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裁员1.1万人!又一传统汽车Tier1巨头断臂求生

近日,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宣布,预计在2028年底前,将其德国员工人数从目前的5.4万人,逐步削减1.1万—1.4万人,占总员工的四分之一左右。

实际上,采埃孚早在今年1月就公布了裁员计划,彼时预计到2030年,采埃孚将分两批裁员1.2万人。如今,消息更新,不仅裁员人数可能更多,且时间节点较原计划有所提前,也意味着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正如采埃孚一再指出的那样,如果事实证明无法为个别基地找到长期前景,或者无法永久提高竞争力,那么重组或关闭也是一种选择。”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据采埃孚集团官方消息,此次裁员计划旨在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并为公司在电动化领域的未来发展腾出资源。裁员将主要影响生产和研发部门,同时公司将整合基地和精减管理人员。

采埃孚CEO霍尔格·克莱恩表示,尽管做出这一决定并不容易,但这是确保公司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一步。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采埃孚以生产变速箱、底盘系统等产品而闻名。目前其在全球拥有约169000名员工,其中德国员工约54000人,在全球31个国家的160多个生产基地设有业务,2023年营业额达4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及电动汽车需求疲软,此次调整的重点之一是采埃孚的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该事业部于2021年1月成立,由原乘用车传动技术事业部和电驱动技术事业部合并而来。

采埃孚方面指出,乘用车动力总成市场竞争激烈,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电动汽车利润率仍然普遍较低;而汽车电动化,使得用于传统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变速器数量下降,再加上目前电动汽车需求明显疲软,也导致该公司投入巨资建立的电动动力总成生产线产能过剩。

此外,采埃孚的另一个隐忧是高管出走。

早在今年3月,采埃孚就宣布其董事会成员马丁·费舍尔 (Martin Fischer)将于11月离职。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11月成为采埃孚董事会成员,费舍尔负责底盘解决方案、被动安全技术和电子部门以及北美和南美地区,并自2023年初以来一直掌舵采埃孚。

7月中旬,采埃孚亦宣布,其电动汽车和亚洲董事会成员斯蒂芬·冯·舒克曼(Stephan von Schuckmann)将于2024年7月底离开公司。

而从公司层面来看,采埃孚的债台高筑,或许是上述裁员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5年,采埃孚以124亿欧元的价格,完成了对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的收购;2020年5月,又以约7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商用车制动器制造商威伯科(Wabco)。

到2023年底,采埃孚仍有近100亿欧元的负债。为了减少债务,采埃孚实施了严格的成本削减计划:今明两年在全球范围内削减约60亿欧元的成本,以使采埃孚更好地应对正在进行的电动汽车转型。

不过,采埃孚的裁员大刀首先对准电驱动业务,本质上还是因为“不挣钱”。

去年,该公司并没有在电动部件业务赚到钱,采埃孚CEO克莱近期亦曾对外描述其盈利状况为“主要尚未盈利”,因此该部门将“被重点审查和改进其程序、流程和结构”。

然而,电驱动业务的盈利困境并非只令采埃孚头大。与之类似,法雷奥也面临着电驱动业务困境。

7月25日,法雷奥在2024上半年度的财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其业绩情况。

根据报道,法雷奥在2024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为11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69亿元),同比减少了1%,其中高压电驱动业务的销售额同比暴跌40%,减少了3.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5.8亿元)。

其高压电驱动业务大幅下滑,主要归因于:欧洲包括北美对电动化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幅降低,加上欧美传统车企电动化车型销量不佳,燃油车型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业务量未能取得预期的增长。

在新项目定点方面,受高压电动化业务萎靡不振以及几个大订单推迟定点的不利影响,法雷奥2024上半年新增订单金额仅为9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1亿元),同比减少超50%,低于2019至2021三年的平均水平。

实际上,从全球电驱动市场来看,竞争格局错综复杂

既有传统汽车供应链巨头博世、大陆集团、德尔福、采埃孚、日本电产、博格华纳盘踞,以及跟随中国汽车电动化兴起的电驱动系统供应商汇川技术、英搏尔、联合汽车电子等,还有从通信和芯片领域跨界的华为、中车时代。

细看中国本土电驱动市场,跟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调,其竞争焦点如今也对准了“成本”。尤其是从2022年起,‘卷’成为汽车行业主旋律,电机、电控、电驱动等的成本与效率都备受关注。

尽管国内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业绩呈结构性增长,但大多数供应商也在寻求海外市场业务的增量,以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来自国内市场主机厂的压价损失。

除此之外,主机厂自研比例正在提升,尤其是电驱动系统层面,导致第三方市场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相比之下,传统外资汽车供应商,尤其是伴随传统燃油车兴起的老牌德企,其技术优势在汽车电动化趋势下也正在被弱化。

一方面,最新数据显示,德国汽车零组件供应商出现了前所未见的破产潮,且更早之前已大举裁员。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德国已有20家年收入逾千万欧元的汽车零组件供应商申请破产,同比激增60%。

实际上,今年初,大陆集团、采埃孚均宣布在德国减员计划。而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当下窘境,也意味着其不得不直面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压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合作模式。

比如,持续增长的亚太区市场,以及智能底盘、智驾等业务,是采埃孚接下来的重点发力。

一是在智能底盘领域,采埃孚整合后的新底盘解决方案事业部,将数个研发重点项目放在了中国;二是电驱动领域,采埃孚中国团队创新推出新一代总成及零部件产品,并接连斩获上亿新订单,加上其沈阳电驱动新工厂已正式竣工并且首次下线电驱动总成产品。

从细分业务来看,比如智能底盘,采埃孚拥有全面的线控和悬架系统产品组合。通过车辆运动控制软件cubiX®, 对线控转向(包括后轮转向)、带有集成制动控制的线控运动、电控主动阻尼等技术整合,采埃孚构建了智能网联的底盘系统。

自动驾驶方面,采埃孚中国已获得集团首张L4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成为首个获得上海L4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外资零部件企业。

此外,自去年宣布与地平线的战略合作,基于征程6系列芯片,采埃孚对新产品进行开发并全力支持客户的量产项目导入,2025年开始将陆续推出多款高性价比的域控制器。

这也意味着,技术实力摆在台面,采埃孚等传统巨头还有其它优势业务托底,未来在汽车零部件的集中化发展趋势下,断臂求生尚有机会攻下一方新天地。

可以说,诸如采埃孚、法雷奥等传统汽车零部件巨头眼下的挑战,实际上是全球汽车市场的严峻竞争形势缩影。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深度演进,降本、市场需求疲软等重压下,全球汽车供应链的洗牌和整合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相比之下,体量小、规模化难、转型慢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出局危机反而更近了。

  • 2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