是STM32核心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常情况下,STM32微控制器需要稳定的电压供应来正常工作。常见的做法是通过LDO稳压器或者DC-DC转换器提供所需的电压[^1]。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参考ST官方提供的应用笔记《AN2599 - Hardware design guidelines for STM32 microcontrollers》[^2],其中详细描述了如何设计高效的电源管理系统。 #### 2. **晶振配置** STM32核心板上一般会配备两个晶振:一个是用于实时时钟(RTC)的32.768kHz低频晶振;另一个则是为主控芯片提供时钟源的高频晶振(如8MHz)。这些元件的选择及其布局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减少干扰并提高性能,在放置这两个晶体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 将它们尽可能靠近对应的MCU管脚; - 使用短而宽的地平面作为屏蔽层以降低噪声影响; - 避免走线交叉或与其他高速信号共享路径。 #### 3. **复位与启动模式选择电路** 除了基本的工作频率设定外,还需要考虑设备重启后的行为控制——即所谓的“复位”功能实现方式。此外还有两种不同的引导加载程序可供开发者挑选:“System Memory Boot Mode” 和 “User Flash Boot Mode”。这两种模式可以通过跳线帽(Jumper) 或者专用GPIO引脚来进行切换操作。 #### 4. **EMC/ESD防护措施** 电子产品的抗扰度测试(EMI & EC)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标准中的必要环节。因此,在进行实际生产前务必加入足够的保护机制防止外界环境因素损坏内部敏感组件。这可能涉及到增加TVS二极管阵列、滤波电容器以及其他形式的安全屏障装置[^3]。 --- ### 推荐学习资源链接 虽然无法直接提供下载地址,但这里列举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在线文档和技术指南供您查阅: - STMicroelectronics官方网站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册和支持文件,特别是针对不同系列处理器的应用说明。 - 开发社区论坛比如EEStack, CNX Software等也是获取经验分享的好地方。 - YouTube上有许多视频课程专门讲解从零开始构建基于ARM Cortex-M架构的产品实例过程演示录像。 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到正在探索这一领域的朋友! ```python # 示例代码展示简单的SPI通信初始化设置 (仅供参考) import spidev spi = spidev.SpiDev() spi.open(0, 0) # 打开总线编号为0 的 SPI 设备 spi.max_speed_hz=500000 # 设置最大传输速度为500 kHz print("SPI 初始化完成")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零涂

你的鼓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