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放弃”毫米波雷达?答案是:另有他用

当特斯拉“放弃”车外毫米波雷达的同时,也为该传感器的应用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舱内监控。

去年8月,特斯拉对外披露,正在研发一种新的运动检测传感器,用于监控被留在车内的儿童。同时,该公司正在寻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批准,以推广该技术,因为涉及到未经许可的毫米波频段。

特斯拉表示,这款特殊频段(60GHz)的毫米波雷达可用于“降低儿童被遗留在车内,导致中暑的风险;同时还可以与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提醒联动,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并增强防盗系统。”

今年4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一项命令,放弃其第15.255条关于57-71GHz频段的技术和应用限制规则允许6家公司(Vayyar、法雷奥、英飞凌、特斯拉、IEE和Brose)向市场提供基于60GHz雷达的舱内监控、乘客安全和防盗应用。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次特殊豁免对下一代智能汽车的多元化感知技术落地具有重大意义。

一、

毫米波是指1—10毫米之间的电磁波,通常对应30GHz—300GHz间的无线电频谱,目前毫米波主要应用于卫星通信(包括5G应用)、雷达(包括汽车应用)和军事等领域。

此前,汽车毫米波雷达主要是以24GHz为主,近年来77GHz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原因是分配的频段更宽,距离分辨率更高,体积更小,目标探测能力强。但毫米波雷达在汽车上的应用,仍然受限于频段管制、射电天文5Km不允许该波段雷达使用等约束。

毫米波雷达的一些独特功能包括可以在几厘米到几百米的距离内工作,它可以在无直接视线的情况下运作(例如,穿过灰泥板或胶合板),并具有对环境条件(如黑暗)的适应能力,例如面对阳光、烟雾、雾气或阴霾的状况。

考虑到视觉检测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人体检测被认为是毫米波雷达的目标市场之一,相比红外和超声波传感器也具有许多优势,比如对环境温度或周围环境的敏感性较低。

早期,60GHz的应用局限在军事和科学研究上,不过在大部分国家是可以开放供所有人开发和使用(无需许可的ISM频段),但仍需要一些法规放行。比如在美国,需要符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关于不造成干扰的规则。

60GHz频率具有的大带宽可以提供更精准的雷达读数,从而将用途拓展至人数统计,楼宇自动化,安放等等广泛的应用场景。同时,天线设计还可以实现更小尺寸。

一年前,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对外展示了一款基于标准28nm CMOS工艺集成的60GHz毫米波运动检测雷达,可以实现2cm的距离分辨率,并针对生命体征监测和手势识别进行了优化,功耗更是低至62mW,可以单独集成电池供电。

实验数据证明,该传感器能够支持多目标检测,距离5m内的心跳检测,以及准确跟踪人的位置和速度,同时可以通过非接触的跟踪用户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来监控睡眠质量。

这一点,也得到了特斯拉的肯定。

特斯拉希望通过雷达成像来测量体型,这样就可以区分成人和儿童的不同。该公司解释说,这可以帮助汽车“在碰撞中优化安全气囊的部署——比现有的基于重量的座椅传感器系统更有效。”

特斯拉“放弃”毫米波雷达?答案是:另有他用

此外,特斯拉还援引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数据称,每年都有不少儿童死于车内中暑,主要是因为车主疏忽遗留在车内。

要知道,在此之前,特斯拉已经在车内配置了监控摄像头,目前已经被激活用于驾驶员注意力监控。但个人数据安全风险也已经显现。

目前,在中国市场,楚航科技已经发布了车规级平台研发生产的60GHz生命体征探测雷达,可覆盖车内全区域,体积小,低成本,低功耗, < 0.5%误报率与0漏报率,可实现ROA第二排占位探测与第三排活体探测,DMS驾驶员心跳呼吸检测。

而早前在智能手机行业,谷歌的Project Soli创新项目,就是一种低功率雷达技术,由一个60Ghz毫米波调频连续波雷达收发单元组成,最早集成在Pixel 4手机中。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技术可以区分多种状态,以及心率测量和运动检测。

二、

在上游芯片端,各家企业也早已经开始准备在汽车前装市场量产部署。

TI的IWR6843是业内第一款基于RF-CMOS工艺,将中射频电路、VCO、ADC、DSP和硬件加速器集成在单颗芯片内的60GHz毫米波雷达SoC。

该公司认为,无源红外(PIR)和飞行时间(TOF)之类的传感器,会受到精度,虚假警报以及环境变化(如黑暗,亮度和烟雾)的限制,而毫米波雷达相对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除了乘客的检测,驾驶员生命体征监测是TI发布的IWR6843方案的另一个用例,可应用于车载 DMS的视觉补充,给驾驶员的疲劳状态监测提供生命体征这个维度的信息,帮助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状态,有助于后续L3以上级别自动驾驶对驾驶员状态的准确追踪。

谷歌的Soli搭载的正是英飞凌推出的XENSIV™ 60 GHz雷达芯片,此前主要用于消费类产品,分辨率高约2.5cm。该公司认为,在消费电子、医疗保健、监控、驾驶辅助和工业应用中,雷达是用于短程定位和生命体征追踪的、最有效的传感器技术。

而车载应用,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空间。

近日,另一家汽车芯片巨头英飞凌公司宣布,基于XENSIV™BGT60ATR24C(拿到了AEC-Q100认证)雷达传感器、AURIX™微控制器和OPTIREG™PMICs,可以为ICMS(DMS及座舱监控)系统的超宽带、超低功耗和性价比可扩展架构提供了多种产品组合。

BGT60ATR24C雷达传感器具有多个发射/接收虚拟阵列配置,高度敏捷的调制生成机制,自动电源模式配置,以及简化的RF和处理端接口。AURIX TC3xx单片机提供安全控制,并集成了快速雷达信号处理单元、第二代硬件安全模块(HSM)增强安全性。

特斯拉“放弃”毫米波雷达?答案是:另有他用

目前,来自韩国的成像雷达技术初创企业bitsensing和以色列初创企业Caaresys已经与英飞凌达成合作,基于60GHz的系统解决方案,进军智能汽车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市场。

该公司强调,探测微运动和生命体征的能力,是60GHz毫米波雷达技术解决这些应用的一个有前途的技术,也是多种感知技术竞争中,可靠性、计算成本、信息丰富度和系统功耗的折衷。

整个市场也将受益于政策法规的强力推动,比如,针对儿童安全的座舱监控强制性法规,监控司机的注意力和健康的需求,此外还有车载数据的个人隐私和安全问题。

上个月,工信部发布了征求意见稿,目标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其中就重点涉及车内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

征求意见稿指出,伴随汽车网联化发展,网络攻击威胁加速向车端、车联网平台蔓延,车联网网络安全事件不仅影响公民隐私、财产和生命安全,甚至可能危害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

而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指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重要数据目录,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