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甲乙方都可能被FDA抽查,谈中国药科大学因核磁分析原始数据收到警告信

2025年2月7日,一则中国药科大学公共实验平台分析测试中心收到美国FDA公开警告信的新闻传得沸沸扬扬,笔者看了FDA官网原文,分享几点感想及改进建议。

图片

FDA警告信总结了该中心在活性药物成分(API)检测方面严重偏离CGMP的情况。

CGMP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一套用于确保药品生产质量的法规和标准体系,涵盖了药品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等各个环节,旨在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确保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质量标准。如果违背CGMP,依据阶段和轻重程度,会受到警告、停顿整改、召回、罚款、诉讼、市场禁入等惩罚。通过CGMP认证,意味着产品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和测试,符合美国的标准和要求,也在国际市场上更容易受到认可和接受。

美国FDA CGMP与我国药品GMP相比,核心目标和主要框架是相同的,但对文件记录的要求更为详细和严格,强调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尤其是在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方面有较为完善的规定;此外美国FDA也以检查频率高、检查范围广、处罚力度大而著名,2024年三季度FDA曾向中国连发11封警告信。

FDA原文关于药大分析测试中心的具体偏离主要如下:

(1)未能确保实验室测试记录的完整性。最有代表性的是,某记录仅包含两行数字,没有解释性表头或标题。部分记录缺失样品准备、测试步骤、和系统适用性描述。

(2)部分测试记录缺乏第二人审核。

(3)原始记录难以及时查阅。2023年11月前的1H-NMR(氢谱-核磁共振分析)测试数据被存储在许多外部硬盘中的某几个,难以寻找;且寻找记录的工作严重依赖于仅仅一位存档人员,导致在检查当时,FDA未能查阅这一类数据;当检查过去一定天数后,FDA才看到了有限的记录。

图片

(4)未能确保计算机化系统具有足够的控制措施,可能存在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数据更改。具体:NMR设备还用于学术教学和研究,而似乎各类用户共享同一个具有完全管理访问权限的登录ID。

最后,FDA要求该中心在整改中提供足够的细节,对上述缺陷进行风险评估和下游影响评估,及时反馈各方,还推荐学习指南文件《Data Integrity and Compliance With Drug CGMP(数据完整性与药品CGMP合规性)》,并聘请CGMP顾问。

笔者观点:

(1)质量是生命,合规是基石

从实验检测人员到管理者都需要具备质量意识与合规意识,把质量与合规纳入高管KPI是一种很好且可行的办法。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完整性、CGMP和质量管理培训,不能落于形式(签名=培训)。

(2)CRO甲乙双方均在抽查范围

有关新药研发的所有实验和检测数据都要接受合规检查,均应满足真实、准确、完整、可追溯的原则要求。保留原始数据是底线,其覆盖面很大,包括时间、人员、样品、仪器、流程、结果信息等。

而且,这不仅是对甲方药厂的要求,也是对为甲方服务的CRO(包括合同测试实验室)、CDMO等乙方单位的要求;后者被视为前者的延申,其数据、偏差和风险报告均应及时传递。如果乙方测试实验室存在问题,偏离诚信和责任,FDA肯定会为了维护行业信任而要求甲方主体停产整顿,甚至拒绝相关药物进入美国,对甲方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当甲方委托乙方开展工作时,应重点考虑其资质、经验、合规记录和质量管理能力;对其提出记录管理、数据安全、质量体系,变更管理以及更多合规操作的要求;在多个时间点,按照FDA的标准对乙方进行合理问询、监督、检查,要求及时出具质量报告和偏差报告。

(3)实验记录,重中之重

更进一步的话,要遵循FDA提示的ALCOA + CCEA原则,即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清晰、完整、原始、准确、及时 + 一致、长久、可获得。

数据完整性是CGMP的关键要素,这包括原始数据的保存、电子记录的审计追踪、以及对数据修改的适当控制。

根据《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FD&C Act)》的规定,在活性药物成分(API)实验室操作、检测、生产、质量控制的任何环节只要不遵守CGMP,就会被认定为掺假和违规。例如,在批记录、检验报告和变更控制记录中发生数据篡改、丢失、记录不全或不可追溯,药大就有这种情况。

另外,不清晰不可读的记录肯定不合格,所以,每一家单位应采用标准化模板和格式,确保规范记录并形成习惯,做到一致和可读。

(4)一人记录,一人审核

数据由第二人审核的制度,看似简单,但意义很大,可以降低错误发生,必须认真完成,绝不能遗漏。

(5)三方验证,权限控制

除了实验室文件记录和样本追踪的要求,系统验证(CSV或3Q)也是必要的,而且在检查和复查中,需要提供这些工作的细节。在本例中,FDA还要求:用于控制NMR设备和存储原始数据文件的计算机化系统,应有足够严格的控制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数据更改。显然,正确的做法就是为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登录ID,并限制访问权限。

(6)记录载体,妥善保存

本例中,实验数据存储在外部硬盘上,难以检索,以及离开某位工作人员就访问不了记录的情况,可以通过下面几种办法改善:实施更合理的分工和权限控制、建立自动化集中化的记录和备份系统、尝试远程授权机制。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使用电子实验记录本系统(ELN),可以帮助单位更快更好地满足合规要求,提升质量保证(QA)效率,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良好保障。简单来说:一站式ELN,既方便用,也方便查。

反之,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纸质实验记录本,那么记录工作始终是质量、合规部门和全单位的痛点。因为,手写纸质记录速度慢,而分散的仪器数据在保存和检索时都很麻烦,效率始终上不去!

两者的区别,可从它们合规有关注意事项来略窥一斑:

对于纸质实验记录本

(i)要通过坚固的装订方式和选用优质纸张,保证其可靠的质量;

(ii)对记录页进行规范而合理的设计和定制,如设置必要栏目、预留足够空间。

(iii)时刻考虑单位和他人查阅需要,使用钢笔或中性笔等永久性墨笔书写,字迹清晰可辨;使用规范的专业术语,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有效数字的取舍应符合实验要求,不使用非规范的缩写,已完成记录的空白处也应当用斜线划掉。

(iv)详细记录实验的全过程。内容繁多,只举一例:对于时间敏感的研究,应勤于记录时间,如精确到时分秒。

(v)不得随意涂改:如果记录有误,应采用规范的修改方式,如用单线划去错误内容,在旁边写上正确内容,并注明修改日期和修改人。不允许撕毁任何记录页面。

(vi)及时记录。因记忆非百分百可靠,所以最好在产生或观察到数据的时刻就进行记录,避免事后补记。

(vii)及时审核。实验记录完成后,应由第二人进行审核,确保记录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除常规审核人应在对应人员记录本上签字确认,还应有QA和更高级管理人员定期对所有人员的纸质实验记录本进行检查,并签署检查意见,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

(viii)妥善保存管理,又分5点。

建立存档制度:

空白实验记录本的发放应受控,完成的实验记录本应进行编号、分类存档,便于查找和管理。

提供适宜保存环境:

将记录本存放在干燥、通风、防火、防潮、防虫的环境中,确保记录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规定保存期限:

根据相关法规和实验室要求,确定纸质实验记录本的保存期限,在保存期限内不得随意销毁。当销毁时,应遵循合规要求以及其他相应的规定。

保密处理:

对于涉及商业机密、知识产权或隐私的实验记录,要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如采用专门房间或保险柜来限制访问。

备份与恢复:

对重要的纸质实验记录进行复印和扫描等多重备份,以防原件毁损或丢失。为各种意外准备预案,以便及时恢复记录信息。如实验记录本毁损或丢失,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对于电子实验记录本

(i)首先应选择符合FDA《21 CFR Part 11:Electronic Records; Electronic Signatures》法规的电子实验记录本。电子签名能唯一地标识签署人的身份,并表明签署人对电子记录内容的认可,防止伪造或篡改。

(ii)其次重要的是,选择具有强制(不可关闭)审计追踪功能的电子实验记录本,记录数据的修改痕迹和操作流程。

(iii)访问控制。确保一个账户只对应一个人,且有职责设定,只允许做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主要指撰写、分享、审核、检查、批注)。还可以考虑额外增设加密系统。

(iv)按业务和阶段的需要,进行系统验证(CSV或3Q),降低合规风险。

(v)此外,电子实验记录本还可以考虑在以下方面助力合规和质量保证:全文搜索和分字段搜索、实验模板(参考GLP规范)、数据有效性验证(自动校验,提示错误)、任务提醒、远程审查、数据备份和恢复、仪器管理/LIMS等扩展接口(供及时和准确获取数据)。

综合来看,电子实验记录本(ELN)学习和实施成本低、效率高、更受监管层信任,所以是大势所趋。

(8)借助外脑,事半功倍

聘请若干CGMP 顾问对实验室运营进行定期评估和指导,协助解决方方面面的合规性问题,确保实验室持续符合CGMP要求。

以上八点思考可概括为:

药企务必从上到下重视合规和质量体系,全方位契合FDA CGMP标准,做好原始记录(研发、生产、质检)的全程规范管理,及时升级到ELN等先进信息系统,积极进行第三方系统验证,聘请资深顾问,以及学习前车之鉴,减少对CGMP的偏离和违背,这样才能顺利打入国际市场(出海)。

事实上,国内GMP对药企的规范要求也有此趋势。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交流。

参考资料

1. FDA官网. https://www.fda.gov/inspections-compliance-enforcement-and-criminal-investigations/warning-letters/center-instrumental-analysis-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696906-01232025

2. 从南药大FDA警告信看研发QA危机:数据时代如何构筑合规防火墙?

微信公众号|张先生的新药研发质量体系观

https://mp.weixin.qq.com/s/nRZaBoqOnkYywMjlwvnROQ

3. QA应该如何检查电子实验记录本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322752520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